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二、过程与方法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难点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严肃 清晰 胸怀 称赞疑惑 平凡 照顾 训斥2、回顾分段: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耳闻“中华不振”。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目睹“中华不振”,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为什么周恩来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样的话,要为中国的振兴而读书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课文来学习一下。板书: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造句回顾分段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然后回顾课文层次,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2)交流探讨: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周恩来和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之处?2、出示第1-4自然段: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1)“严肃”说明了魏校长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庄重的,值得讨论的。(2)“干脆”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回答敷衍了事,并没有严肃对待魏校长的问话。3、出示第5-6自然段: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这句话对周恩来的神态进行了描写,表现出了周恩来默不作声、陷入沉思的样子。(2)“清晰而坚定”写出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的铿锵有力,态度认真而坚决。4、出示第7-8自然段: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为之一振”写出了魏校长内心的震撼,侧面写出了这位同学志向的远大。(2)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这句话是对魏校长心理描写,把这个孩子的年龄和志向作对比,表现了这个孩子抱负的远大和胸怀的博大。(3)“追问”写出了魏校长难以置信的样子。5、出示第9-10自然段: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1)魏校长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了他对这位同学的回答赞许有加,赞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对这位同学大加赞赏。(2)设问的修辞手法。6、指导朗读。(二)学习第二部分:1、同桌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2)交流探讨: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谁说“中华不振”? 周恩来理解吗?3、出示课文: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沈阳。一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4、一到奉天,伯父就告诉周恩来这些事情,说明了中国人虽然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没有主权。5、伯父的话和表情对周恩来产生了心灵上的影响和撼动。但周恩来并不是真正地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6、资料: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是外国租界地。“外国租界地”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弱国,并在弱国划分一些地方作为他们自己的领域,在那里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弱国的管制,同时不允许弱国人进入。7、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部分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2)交流探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是个什么情形?周恩来遇见了一件什么事让他深刻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2、出示: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1)从这里可以看出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怎么样?非常繁华的地方:灯红酒绿、热闹非凡。(2)在中国的土地上,有那么一片繁华的地方,但却不是我们中国的,而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3、出示: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1)左顾右盼:词语拓展,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声东击西、天经地义、南征北战、异口同声、扬长避短、开天辟地、贪生怕死、左邻右舍、(2)“左顾右盼”写出了周恩来和同学的好奇。(3) “原本指望”巡警局给自己撑腰,最后却反遭训斥;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说明了在中华不振的情况下,中国人完全没有地位,连自己的巡警局也不帮自己。(4)“紧握着拳头”写出了围观人群的愤怒,然而由于中华不振,大家只能用言语来安慰受害者,运用反问的语气表现了对中华不振的无奈。4、出示: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心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1)周恩来目睹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遭受外国人的欺负,深刻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2)“像一团烈火”写出了周恩来苦苦寻求中国出路的方法,这个问题像火一样燃烧着,提醒着他不忘民族大业的实现。5、理解:“中华不振”。为什么这个妇女这么可怜,死了亲人却无处伸冤?最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生:中华不振。为什么中国巡警不声张正义,秉公执法,反而无情地训斥受害者,纵容外国人?是因为什么?生:中华不振!!同样是中国同胞,围观的中国人不能为自己人打抱不平,反而隐忍无奈呢?更是因为什么?生:中华不振!!!6、所以才有了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以“这盛世如你所愿”为主题,向周总理汇报一下我们国家的繁荣景象。预设:敬爱的周总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遗愿已经实现,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腾飞,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大批量的科研人才兢兢业业地奋斗在自己的领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乐融融,幸福美满。8、指导朗读。(四)总结延伸1、概括一下,全文一共由几个小故事组成?全文一共有三个小故事组成:(1)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周恩来被伯父告诫不要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初次听到“中华不振”。(3)周恩来背着伯父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亲眼看见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轧死反遭训斥,认识到“中华不振”的国情下中国人民受到的屈辱。2、课文中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的诗句理解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提示:“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句的含义来分析周恩来立下宏伟志向的原因。3、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可以激励我们上进的动力,可以从自身的修养回答,也可以从国家民族大业来回答。4、出示爱国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五)写法借鉴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恰当的动作描写,准确地传达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通过这一动作,让我们仿佛看到他们的悲愤、无奈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中华不振带给人们的痛苦。(六)知识梳理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远大志向听 中华不振 疑惑不解见 妇女受欺侮 体会中华不振 国立才民强二、拓展阅读1、课件出示:徐悲鸿的故事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留学。由于当时中国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留学生常受到别人的歧视。有一次,许多留学生聚会。一个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那个人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到学习结业,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徐悲鸿到巴黎的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徐悲鸿的勤奋感动了法国画家达仰。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的画室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后来,徐悲鸿进入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美术界。徐悲鸿成功了!那个在大家面前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1)写出徐悲鸿和洋人比赛的原因和结果。原因:一个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结果:徐悲鸿成功了,那个外国学生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2)短文赞扬了徐悲鸿热爱相围,维护祖国尊严。三、课堂练习(一)选择正确的答案。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C)。A、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C、以人物的语言命题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原因是(B)。