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评(三)
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 )
①客源地 ②游客人数 ③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
④游客量的季节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答案] D
2.北京故宫吸引成千上万旅游者的原因是( )
A.具有多样化,是自然美景、人文景观和城市游憩景观的最佳结合点
B.具有形、色、声、动等美感
C.具有非凡性和历史文化价值,便利的交通和一定的环境承载量
D.位于首都北京,地理位置好
[解析] 结合影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知,北京故宫属于历史遗留下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价值高,且位于北京,交通便利,环境承载量较大。
[答案] C
3.下图是我国著名的福建土楼,其作为旅游资源最为突出的价值体现在( )
A.经济价值 B.美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科学价值
[解析] 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其最为突出的价值在于其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所以其历史文化价值最为突出。
[答案] C
旅游资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内容的是( )
A.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B.区位条件与可进入性
C.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D.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5.某旅游点要具备较高的游览价值所必需的条件是( )
①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②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孤立存在
③具备较突出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④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能与其他不同景观性的旅游点协同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规模与地域组合、等级与特色、价值与功能评价,区位条件与可进入性属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地域组合好、特色突出、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孤立存在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相对较低。
[答案] 4.B 5.C
在“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庐山排名第二、梅里雪山排名第四。在2016年6~8月份到庐山旅游人数比去年增长10.5%,到梅里雪山旅游人数增长只有0.05%左右。结合材料回答6~8题。
6.庐山和梅里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的原因是(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7.近年庐山风景区旅游的人数剧增,其主要原因是( )
①风景区的旅游景点增多 ②旅游地区接待能力提高 ③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多 ④旅游者经济条件大为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8.相比庐山景区,梅里雪山游人要少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魅力指数低于庐山
B.地区接待能力差
C.交通的通达度和知名度差
D.经济价值低
[解析] 庐山和梅里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是因为他们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庐山景区接待人数的增多与地区接待能力、经济发展、闲暇时间增多有密切关系;相比庐山景区,梅里雪山游人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它的知名度和交通的通达度比庐山要差。
[答案] 6.A 7.D 8.C
每年的农历五月“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渡,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据此回答9~10题。
9.龙舟节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2 00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B.基塘、湖泊众多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
10.要想使龙舟节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建立环境立法和相关保护政策
B.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C.加大开发力度,多建娱乐场所
D.提供“绿色”旅游
[解析] 第9题,龙舟节的主要娱乐项目是赛龙舟,需要在水流平缓的河流或湖泊中举行,特别是在河流中举行更适合观看,而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条件非常优越。第10题,龙舟节能够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关键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地方环境的保护,而加大开发力度,多建娱乐场所会破坏当地传统的文化氛围。
[答案] 9.C 10.C
1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B.旅游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使旅游景区获得更大的效益
C.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要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
D.旅游规划可给旅游管理部门带来巨大收益,但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影响很小
[解析] 合理的旅游规划可给旅游景区增添魅力,使旅游者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需求,实现旅游目的。
[答案] D
12.做好景区规划可以避免( )
①品牌之争 ②重复开发 ③低水平开发 ④盲目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在进行景区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品牌之争、重复开发、低水平开发、盲目开发。
[答案] D
下图为庐山某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据此回答13~14题。
13.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省的游客最多,主要是因为经济距离近
B.来庐山旅游人数随经济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少
C.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分布在1 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
D.庐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交通通达性差
14.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
A.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较高
B.庐山周围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C.庐山地域范围大,旅游时间比较长
D.庐山旅游环境承载量大,旅游设施完善
[解析] 第13题,由图可知,去庐山的游客大多集中在1 000 km等距线内,且各客源地分布不均,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游客相对较多,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相对较少。第14题,庐山在1 100米的高度处是一个宽敞的平台,建有小镇,镇上设施齐备,生活、游览都很方便,环境承载量大,故选D。
[答案] 13.A 14.D
15.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卓越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常年游人不足,其原因是( )
A.集群状况不佳 B.经济距离远
C.地区接待能力低 D.交通不便
[解析] 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源。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距离主要的旅游客源地比较远。经济距离是指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
[答案] B
16.旅游资源的价值除了资源的质量外,还表现在( )
A.旅游区内的交通状况
B.旅游区的吃、住条件
C.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D.景观的特色
[解析] 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以及开发问题。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包括对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有些旅游资源本身质量不错,但无法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价值也不大;如果所要开发的景点与临近的雷同,其游览价值也会大大下降。所以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答案] C
17.下列关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景区的特色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和生命
B.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体现的规划设计原则是最佳综合效益原则
C.杭州西湖体现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原则
D.旅游景区规划时要遵循最大经济效益原则
