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及意图等四方面进行说课。
1、 教材与学情分析
《24时计时法》这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计时法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教学的,为学生今后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堂上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中,加强对钟面认识;在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中探索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在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时间观念,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时计时法的特征,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2、学生经历认识、收集、应用24时计时法的过程,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3、学生在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中,促进思维发展。
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我把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定为学习重点,把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定为学习难点。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我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一)在情境中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猜谜语:什么东西不等人?引出时间。引导学生一天有多长时间?24时与时钟的关系。这一时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数字几?是几时?引导学生说出夜里12时,是24时,也是0时,它既表示旧一天的结束也表示新一天的开始。屏幕大背景根据钟面上的时间变化也相应地由黑夜到白天再到黑夜,让学生观察感悟到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是24小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利用猜谜语游戏及充分利用“一日有24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这一显性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求知强烈欲望。引出了一日里,时针转了两圈,从而引出了课题24时计时法。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在探究中感悟
1.普通计时法
课件出示课件,师:你知道这事一天中的几时吗?同学们认真看,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两人一小组找出这个时间,一个人记录这个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时间。
升国旗:上午8:00
吃饭:中午12:00
睡觉:晚上8:00
认识普通记时法,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时间,说出这些时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用钟面上的时间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词才能清楚地表示时间的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在口语中应用较为广泛。说一说普通计时法是怎么样表示时间的?(设计意图,加深了对普通计时法的认识。)
2.24时计时法
课件出示节目预报表,屏幕上显示播出的时间,让学生尝试自己读一读,写一写,学生可能会写错,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纠错。引出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有了普通计时法,为什么还要用24时计时法呢?
说一说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还看到过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课件出示:举例生活中运用24计时法的图片,让学生读出这些时间。体会24时计时法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设计意图: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经历了收集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全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课上学生通过交流与思考,不仅加深了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而且尝试了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激发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3.归纳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钟面上只有第一圈的数,怎样才能很快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课件出示例子说明。小结方法:当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凌晨0时到下午1时之前的时间时,还用钟面上的时间数;而表示从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的时间时,要用钟面上的时间数加上12。(设计意图:数学因抽象、概括而被赋于了简约美的化身。学生脱离了钟面这一形象、具体的实物载体后,对两种计时法的互换关系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总结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使学生思维达到一次质的飞跃。)
(三)在应用中提升
1.节目预报表与练一练:进一步来熟悉24时计时法。
2.我会学我会做:? 24时计时法向普通计时法转换的练习。
3.填一填与连线:用钟表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设计意图:教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为了巩固本课新知,我设计三个练习题。在练习中有意让学生认识多种表示时间的词语,增强对普通计时法的认识。让学生出题考老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这样练习,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出,24时计时法的特点,普通计时法的特点。怎样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另外,我还安排了 “你知道吗”,和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的课外内容,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设计意图:在下课前引导学生从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本课的小结。不仅是一个回顾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最后课余时间用24时计时法设计周末的时间安排,做到学以致用,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请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设计意图:知识因交流而增值,思维因交流而碰撞,情感因交流而互融。学生在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在比较、分析钟面的特点时,经历了深层次的思考,体验到数学的优化思想;最后依托钟面的对应关系,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积累了直观转化的数学经验。)
四、板书设计及意图
最后,我简单说明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课题是课堂的眼睛,板书是课堂的靓相。采用数学化的板书方式,以简明、整洁的节奏,体现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符号化、对称化、比较化、分类化和过程化。)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