A、听伯父说中华不振。B、耳闻目睹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决心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二)句子练习。1、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2、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变为“把”字句)洋人的汽车把这个妇女的亲人轧死了。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指名分自然段读交流理解严肃体会干脆的用意指名读小组交流体会理解指名读理解词语的意思集体交流交流指名读交流理解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自由读交流指名分自然读读理解交流了解资料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交流指名读交流理解理解交流指名读理解词语拓展词语交流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交流交流指名读交流理解交流指名读指名说指名读指名说指名读指名说交流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有感情地朗读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指名读要求交流自由回答指名读名言学习文章的写法生梳理知识自由读交流完成练习生自主完成练习小组评议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最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试着让学生根据梳理的层次感知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2、搜集关于爱国的人物故事,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课堂小结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胸怀博大,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一生都在为之奋斗。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也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兴盛联系在一起,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成为民族未来建设的栋梁。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远大志向听 中华不振 疑惑不解见 妇女受欺侮 体会中华不振 国立才民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词填空。
1、在沈阳租界,中国巡警面对洋人的汽车轧死中国人的现象,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 )死者的家属。
A、训骂 B、斥责 C、训斥
2、大家只能( )那个不幸的女人。
A、劝告 B、劝慰 C、安慰
3、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 )出来呢?
A、解救 B、拯救 C、解脱
二、词语综合训练。
1、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默默”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用“默默”可以写成成语:默默_____________、默默_____________;“若有所思”词语中“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与思考有关的词语,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用“若有所思”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门前围着一群人。句中与看有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根据提示,写出不同的看:
(1)聚精会神地看 ( ) (2)恭敬地看 ( )
(3)从低处望上看 ( ) (4)目光迅速地向四周看( )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答案。
1、“谁知中国刑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这个女人。”的意思是( )。
A、谁也不知道中国刑警为什么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这个女人。
B、谁也想不到的是中国刑警不去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这个女人。
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是( )。
A、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敢怎么样。
B、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3、“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 )。
A、有志气的人要效仿周恩来先生。 B、周恩来先生应当做一个有志气的人。
4、“中华不振”的意思是( )。
A、中国人面对外国的侵略熟视无睹,只是敢怒不敢言。
B、中国人们很久都没有遇到过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5、下列对于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是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
B、课文写了“洋人欺负妇女,周恩来明白中华不振的含义”“周恩来立志”两件事。
C、随着事情的发展,周恩来感情的变化是:疑惑、气愤、立志。
D、谈论读书的目的时,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更能体会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四、课内阅读。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艰难 苦难)和屈辱中(拯救 挽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洪亮 响亮)的回答。
1、用“_____”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此时周恩来的心情是_____的,他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什么?用“_____”画出来。
3、结合课文的事例说说“中华不振”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和下面的诗句,说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大江哥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充饥,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展。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嫉妒:___________________ 轰动: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事情的发展。用“‖”把短文划分为三部分。
3、抓住要点,写出第二部分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开始时“很不礼貌”,后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5、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
6、第六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7、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功夫不负有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眼不识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徐悲鸿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2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词填空。
1、C 解析:训斥为教育责备,斥责更倾向于质问责备,训骂一般指长辈对晚辈的责骂。
2、B 解析:劝告重点在“劝”上,不存在褒贬的意思,意思上比较中性。劝慰是劝告安慰的意思,“安慰”重点在“慰”上,抚慰的意思。
3、B 解析:解救是使脱离危险或困境。拯救指援助使其脱离危难,危险。解脱指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
二、词语综合训练。
1、沉默 无语 无闻 好像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冥思苦想
他若有所思地看著被月光及闪烁星光所点亮的夜空。
2、左顾右盼 (1)注视 (2)瞻仰 (3)仰视 (4)扫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使用及拓展情况。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答案。
1、B 2、B 3、A 4、A 5、B
解析:本题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重点语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四、课内阅读。
1、苦难 拯救 响亮
2、沉重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3、中华不振,中国人民就要受到欺辱,就抬不起头来。
4、因为中华不振,人民备受欺辱,所以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是一个志存高远,有爱国精神的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重点段落的理解情况。
五、课外阅读。
1、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轰动:指某些突然出名的事物或是它所享有的一时很高的声誉同时惊动很多人。
2、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一部分;中间的为一部分。
3、徐悲鸿勤学苦练为国争光。 4、鞠了一躬 5、承上启下 6、“徐悲鸿的生活很清苦。”
7、(1)做事情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就能取得成功。(2)长着眼辨认不出泰山,比喻浅陋无知。 8、勤学苦练 热爱祖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训斥
严肃
清晰
胸怀
称赞
照顾
平凡
疑惑
start
新知导入
回顾分段: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耳闻“中华不振”。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目睹“中华不振”,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一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2、交流探讨: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周恩来和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之处?