[解析] 特色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和生命,有特色的旅游景区才有生命力、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体现的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的原则;杭州西湖主要用来说明旅游开发要遵循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旅游景区规划要遵循最佳综合效益原则而不是最大经济效益原则。
[答案] A
18.2017年春节黄金周到福州永泰青云山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 )
A.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B.旅游地具有有限的最优吸引半径
C.旅游景观的游览价值不高
D.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解析] 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越近,旅游地的吸引力最佳。
[答案] B
长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前往。据此完成19~20题。
19.长城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是( )
A.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B.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
C.具有雄伟的自然形态美
D.具有探险猎奇的重要意义
20.长城东西延伸6 000多千米,但只有少数地方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其原因可能是( )
①不同地段因修建长城的材料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观赏性
②主要受经济距离的影响,东部地区距市场近,吸引游客数量较多
③交通的通达性差异,只有一些靠近交通要道的景区才可能成为著名景区
④不同的地段具有同样的历史文化价值,因而有相同的非凡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9题,长城属于人文景观,具有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第20题,长城由于其雄伟而成为一种很好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通达性和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不同地段旅游开发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答案] 19.B 20.B
某大城市郊区,山峦起伏,林木苍郁,水库明净,温泉遍布,尤其是春季风景如画。山麓地带古宅成片,民风淳朴,瓜果飘香,鱼虾满塘。为吸引游客,当地的旅游区规划在中心服务区兴建音乐喷泉、叠水假山、休闲广场等景点,还增加了“西游记宫”和大型游乐场。但景区建成开放以后,游客远未达到预期的人数,尤其是“西游记宫”几乎无人光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1~22题。
21.该旅游规划不成功,其主要问题有( )
①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
③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中心区布局过多的接待服务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④“西游记宫”等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⑤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⑥环境污染严重,很难吸引游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22.关于本区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区发展应以农业为主导,以农业基地建设为目标
B.本区旅游产品应定位为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风景为辅
C.鉴于长期发展的需求,本区宾馆的等级应一步到位,建成五星级宾馆
D.该旅游区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解析] 本区旅游规划不成功不取决于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和环境污染严重;该地区自然风光优美,民宅、民风古朴,靠近大城市,这是该区旅游开发的优势也是其特色,所以本区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答案] 21.B 22.D
23.下图是张家界景区的风景图,张家界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的(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解析] 自然风景名胜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张家界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答案] A
旅游规划目标的正确制定,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列属于旅游规划目标的是( )
①确保旅游资源有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 ②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 ③确保住宿设施的齐全、完备 ④确保交通条件的畅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中有利于保持旅游资源个性的工作是( )
①研究历史文化地位,以确保其历史文化格局优势
②设计保护民族特色的可行性方案 ③淡化地方色彩,吸取优秀旅游景区长处 ④景区设计应突出主题,彰显特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24题,旅游规划的目标,主要是保护旅游资源,要确保其持续利用,彰显个性,并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第25题,旅游资源的个性是其魅力长存的关键,在旅游景区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彰显其特色,如历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营造高雅的旅游环境,突出主题。
[答案] 24.A 25.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江淮城市群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江淮城市群旅游景点分布图
(1)据图说明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2)针对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为游客提出几项合理的游览建议。
[解析] 第(1)题结合主要景区(点)图例,可从图中看出分布特点,注意要先宏观、后微观具体表述分布。第(2)题一般建议可从时间、线路,以及知识储备等角度给出;同时要指出需注意的问题。
[答案] (1)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南部丰富、北部匮乏;山水组合分布;景点布局于铁路、公路及水路等组成的交通网之中。
(2)适宜夏季游览,景色丰富;湖泊河流等水景众多,乘船沿水路欣赏;人文景观文化内涵丰厚,查阅资料,做相关知识准备;夏季气象景观多变,雨水云雾日较多,备好雨具。
27.读下表,完成相关问题。(14分)
北京市游客国内客源分布表
地区
河北
辽宁
山东
江苏
湖北
河南
黑龙江
四川
所占比例(%)
12.35
10.30
6.91
5.45
5.40
5.25
5.02
5.02
地区
吉林
山西
湖南
上海
内蒙古
陕西
广东
所占比例(%)
4.82
4.80
3.84
3.52
3.40
3.02
3.0
(1)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是________省,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与北京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却多于河南,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图,我国城市居民出游距离为15千米的游客约占游览人数的________%,出游距离为500千米的游客约占游览人数的________%。由此可见,旅游者与出游距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优越,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根据你所具备的知识,请你对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解析] 本题结合北京市旅游发展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河北省离北京近,是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第(2)题,主要是两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第(3)题,读图中曲线可以判断。第(4)题,从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评价。
[答案] (1)河北 河北省离北京近
(2)江苏省经济较发达,旅游消费需求多
(3)40(38~42之间) 25(23~27之间) 出游距离越长,旅游者出游的需求越低
(4)北京市旅游资源质量高,游览价值大;北京市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大;北京市的对外交通联系便利;北京市的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28.读资料及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997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居既是中国北方汉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试举例说明平遥古城的旅游价值。
(2)试从质量、位置、交通角度对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3)为了提高平遥的游客接待能力,扩大环境承载量,能否建一批豪华宾馆和大型停车场?为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方法等相关知识。题中提供了平遥古城的地理位置及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具体表现,因其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分析其价值时应主要从其历史、文化、科研等方面入手。评价其开发条件要紧密结合其地理位置去分析。
