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民中2007届高三第3次月考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35题×2分=70分。每题只有一项正确,必须将答案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卡中才有效)
1.关于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C.昆明昼长比北京短
D.20°N的昼长与20°S一样长
2.下列属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结果是
A.长江南岸泥沙淤积严重 B.地球产生昼夜现象
C.太阳高度在一天中发生变化 D.经度相差4°,地方时相差1分钟
3.关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日是很实用,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分56秒
C.地球自转角速度“15°/小时”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
D.如果今天12时太阳和某恒星刚好位于上中天(当地子午线平面的上空),那明日12时位于上中天的是恒星而不是太阳
某日,一游客在云南墨江回归公园(经度为102°E)游览。当日,天气晴朗,该游客在白天却一直没有见到太阳位于头顶的现象,气得大叫“上当”;该游客却观测到其影子最短时影子与身高一样长。据此回答4-7题:
4.该游客没有观察到太阳位于头顶的现象,其原因是
A.墨江回归公园不在北回归线上 B.没有选择好观赏的日期
C.没有选择好观赏的位置 D.没有做到以情观景,情景交融
5.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
A.0° B.23°26′N
C.21°34′S D.21°34′N
6.游客游览回归公园的当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我国正是多雨季节 B.东北平原上正在播种小麦
C.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大多迁徙到了赤道以北 D.旧金山温和多雨
7.游客日影最短时,北京时间是
A.13:12 B.10:58 C.12:00 D.13:00
从日历上查到2006年冬至时刻发生在北京时间12月22日8:22。据此回答8-9题:
8.冬至开始时刻,全球与北京时间同属于一个日期的范围大约占
A.四分之一 B.四分之三
C.一半 D.全部
9.下列有关节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共有四个节气
B.今年冬至发生的时刻至明年冬至发生的时刻时间间隔为一回归年
C.节气的制定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
D.立春节气的开始时间大约在1月6日左右
10.下面是沿相互垂直的两条剖面线对某地形所作的两个剖面图,该地形是
A.山脊 B.山谷 C.山顶 D.鞍部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一河流。回答11-13题:
11.河流的流向是
A.由东南向西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南向北 D.由东北向西南
12.如果图中等高距为100,则X的数值是
A.100 B.200 C.300 D.400
13.图中所示区域的实际面积大约为
A.50 km2 B.100km2 C.200 km2 D.10000 km2
读某河流及沿横断面AB所作的剖面图。回答14-15题:
14.该河流可能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5.如果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向西,图中太阳光线与河岸垂直,所示的角度为太阳直射20°S时的太阳高度,则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A.14°30′N B.54°30′S C.75°30′S D.20°S
一艘轮船于A当地时间2004年3月1日22时起航驶向B,途中航行了6小时。据此回答16-17题:
16.到达B时,B当地时间是
A.3月1日18时 B.3月1日4时
C.2月28日4时 D.2月29日4时
17.如果轮船从B驶向C,则轮船的吃水深度会
A.越来越浅 B.越来越深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读南、北半球不同纬度极昼、极夜天数对照表。回答18-19题:
纬 度 北半球 南半球
极昼期 极夜期 极夜期 极昼期
70° 72 53 69 56
75° 108 93 X 98
18.引起同一纬度上南北半球极昼、极夜不等长的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19.表中X的天数是
A.103 B.111 C.113 D.117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数值单位为“米”。回答20-21题:
20.图中最高点相对于最低点可能高出
A.0米 B.50米 C.198米 D.200米
21.图中发育了一条较大的河流,其流向大致是
A.由东向西 B.由南向北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西南向东北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O为极点,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22-25题:
22.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时 B.15时
C.17时 D.21时
23.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
24.此时
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全球昼夜平分
25.此时,O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读图,回答26-27题:
26.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乙河属于外流河
27.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无法确定
读图,回答28-29题:
28.甲地位于
A.大西洋 B.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南美大陆
29.已知乙处的昼长为6小时,伦敦的地方时可能是
A.18时 B.16:20
C.13:40 D.14:20
下图中的MA、MC为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30-32题:
30.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70°S,180° B.20°S,60°E
C.纬度0°,经度180° D.20°N,120°W
31.此时,武汉(114.5°E,30.5°N)太阳高度、地方时分别是
A.16°、3时38分 B.39.5°、8时22分
C.39.5°、15时38分 D.59.5°、14时22分
32.此时控制武汉的气压中心和气候特征是
A.印度低压 高温多雨 B.亚洲高压 寒冷干燥
C.亚洲高压 低温少雨 D.副热带高压 高温少雨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3-35题:
33.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逐日递增的期段是
A.a到c B.a到b C.d到b D.b到c
34.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d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日递增 B.夕阳由西北逐日移至西南方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递减 D.南极洲极夜范围逐日递减
35.太阳直射点从a→b→c→d→e运动的周期是
A.365日5时48分46秒 B.365日6时9分10秒
C.23时56分4秒 D.29.53天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 ○ ○ ○ ○ ○ ○ ○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 ○ ○
—————————————————————————————————————————
第Ⅱ卷 综合题
(共30分。直接在题中相应位置作答)
36.(5分)下面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值的单位是“米”。在右图中绘制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7.(13分)读“2006年8号台风“桑美”路径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该台风属于下列天气系统 。(1分)
⑵我国受台风影响的主要地区是 ,受台风影响的主要季节是 季。(2分)
⑶台风发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上,为何会向我国方向运动?(1分)
⑷图示台风登陆的浙闽地区纬度与青藏高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均气温差异却很大,分析思考并完成下表:(7分)
青藏高原 浙闽地区
年均气温
年太阳总辐射量
主要原因
⑸图上所示台风登陆的在区除受台风气象灾害的影响外,还受哪些气象灾害的影响?(2分)
38.(12分)读某日太阳光照地球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⑴ 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9时,那么图中A地的经度为 。(2分)
⑵ 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9时,而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则该地的经度是 。(2分)
⑶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的纬线有两条,它们的纬度是 和 。(2分)
⑷ 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途中因故在中国某机场(30°N)降落,则飞机飞行了 小时。(2分)
⑸ 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2分)
A.三江平原正在收割小麦
B.澳大利亚默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在剪羊毛
C.南极臭氧含量一年中达极小值
D.一艘载满石油的日本轮船在北印度洋上顺风顺水
2007届第1次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 ○ ○ ○ ○ ○ ○ ○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 ○ ○
36.略
37.⑴④
⑵东南沿海,夏秋
⑶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⑷
青藏高原 浙闽地区
年均气温 低 高
年太阳总辐射量 高 低
主要原因 海拔高 海拔低;阴天多
⑸寒潮,伏旱,梅雨。(答2项即可)
38.⑴105°W
⑵160°E
⑶0°,46°52′N
⑷10小时
⑸D
A
B
A
·
PAGE
第1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