新知讲解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干脆”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回答敷衍了事,并没有严肃对待魏校长的问话。
“严肃”说明了魏校长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庄重的,值得讨论的。
新知讲解
“清晰而坚定”写出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的铿锵有力,态度认真而坚决。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对周恩来的神态进行了描写,表现出了周恩来默不作声、陷入沉思的样子。
新知讲解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之一振”写出了魏校长内心的震撼,侧面写出了这位同学志向的远大。
“追问”写出了魏校长难以置信的样子。
这句话是对魏校长心理描写,把这个孩子的年龄和志向作对比,表现了这个孩子抱负的远大和胸怀的博大。
新知讲解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魏校长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了他对这位同学的回答赞许有加,赞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对这位同学大加赞赏。
设问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二部分
同桌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
2、交流探讨: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谁说“中华不振”? 周恩来理解吗?
新知讲解
一到奉天,伯父就告诉周恩来这些事情,说明了中国人虽然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没有主权。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沈阳。一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
新知讲解
资料: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是外国租界地。
“外国租界地”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弱国,并在弱国划分一些地方作为他们自己的领域,在那里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弱国的管制,同时不允许弱国人进入。
伯父的话和表情对周恩来产生了心灵上的影响和撼动。但周恩来并不是真正地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三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
2、交流探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是个什么情形?周恩来遇见了一件什么事让他深刻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新知讲解
在中国的土地上,有那么一片繁华的地方,但却不是我们中国的,而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怎么样?
非常繁华的地方: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新知讲解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声东击西、天经地义、南征北战、异口同声、
扬长避短、开天辟地、贪生怕死、左邻右舍、
“左顾右盼”写出了周恩来和同学的好奇。
新知讲解
“原本指望”巡警局给自己撑腰,最后却反遭训斥;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说明了在中华不振的情况下,中国人完全没有地位,连自己的巡警局也不帮自己。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紧握着拳头”写出了围观人群的愤怒,然而由于中华不振,大家只能用言语来安慰受害者,运用反问的语气表现了对中华不振的无奈。
新知讲解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心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周恩来目睹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遭受外国人的欺负,深刻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像一团烈火”写出了周恩来苦苦寻求中国出路的方法,这个问题像火一样燃烧着,提醒着他不忘民族大业的实现。
新知讲解
为什么这个妇女这么可怜,死了亲人却无处伸冤?最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声张正义,秉公执法,反而无情地训斥受害者,纵容外国人?是因为什么?
同样是中国同胞,围观的中国人不能为自己人打抱不平,反而隐忍无奈呢?更是因为什么?
中华不振
中华不振
中华不振
为
中
华
之
崛
起
而
读
书
新知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以“这盛世如你所愿”为主题,向周总理汇报一下我们国家的繁荣景象。
敬爱的周总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遗愿已经实现,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腾飞,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大批量的科研人才兢兢业业地奋斗在自己的领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新知讲解
周恩来背着伯父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亲眼看见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轧死反遭训斥,认识到“中华不振”的国情下中国人民受到的屈辱。
全文一共有三个小故事组成:
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被伯父告诫不要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初次听到“中华不振”。
新知讲解
课文中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的诗句理解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提示:“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句的含义来分析周恩来立下宏伟志向的原因。
新知讲解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可以激励我们上进的动力,可以从自身的修养回答,也可以从国家民族大业来回答。
新知讲解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写法借鉴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恰当的动作描写,准确地传达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通过这一动作,让我们仿佛看到他们的悲愤、无奈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中华不振带给人们的痛苦。
知识梳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
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远大志向
见
中华不振
妇女受欺侮
疑惑不解
体会中华不振
国立才民强
拓展阅读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留学。由于当时中国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留学生常受到别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聚会。一个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那个人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到学习结业,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拓展阅读
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徐悲鸿到巴黎的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徐悲鸿的勤奋感动了法国画家达仰。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的画室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后来,徐悲鸿进入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美术界。徐悲鸿成功了!那个在大家面前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拓展阅读
1、写出徐悲鸿和洋人比赛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结果:
2、短文赞扬了徐悲鸿 。
热爱相围,维护祖国尊严
一个外国人侮辱中国人。
徐悲鸿成功了,那个外国学生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课堂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 )。
A、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
C、以人物的语言命题
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原因是( )。
A、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B、耳闻目睹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决心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C
B
课堂练习
二、句子练习。
1、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2、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变为“把”字句)
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洋人的汽车把这个妇女的亲人轧死了。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胸怀博大,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一生都在为之奋斗。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也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兴盛联系在一起,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成为民族未来建设的栋梁。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远大志向
听 中华不振 疑惑不解
见 妇女受欺侮 体会中华不振
国立才民强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集关于爱国的人物故事,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