[答案] (1)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良好;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置紧靠华北京津地区,有京太铁路相连,与南部发达省份距离也较近,交通比较发达。
(3)不能。如果建一批豪华宾馆和大型停车场,势必会造成环境以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这样做既浪费资金又影响了旅游环境,是不明智的选择。
29.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2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千年古都西安盛大开幕。此次盛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
材料二 下图为西安市位置分布图。
(1)说出图中世界遗产及其具有的旅游资源特性。
(2)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分别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以及分类。第(1)题,图中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为世界遗产,为人文旅游资源,突出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非凡性和永续性的特性。第(2)题,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分布从图上可直接读出。
[答案] (1)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可创造性、非凡性和永续性。
(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渭河平原。
———[先总揽全局]——————————————————
—————————[再填写关键]————
①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②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
③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④规模与组合状况
⑤价值与功能
⑥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⑦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
⑧旅游容量
【考情分析】
本单元分为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规划两节。该考点在整个旅游地理部分中,一直以来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考点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要熟练掌握。
【真题展示】
1.(2019·全国卷Ⅰ)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游客很少留宿的原因主要从客源地和旅游项目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较近,且古镇内的旅游资源主要为现代博物馆和民国时期的公馆,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因此时间比较充足,可以当天返回,没有留宿的必要。结合很少留宿的原因和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从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改善旅游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 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古镇旅游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2.(2019·全国卷Ⅱ)英国康沃尔郡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开发了伊甸园项目。该项目主体是温室,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穹顶建筑内仿造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环境,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2001年开园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下图是该项目的景观照片。
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英国康沃尔郡的伊甸园项目为背景,结合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改造,考查旅游资源条件的评价。
根据材料信息,从旅游资源特点、旅游资源的价值及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在废弃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艺术建筑风格为特色,为旅游者营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主题,项目建设体现环保理念,观赏性强又能寓教于乐;(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规模大,建设时间较早,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2019·全国卷Ⅲ)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下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解析]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乡土文化价值。《梯田》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大地艺术,与“大地艺术祭”的主题高度契合,该地区“冬季多大雪”,而艺术作品能永久保留说明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
[答案] 旅游价值:(“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
特点:艺术作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课件18张PPT。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单元小结与测评23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
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规模与组合状况
价值与功能
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
旅游容量4567891011121314151617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一节 旅游资源评价
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2.理解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基本内容。(重点) 3.掌握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重难点) 4.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1.评价的意义
(1)了解旅游资源价值。
(2)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3)科学制定旅游开发规划。
(4)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资源的价值
(1)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和人文美。
(2)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
(4)经济价值。
(5)健身娱乐价值。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价值方面有何差异?
[提示] 自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康体娱乐价值等;人文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文化价值,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2)客源市场条件。
(3)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
(4)经济背景。
(5)旅游容量。
2.你认为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 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资源要素的组合,景观的集聚程度等。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概念
评价者在对旅游地资源进行详细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旅游地资源所做的总体印象式的结论性描述
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数学或其他方法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进行量化评定
优点
评价结果直接可得,几乎不需要经过数学方法或计算机的处理。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地的特色
与定性评价方法相比,定量评价方法更客观、准确。它能较好地克服定性评价的弱点,并且评价的结果多是具有可比性的数量值
缺点
缺少量化,主观色彩较浓厚,且随意性大
计算繁琐
3.旅游资源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提示] “六字标准”法和“三三六”评价法。
学生分组探究一 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深化理解)
第1步 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周庄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千米,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有着近900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周庄共有十座400~800年历史的古桥,“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的特色,在周庄几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码头。
请思考下列问题:
周庄的旅游资源具有哪些价值?
