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水的组成 同步训练卷 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水的组成 同步训练卷 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30 10: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证明水是由氨、氯元素组成
B.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D.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2.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氧分子组成的
B.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
C.若a试管气体为5 mL,则b试管气体为10 mL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蒸馏水
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两者体积比为2:1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4.下列关于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煮沸和蒸馏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7.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几百种有毒物质。下列四种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丙烯醛(C3H4Q) B.尼古丁(C10H14N2)
C.一氧化碳(CO) D.苯比芘(C20H12)
8.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所以原子一定不可再分
D.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种元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
B.同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质子数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10.学习化学时可用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X
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学性质
Y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溶解性
A.A B.B C.C D.D
11.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一定会加快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D.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12.用“O”与“●”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3.如图1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1)接通电源后,甲、乙两试管液面如图所示,则导线A接电源   极;
(2)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3)图2是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解释电解水的变化的实质是   。
14.如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试回答:
(1)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
(2)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
(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
(4)反应前原有氢气   毫升。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问题:
(1)电解水时,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实验使用的电应是   电。
(2)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之比约为   。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小红同学对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她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
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实验现象
发出   火焰
小烧杯内壁有水雾
实验结论
放出热量,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转变成了热能
有   生成
备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基本类型是   
16.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写名称,下同)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   ;
(4)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   ;a、b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实验操作中,发现两者体积比偏大,造成体积比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17.水的用途广泛,实验室常常需要用到水。请分析如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制取蒸馏水时,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盛水,水的作用是   ;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   ;
(4)电解水实验中a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5)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
(6)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图⑥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为氧气、与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质量比是8:1.故B错误;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故C正确;
D、纯净的水导电能力很差,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故D正确。
故选:B。
2.解: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此选项错误。
B、由于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故此选项正确。
C、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a试管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则b试管气体的为氧气,若a试管气体为5 mL,则b试管气体为2.5 mL,故此选项错误。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能在空气中燃烧,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3.解: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A说法错误;
B、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可能含有可溶性的杂质,不一定就是蒸馏水,故B说法错误;
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两者体积比为2:1,说法正确;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不可溶性的杂质,布恩那个减少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使硬水软化,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4.解: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说法正确;
C、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所以煮沸和蒸馏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C说法正确;
D、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5.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是结论不是现象,故A描述不正确;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故B描述不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C描述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结论不是现象,故D描述不正确。
故选:C。
6.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水,反应前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反应后是水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正确;
C、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正确;
D、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故选:D。
7.解:A中由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由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中有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8.解: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C错误;
D、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海水,故D错误;
故选:A。
9.解:A、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不一定相同错误,故选项错误;
B、同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错误,如氢的三种同位素;故选项错误;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一定是单质错误,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正确,如氖原子和水分子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解:A、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因此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B、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因此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C、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因此单质和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故正确;
D、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因此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C。
11.解: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的速率,所以有可能加快也有可能减慢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解:A、图中两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A不正确;
B、图中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故B正确;
C、图中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的分子;故C不正确;
D、图中两种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故D不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3.解:(1)接通电源后,甲、乙两试管液面如图所示,则导线A接电源正极。
故填:正。
(2)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气体是氢气。
故填:氢气;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气体是氢气。
(3)从微观角度解释电解水的变化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
故填: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
14.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增加1ml的氧气,氢气则减少2ml,当氧气体积小于3ml时,氢气有剩余;当氧气体积为3ml时,两者完全反应;氧气大于3ml时,氢气被反应有氧气剩余。故实线部分表示有氢气剩余;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坐标为3,0)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虚线部分表示氧气剩余。据氢气和氧气反应时的体积比2:1,可推知原有氢气6mL。
故答案为:(1)氢气;
(2)氧气;
(3)氧气为3ml时,氧气与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剩余气体的体积为0;
(4)6。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5.解:(1)电解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实验使用的电应是低压直流电。故填:电;低压直流;
(2)电解水时,连接电源正极的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的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气体b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时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填:2: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4)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有水雾出现,可得出氢气燃烧有水生成;用手摸烧杯的壁,烧杯比发烫,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变为了热能,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填:
实验步骤
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实验现象
发出 淡蓝色火焰
小烧杯内壁有水雾
实验结论
放出热量,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转变成了热能
有 水生成
备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氢气+氧气水,反应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16.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是分解反应。
故填:2H2O2H2↑+O2↑;分解。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是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氢元素、氧元素。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故填: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
(4)检验b管中产物(氧气)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剧烈;
a、b两种气体(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实验操作中,发现两者体积比偏大,造成体积比偏大的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故填:木条燃烧更剧烈;2:1;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17.解:(1)制取蒸馏水时没有生成新物质,水发生了物理变化。
故填:物理。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盛水,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填: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4)电解水实验中a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氢气;氢元素、氧元素。
(5)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
故填: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
(6)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图⑥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故填:引流;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