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分类
【学习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
3.练习编写检索表
4.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
2.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3.活动“编制检索表”
【学习过程】
一、预习练习
1.生物的分类以_____________的程度和__________的远近为依据,将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等级最高的是_______,等级最低的是_______,_____等级物种最多。
2.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差异越____,共同特征越____,反之依然。
3.为了便于人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识别生物,生物学家根据________的差异,编制出生物________。
4.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________于1753年创立了________。
5.双名法,每种生物只能有一个______名称,即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位_______,第二个为_______。
二、讨论:小明在植物上找到8只“甲虫”,为了便于辨识,请你依据“甲虫”的足、触角、背部形状、色斑的不同,编制一个生物检索表。
/
三、课堂小结
1.生物命名的依据:___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的命名:_______的双名法。
四、拓展延伸
1.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等级,其中,_______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是( )
A.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便于人类采集生物标本
C.消灭所有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D.大量捕获对人类有用的生物
3.同一目的生物,它们一定是( )
A.同一属 B.同一纲 C.同一种 D.同一科
4.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类型最多的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5.采用双名法统一动植物命名的科学家是( )
A.李时珍 B.亚里士多德 C.林奈 D.虎克
6.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数量 B.作用 C.形态结构等特征 D.大小
7.下列植物演化的先后次序是( )
(1)藻类(2)苔藓类(3)裸子植物(4)被子植物(5)蕨类植物
A.12345 B.12534 C.12543 D.21543
8.某人采集一植物。已知该植物有以下特征(1)子叶一枚(2)叶脉平行(3)花瓣为3的倍数,则可确定该植物不属于( )
A.单子叶植物 B.种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双子叶植物
9.学生观察蚕豆、小麦和大豆三种植物,找出哪两种植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较多( )
A.蚕豆和小麦 B.小麦和大豆 C.蚕豆和大豆 D.没有共同特征
10.小英在上生物分类课程时,将蜗牛、蛤、海胆分为一类;将乌贼、海葵、水母分为一类,其分类的依据可能是( )
A.有无骨 B.有无触角 C.有无坚硬的外壳 D.卵生或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