[提示] 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
第2步 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只看旅游资源本身,还要考虑到旅游资源与所在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状况。
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第3步 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我国著名的庐山,分析其游览价值。
(2)图中B是著名的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说明其旅游资源的价值。
[解析] 第(1)题,从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来看,庐山本身规模较大,景观丰富,靠近鄱阳湖,与周边景观组合状况好;是我国名山,等级高,特色突出;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度假等功能,所以游览价值非常高。第(2)题,井冈山旅游资源既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突出的是美学价值,人文景观主要是红军革命遗迹与遗址,突出的是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
[答案] (1)庐山本身规模较大,景观丰富,靠近鄱阳湖,与周边景观组合状况好;是我国名山,等级高,特色突出;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度假等功能,游览价值非常高。
(2)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红军革命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各种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
举例法记忆旅游资源的价值
不同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有所不同,如我国的几种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如下表:
旅游资源
价值(美学价值或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万里长城
中国古代的一项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建筑演变的重要线索和遗迹。长城以其雄伟、宏大、粗犷的阳刚之美而形成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
泰山
泰山碑刻众多,有“碑碣如林,石刻成群”之说。泰山还具有重要的地质学价值,是我国东部变质岩系的一个重要研究地段
北京故宫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整个建筑群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布局完整,完美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
莫高窟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画廊和文化艺术宝库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奇特、蕴藏最丰富的帝王陵园。为深入研究秦朝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学生分组探究二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深化理解)
第1步 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地。”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请思考下列问题:
我国西藏墨脱县的旅游资源独特,但游人稀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西藏墨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非常差,对外联系不便,制约了其旅游开发。
第2步 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2.客源市场条件
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市场。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1)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
(2)经济距离与最优吸引半径
①经济距离
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需求也越低,也就是说经济距离影响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
②最优吸引半径
在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时还得考虑客源市场,其中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如图为最优吸引半径示意图。
3.区域环境背景
(1)自然环境背景
要素
影响
水文、生物
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品位
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和舒适程度
影响旅游的淡旺季
自然灾害发生率
影响旅游安全和旅游开发效益
(2)社会文化环境背景主要包括政治局势、政策法规、社会治安、政府及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卫生保健状况、地方开放程度及风俗习惯等。
4.经济背景
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例如资金、劳动力、物产和物资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条件。
→→
5.旅游容量
内容
含义
生态环
境容量
在一定时间内,旅游接待地区的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旅游活动量。这种限度一旦被突破,旅游资源所处的自然环境就会被破坏
旅游资
源容量
在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能够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经
济容量
现代旅游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同时各国和国内各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受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这种限度就是旅游的经济容量
旅游社会容量
由于每个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和社会开放程度不同,每个旅游地的居民与之相容的旅游者数量和行为方式也不相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最大的容忍上限,这个限度则被称为旅游社会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
游客的数量应限制在不破坏游客兴致的范围之内,否则就达不到旅游的目的
第3步 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湖,南距银川市56公里,总面积8.2平方公里,沙漠面积12.7平方公里。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著名景区,是国家35个旅游王牌景点之一,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景区。
材料二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材料三 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据统计,每年5~10月到沙湖旅游的人数较多,这说明旅游具有明显的______性。
(2)沙湖旅游区经过二十年的开发,每年旅游人数大增,但每年到沙湖旅游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远低于杭州西湖。试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旅游旺季游客人数多,说明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第(2)题,对于沙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低于杭州西湖的原因分析,要从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客源市场条件、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旅游容量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1)季节
(2)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知名度低于西湖,对游客吸引力小;旅游资源的数量单一,集群状况低于西湖;周边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客源市场量小;交通通达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气候干旱,环境容量小。
教材P67图3-1-3 上海浦东新貌
——[先读图识表]———————————————
1.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可进入性强。
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旅游者消费水平高,客源丰富、市场稳定。
3.气候适宜、自然灾害很少,环境好。
4.上海经济高度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旅游容量大,增强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再演练应用]———————————————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下图),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实质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重点从当地旅游资源质量、市场距离、交通等方面回答,此外要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这一信息,考虑夏季该地与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答案] 原因: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68页活动
