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二上第9课第2课时《悯农》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二上第9课第2课时《悯农》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0-30 16:22:07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悯 农花城版 二年级上吟 唱 古 诗 词新知导入新知讲解 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他的诗很有名气,为世人所传诵。 新知讲解作品介绍 悯 农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新知讲解fmfmf>>>诵诵读读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新知讲解诗词大意歌曲欣赏教师范唱聆听范唱,感受旋律线条。
(自动播放音乐并翻页,
音乐停止即停止翻页)感受旋律线
新知讲解悯
农感受旋律线
新知讲解悯

565新知讲解悯

新知讲解悯
农新知讲解

农新知讲解

农新知讲解悯
农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悯
农新知讲解悯
农新知讲解悯
农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悯
农学唱歌曲①乐句②乐句③乐句④乐句⑤乐句⑥乐句⑦乐句⑧乐句学唱歌曲①乐句②乐句③乐句④乐句⑤乐句⑥乐句⑦乐句⑧乐句歌曲学唱①乐句②乐句③乐句④乐句⑤乐句⑥乐句⑦乐句⑧乐句学唱歌曲新知讲解
男生和女生按乐句接龙唱
小组比赛唱我是小小演唱家:拓展学习 青年李绅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被誉为悯农诗人。《悯农》第二首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悯 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拓展学习课堂总结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我们应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成为自觉节约的小公民,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节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在歌曲中领悟与传承,厚德善行,吉祥相伴!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回家后把这两首《悯农》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懂得珍惜和爱惜粮食哦!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9节《悯农》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在本节课中,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以"生"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巧妙地吧学习内容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导入、唱歌、律动、表演等),通过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奖师生关系融入到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境界中。
教材分析:《悯农》为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歌曲共8句,其中3、4句和7、8句是完全重复的乐句。歌曲是一首2/4拍子歌曲,曲式结构:A{a+b+c+d} B{e+f+c+d}.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艰辛。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好玩,喜爱模仿,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唱歌、律动、表演相结合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作品体现了通过音乐与文学作品相互融合,且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每一位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并用各种手段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电子琴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悯农》
第二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吟唱、表演等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有韵律、有情感地吟诵古诗,能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悯农》。
过程与方法:利用朗诵古诗的情感,运用音乐的强弱、音的长短等音乐元素,指引唱好歌曲《悯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悯农》,使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爱惜粮食的道理,培养和激发学生用音乐语言传承和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重点
能用真挚的情感吟诵古诗《悯农》 ; 能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流畅地吟唱歌曲《悯农》。
难点
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学过的两首古诗词歌曲
同学记得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古诗词歌曲吗?一起跟着伴奏唱一唱吧。
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欣赏古诗《悯农》:教师播放朗诵动画。
介绍这首古诗的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所作,他的诗很有名气,为世人所传诵。
教师指导诵读古诗的力度和韵律。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词大意: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欣赏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范唱视频。
感受旋律线:教师范唱歌谱播放旋律线动画。
教师伴奏用教唱法、模唱法、接龙唱法等,分乐句教唱歌曲。(共8个乐句,其中第3、4乐句和第7、8乐句完全重复)。
要求:坚持一个乐句换一次气。
8、吟唱歌曲,体会作品的语言美与音乐的韵律美的结合。
学生欣赏动画。
学生认真听老师介绍
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和屏幕上标准的力度和韵律记号,试着诵读。
谁能试着说一说这首古诗的诗词大意?
听一听这首古诗唱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吧!
学生试着随着旋律线哼唱,感受旋律的起伏。
学生分析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找出歌曲中重复的乐句。并跟着教师分乐句学唱。
8、学生画旋律线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
1、感受古诗朗诵的抑扬顿挫
2、积累古诗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4、通过分析诗词大意,使学生理解歌曲内涵,有助于歌曲的学唱。
5、给学生从视听的全面感受。
6、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7、学生通过分乐句学唱,每个乐句换气,用正确的方法,标准的节奏和音高把这首歌曲学会。
8、感受语言与旋律之美。
巩固练习
我是小小演唱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和比赛
男生和女生按乐句接龙唱、小组比赛唱
巩固学唱成果。
拓展延伸
欣赏《悯农》诗第2首:教师播放诵读视频,并进一步介绍
学生一起诵读《悯农》第2首
学生欣赏古诗《悯农》诗第2首, 感受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及诗人同情和愤慨的心情
增加学生诗词积累量。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