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情境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创设】我们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如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那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与生成的氧化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质量关系呢?
【过渡】科学家以执着的探究精神去追求真理,那么这节课我们也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板书】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演示】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红磷燃烧冒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分析: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结论: m1 = m2
【演示】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分析: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结论: m1 = m2
【引导】通过这两个实验的探究,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化学反应为什么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氢分子 + 氧分子 → 氢原子 + 氧原子 → 水分子
【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本课小结】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讲解】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反应前的物质不一定是反应物,反应物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包括气体。生成物指新生成的各物质,包括气体。
【过渡】有些反应,在实验前后天平会失去平衡,因为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你要能找出其失去平衡的原因。
【演示】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指针偏右
碳酸钠 + 盐酸→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m1 > m2
【提问】天平为什么不平衡?
【小结】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变轻了。
【提问】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物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大还是小?为什么?
【过渡】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
【演示】实验5-2镁条燃烧。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镁条燃烧的现象,重点强调空气中的白烟。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冒白烟。
【提问】天平质量增加了吗?
【小结】生成的氧化镁有一部分扩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剩余物的质量小了。
【过渡】其实不仅仅这几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只是有的化学反应中因反应物或生成物显不同的状态或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一部分物质逸出,因而反应前后质量不等。
【提问】如何改进实验5-1,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举例】方法一:
1、锥形瓶中加入盐酸,将装有碳酸钠粉末的气球绑在锥形瓶口上称量。
2、将气球中的粉末倒入锥形瓶内,冷却后再称量。
方法二:
【小结】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应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阅读P92第二自然段。
【学生活动】阅读P93资料卡,了解化学上对使用托盘天平的特殊规定。学生阅读,老师准备实验。
【观察】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讨论与归纳: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
【练习】P98-2(1)。
【练习】课后习题3(3)。
【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原因。
【学生】没有。
【讨论】从理论上讲,生成物的质量应该增加,但实际操作中剩余物的质量却减小了,请分析质量减小的原因。
【活动】学生对实验5-1的改进。
【讨论】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怎样才能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呢?
【学生】讨论出改进方案。
【举例】按图进行改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了解托盘天平使用的方法。
微观角度观察化学变化,深入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学生畅谈讨论,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小组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知,消除知识误区
实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实验不足,力求尽善尽美,使实验方案更完善。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
一、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分析: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结论: m1 = m2
2.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分析: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结论: m1 =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三、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
1. 碳酸钠 + 盐酸→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m1 > m2
2.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应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