[答案] 四川九寨沟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是以自然风光为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观光旅游功能;河南龙门石窟旅游资源以石刻为主,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具有文化旅游、修学旅游或科学考察等功能。
教材第69页活动
[答案] 旅游资源特色是吸引旅游客源的重要因素,唯我独有的旅游资源,往往产生很好的旅游效应,但是盲目模仿异地的资源特色只能损害当地的旅游资源,唯有准确把握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扬长避短,才能实现当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59张PPT。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一节 旅游资源评价234价值 开发规划 旅游业 5自然 人文 科学 历史考古 文化艺术继承 经济 健身娱乐 67组合状况 特色 价值 8可进入性 客源市场 经济 旅游容量 910结论性描述 量化评定 11宏观 客观 准确 量化 繁琐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第二节 旅游规划
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重难点) 3.了解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旅游开发,规划先行
1.概念:为满足游客需求和促进旅游地的发展而确定旅游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定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
2.意义
(1)明确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竞争力。
(2)有效引导和控制旅游发展,规避旅游投资风险,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规划是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制定战略决策的依据和实行宏观调控、行业管理的指南。
3.类型: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
1.成功的旅游规划为何能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提示] 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旅游规划可以明确发展方向,提升旅游业竞争力,规避旅游投资风险,从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规划的内容
1.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对规划区域的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业基础、旅游竞争状况、旅游容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
3.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要素。
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主要对“食、住、行、游、购、娱”等进行规划。
5.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2.为什么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
[提示] 景点是景区的核心,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吸引物,景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所以要把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放在景区规划设计的最重要位置。
三、旅游区规划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将旅游区划分为山林观光区、农业观光区、中心服务区等旅游功能区。其中,中心服务区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
2.案例分析
(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
(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4)景区城市化特征过于明显。
3.开发建议
(1)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2)以乡村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为依托,发展城郊观光农业,开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
3.在旅游区开发建设之前,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做的首要工作是什么?
[提示] 搞好旅游区的旅游规划。
学生分组探究一 旅游规划的内容(深化理解)
第1步 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 “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把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请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旅游开发要规划先行?
[提示] 只有先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旅游景区的价值。
2.旅游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提示] 旅游规划一般包括: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第2步 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2.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
在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的基础上,为规划区域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明确旅游产业地位或旅游主题、形象、功能、市场与产品定位,确定旅游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3.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
(1)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要素。
(2)策划旅游产品,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提出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对其空间、时序做出安排,合理组织旅游线路等。
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提出旅游区分期建设规划方案和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方案,以及规划、建设、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意见,对旅游开发建设的政策、制度、资金、环境、安全、人才、科技等保障系统做出规划。
第3步 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下列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促进了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1)世博会期间,国外观光游客大批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假如你是某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根据游客的需要,推荐几个相关旅游景点供选择。
“佛教名胜游”有________;“历史文化名城游”有________;“现代化都市游”有________;“滨海观潮游”有________。
(2)若游客想游览以上各具特色的景点,请你帮其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线路。
(3)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应该对该区内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点:(1)材料中各景点及所属旅游类型。(2)旅游路线选择的基本要求。(3)旅游规划包括景区的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食宿等服务设施规划及客源市场的规划。
[答案] (1)普陀山 南京 上海 杭州
(2)南京→上海→杭州→普陀山。
(3)旅游景区的规划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 食宿等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 客源市场的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要分析以下方面的条件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评价和分析。
(2)交通条件。
(3)地区接待能力(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规划。
(4)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5)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需要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等。
学生分组探究二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拓展延伸)
第1步 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城市滨湖景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绿地,既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街区的有机延伸,是风景优美的活动场所。如何引导密集的人流,建设通透精致的景观,是设计这类场地的关键问题。杭州西湖湖滨景区的建设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喷泉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创作出绿树如荫、优美舒适、富有节奏、文化内涵深厚的滨湖带状绿地。
请思考下列问题:
1.旅游规划为什么要定位准确?
[提示] 定位准确,则旅游地发展方向正确、目标明确,采取的旅游开发建设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2.旅游景区交通线路规划设计要求是什么?
