三年级第一学期科学与技术(沪教版)
第三单元桥
第二课时 桥的承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认识主桥形状及改变纸桥桥面的形状,承重力的大小也不同。
2、初步认识瓦楞纸“夹心”结构的用途。
3、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4、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合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探究活动,认识纸面的形状不同,承重力的大小也不同。
教学难点:制作“夹心”结构的瓦楞纸。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复习:观察桥的组成。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各种桥的图片,了解桥的结构。
活动器材:PPT,各种图片
活动二:复习:探究纸的形状与结构跟承重力的关系。
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不同形状的纸,承重力的大小也不同。
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合作的习惯。
活动器材:学习单、铅画纸、硬币、纸杯、桥墩模型等。
活动三:新授:观察瓦楞纸结构及其应用,学会制作简易瓦楞纸。
活动目标:1、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初步认识瓦楞纸的用途。
2、初步了解生活中“夹心”结构的运用。
3、学会制作“简易瓦楞纸”,并探究承重力的变化。
活动器材:瓦楞纸片、制作用纸、剪刀、双面胶、模型、砝码、课件。
活动四:拓展:学生汇报“多姿多彩的桥梁”。
活动目标:1、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2、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活动器材:学生自己制作的课件(各种桥梁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并由学生自己讲解。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观察桥的组成”。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通过PPT观察桥的结构:可基本分成引桥、主桥、桥墩三个部分。
2、交流过桥的经历,讨论引桥、主桥、桥墩的作用。
用录像创设情景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桥的结构以及造桥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
使学生明确本课时主要探究主桥的问题。
活动二:复习“探究纸的形状与结构跟承重力的关系”。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比较实验:
用硬币测试承重,演示平板桥和拱桥以及波纹状纸面承重力的不同。了解改变纸的形状承重力发生的变化。
2、、探究问题:能不能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提高承重力?
3展示研究的成果,交流改进设想。以及新设想的实验结果。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设想,把设想用图表达出来。
让学生分工合理承担各自的任务。
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或对设计加以改进。教师演示实验要规范,指导学生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如:硬币要放在当中,并仔细观察桥面的变化。同时作好记录。
活动三:新授“观察瓦楞纸结构及其应用,学会制作简易瓦楞纸”。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思考:如何在改变形状的桥面上通行人或车?
2、讨论改进方法并交流。
3、制作瓦楞纸的要点:折叠要整齐,使用胶水要适量,观察教师演示。
4、制作“夹心”结构的主桥面。
5、展示作品,并进行实验。承重力又得到提高。
6、观察瓦楞纸,将瓦楞纸进行试验。
7、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
8、交流生活中的瓦楞结构材料的应用例子。
鼓励学生对已有设计进行思考改进,提出对策。
指导学生如何折叠得好以及合理使用胶水。
引导学生对瓦楞纸的实验。(压一压、撕一撕)
通过各种瓦楞结构材料应用的资料图片,拓展视野。
活动四:拓展——学生汇报“多姿多彩的桥梁”。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小组汇报1:桥梁的结构。
小组汇报2:上海黄浦江上有几座桥梁?
小组汇报3:欣赏一些具有特色的世界知名大桥。
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