[提示] 交通线路首先要方便游客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安全可靠。
第2步 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具体如下表所示:
交通规划
交通线路规划
旅游景区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紧邻的主要景点为中心,通过公路、河道、索道和人行道等交通线,将周围若干景点相连而成的。因此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交通工具规划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
目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考虑
因素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2.以武夷山风景区为例进行旅游规划
开发条件
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依托乡村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发展城郊观光农业,开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
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
目标定位:以山地景观四季风光为特色,以发展城市近郊休闲游为主题;采取避免破坏特色的开发措施;发展战略突出战略思想、战略重点、战略措施
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
山地风光、观光农业、池鱼垂钓、因地制宜、避免过分集中,适当建餐饮、购物、停车场等服务区
服务设施
根据游客多,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确定道路的等级、食宿设施的规模等
实施与保障体系
制定分期开发目标,提供资金、人员技术、政策法规等保障
第3步 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
A.沿河漂流
B.生态旅游
C.悬崖攀岩或蹦极
D.乘游船观湖
(2)此处旅游景区中下列哪一个区域所占比重最大( )
A.游览区 B.保护区 C.服务区
(3)若在此处建一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选址在何处较好?理由是什么?
【思路点拨】 根据景区规划设计图,可知该景区生态环境好,多处野生动物栖息地;根据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的选址条件寻找适宜的地点。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第(1)、(2)题,由图可知,本区以自然景观为主,故最适宜开展生态旅游;本旅游区以野生生物资源为主,故保护区应占最大比重。第(3)题,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的选址要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答案] (1)B (2)B
(3)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应选址在城镇到海滩之间,靠近海滩的位置。靠近海滩,海水的水质好;从城镇到海滩之间交通便利,可与现有交通线相连;选址处应远离野生动物栖息地;选址处傍海,美学价值高。
旅游景区的规划并不等同于旅游规划
(1)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它是旅游规划的一部分,两者不能等同。
(2)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73页活动
[答案] 1.度假村应布局在C区域较合理。因为A区为沙地,不适合作为建筑用地;B地为海防林,不能砍伐破坏,危害生态环境;C地为丘陵岗地,易于建筑,背山面海,适宜建度假村。
2.略。
教材第74页活动
[答案] (1)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2)保持当地旅游资源的原有特色。
(3)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课件52张PPT。第三单元 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二节 旅游规划234游客需求 发展 行动计划 5优化配置 旅游竞争力 投资风险 战略决策 宏观调控 6旅游区规划 78区位 旅游资源 旅游业基础 旅游容量 目标定位 9土地利用 食、住、行、游、购、娱 1011中心服务区 12特色 空间布局 城市化 13度假旅游 民俗风情 乡村旅游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七)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下列景观中,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又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的是( )
A.北京故宫 B.嵩山少林寺
C.长江三峡 D.洞庭湖畔岳阳楼
[解析] 旅游资源中,自然景观吸引游客的地方主要是其美学价值,而一些自然风景名胜区往往代表某种典型的地质构造或水文特征,又具有科学价值。如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而北京故宫、嵩山少林寺、岳阳楼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
[答案] C
2.黄河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但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游览价值不高
B.交通、位置和可进入性差
C.基础设施落后
D.旅游容量有限
[解析]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与山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降低了游客的可进入性。
[答案] B
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美学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经济价值和康体娱乐价值等,它直接决定旅游开发的功能。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
A.雅鲁藏布大峡谷 B.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C.钱塘江大潮 D.鄱阳湖的候鸟
4.下列景观既有科学价值,又突出了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
A.埃及金字塔 B.内蒙古的大漠风光
C.四川九寨沟 D.东非大裂谷
[解析] 第3题,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是人文旅游资源,属历史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第4题,埃及金字塔是历史文物,同时又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答案] 3.B 4.A
下图是昆明、北京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
6.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 )
A.气候环境的差异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环境容量的差异
[解析] 第5题,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好。第6题,北京人文旅游资源更丰富,客流量大。
[答案] 5.A 6.C
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测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据此回答7~8题。
7.旅游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指( )
A.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B.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D.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的能力
8.去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要提前半年预订门票,这说明( )
A.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B.公园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
C.使平日很少的游客能集中安排,提高交通效益
D.公园售票能力有限
[解析] 第7题,考查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包含时、空两个方面。第8题,旅游活动超过环境承载力,会破坏旅游资源和环境背景。
[答案] 7.B 8.A
9.济南、泰安、曲阜是“山水圣人”旅游联合体的合作城市,也是山东最负盛名的旅游线路。下图为“山水圣人”旅游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山水圣人”线路游览价值高的主要原因。
(2)“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曲阜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这里游人如织,但是游客在曲阜的平均停留时间仅有0.6天,这是制约曲阜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游客在曲阜平均停留时间较短的地理背景。
[解析]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应从旅游资源的等级、集群状况、地域组合情况等方面分析。曲阜的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虽高,但景区面积较小,游览所需时间较少;加上曲阜作为县级城市,地区接待能力低;曲阜与济南、泰安之间交通便利又使得游客大多到接待能力较强的济南和泰安停留。
[答案] (1)旅游资源的等级高(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高);著名旅游点距离较近,集群状况好;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互补优势,地域组合情况好。
(2)“三孔”景区面积较小,游览所需时间较少;曲阜作为县级城市,地区接待能力低;曲阜与济南、泰安之间交通便利。
10.黄山、皖南古村落是我国重点旅游景区,下图是2006~2007年“五一”和“十一”假期两地客流量变化图。
(1)请说出皖南古村落的特色。
(2)通过与皖南古村落景区相比,说说黄山景区客流量的特点与原因。
[解析] 皖南古村落是明清时的古代民居,呈现了徽派的建筑艺术。其知名度低于黄山,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如黄山,其客流量峰值较晚。
[答案] (1)徽派建筑艺术的明清古代民居。
(2)黄山景区客流量峰值比皖南古村落提前1~3天;客流量大。黄山景区的名度高,对游客更具吸引力。
[能力提升练]
11.下列旅游风景区中,具有较高的地理科学价值的是( )
①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②路南石林 ③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④法国的卢浮宫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具体旅游资源的价值的分析能力。注意题干要求的是地理科学价值。在自然景观中,一些旅游名胜区往往代表某种典型的地质构造或水文特征。如我国的泰山、庐山是断块山;桂林山水反映喀斯特地貌;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等。在选项中,科罗拉多大峡谷为流水侵蚀地貌;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景观;莫高窟和卢浮宫则属于人文景观,主要体现历史文化价值。
[答案] A
12.秦陵兵马俑中的铜车马“坐镇”有“东方之冠”美誉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这是它出土30年来首次出马。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原因是( )
秦陵一号铜车马
A.具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价值
B.是自然博物馆和优良的健身场所
C.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D.在地学上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解析]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之所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主要在于其历史文化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答案] A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读下图,回答13~14题。
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分布曲线
1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 100千米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
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
14.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吸引力主要集中在1 800千米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
A.25% B.43%
C.68% D.80%
[解析] 第13题,广东省在此范围内,且经济发达,是主要的客源市场。第14题,读右侧纵坐标,便可得出结论。
[答案] 13.C 14.D
15.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 首先,要根据材料明确“民宿”旅游的含义;其次,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部分原因可从材料中分析,如政府政策鼓励、来莫干山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等;再次,部分答案来自图中,如莫干山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近,游客多,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等。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课时分层作业(八)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2014年6月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之前,为把中国丝绸之路旅游线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品牌,国家旅游局启动了《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据此回答1~2题。
1.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 )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意义不包括( )
A.提升该旅游景区的品位
B.扩大该旅游景区的规模
C.提高该旅游景区的效益
D.开发该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
[解析] 第1题,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但不能彻底避免。第2题,本题考查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可总结为“提品位、扩规模、增效益”,D项属于旅游规划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意义。
[答案] 1.A 2.D
旅游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需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组成要素的是( )
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B.旅游者
C.旅游设施和服务
D.旅游交通条件
4.下列旅游规划组成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A.旅游吸引物和活动→招商引资措施
B.住宿设施→汽车旅馆
C.交通条件→通信网络
D.社会因素→邮政服务
[解析] 第3题,旅游规划主要针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并非针对旅游者。第4题,汽车旅馆属于交通条件。
[答案] 3.B 4.B
从青藏铁路的首站——青海西宁站出发,就真正走进了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据此回答5~6题。
5.青海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得益于( )
①青海湖及其中的鸟岛
②有塔尔寺等著名佛教圣地
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考察地
④举世无双的“万丈盐桥”
⑤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丰富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6.下列针对青海湖的旅游开发规划思路,合理的是( )
A.湖边大量建设观景别墅
B.开发生态旅游
C.鸟岛建设人鸟互动旅游项目
D.为保护环境不建设新的交通线
[解析] 第5题,考查青海省旅游资源,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独特,题中给出的五项是青海省最为著名的旅游景观。第6题,青海湖生态脆弱,旅游开发应注意生态保护为先,以生态游为主,保护鸟类,尽量不要让人类的活动影响鸟类,湖区交通不便,更不利于生态的保护。
[答案] 5.A 6.B
海南旅游部门介绍,海南近期引进一批实力型大企业,在海南岛阳光东海岸,未来5至10年,将规划建设度假酒店百余个,总投资近千亿,目前已投入107亿元,8家五星级酒店已动工建设。据此回答7~8题。
7.一般海滨旅游区从旅游者旅游动机这个角度考虑,最适宜安排的旅游活动是( )
A.春季拾贝 B.夏季亲水
C.秋季观潮 D.冬季游泳
8.海滨地区大量建设酒店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①使海岸景观遭到破坏 ②造成海水污染 ③造成海水入侵 ④造成过度城市化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7题,海滨地区夏季相对凉爽,最宜进行游泳、冲浪、潜海等亲水活动,这是由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决定的。第8题,大量的工程建设会破坏原生态环境,并会带来环境污染。
[答案] 7.B 8.B
9.下图为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解析] 第(1)题,分析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应从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的类型、著名景点知名度、交通通达度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图中乡村观光点分析。
[答案] (1)亚热带山地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位于阿里山和日月潭两大著名景区之间,客源较稳定;交通方便,通达性好。
(2)茶、果蔬等采摘;插花;垂钓;酿酒;动物饲喂等。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
九寨沟
材料二 张家界群山环抱,苍松密布,岩峰千仞,溪泉长流,山重水复,地貌奇特,一派天然风光。令中外游人瞩目。
张家界
材料三 九寨沟和张家界在世界旅游资源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但九寨沟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松南公路东侧的崇山峻岭之中,距成都公路约438千米,没有铁路相通,乘汽车要两天才能到达。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部大庸市北郊,距长沙公路约430千米,距铁路约732千米。
(1)两地中哪一个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快一些?为什么?
(2)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解析] 第(1)题,由于张家界靠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故发展速度快。第(2)题,现代旅游规划强调以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为前提,以旅游资源为基础,重视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 (1)张家界。因为张家界有铁路相通,交通的通达性比九寨沟优越。
(2)现代旅游规划要求规划理念新颖、调查分析细致、旅游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内容体系完整以及规划科学可行等。
[能力提升练]
1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把握市场需求
②找准旅游特色和优势
③目标定位准确
④空间布局合理
⑤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实际需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题中五个方面:把握市场需求、找准旅游特色和优势、目标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均属于旅游规划内容的基本要求。
[答案] D
12.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首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目前 居民有45 000多人。但是为保护古城,专家计算它最多容纳 20 000人,因此有一半以上的人要迁走。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抓住机遇,积极建设宾馆,迎接八方来客
B.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古城收入
C.保持古城原有风貌,突出古城特色
D.商品经济时代,就应将古城建设成为商业城市
[解析] 为保护古城,突出景观特色,平遥古城所有的建筑物应保持古城原有风貌,才能保证古城的吸引力。
[答案] C
读图,回答13~14题。
13.开发海南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图中甲地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 )
A.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B.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C.建设山区热带农业基地
D.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14.海南岛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 )
①喀斯特地貌 ②热带海滨和岛屿风光 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④少数民族风情特色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图中甲地带是中部山地,首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植被。海南岛热带海滨和岛屿风光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突出。
[答案] 13.A 14.C
15.某开发商要在海边建疗养中心,计划在下图中的A、B、C三个区域中选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疗养中心最好建在A、B、C中的哪个区域?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2)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地旅游发展的条件和旅游特色是什么?
[解析] 第(1)题,疗养院应建在环境优美、污染小、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选C地比较合适。A区域是沙滩,属海滨风景区,B区域是绿地,是海陆过渡地带,既保护沙滩,又是海滨风景的组成部分;C区域是荒地,建疗养院,既不破坏海滨风景,又不占用土地,离海较近且靠近公路,有温泉,环境较好。第(2)题,图中有沙滩、海洋,又有森林公园、温泉,还有公路,所以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集群性好,交通便利,宜开发海滨风光、观光度假、娱乐疗养等特色旅游产品。
[答案] (1)C区域。A区域是沙滩,这是海滨主要景区和游人活动的主要区域。B区域是林地,它是海与陆的边缘地带,既有保护沙滩的作用,又是海滨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C区域是荒地,所以,在C处建疗养中心,既不破坏海滨风景,也不占用耕地,附近有温泉,又离海较近且紧靠公路,便于交通出行以及人们欣赏海景和休养健身。
(2)条件:有优美的海滨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集群性好,游览价值高,有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旅游特色:海滨风光、观光度假、康体娱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