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D A C B D D D A D B A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D C D B B D B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33.3%(1分)
(2)发展中国家(1分)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虚假城市化” 或“滞后城市化”(2分,答对2点以上得2分,答对1点不得分)
(3)A B C(1分,顺序不能颠倒)
27.(1)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土地荒漠化 D森林破坏 E石油污染(5分)
(2)工业生产及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硫氧化合物、氮氧化物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2分)
(3)海城周围为主要产油区,且为石油输出重要的海上航线(1分)
28.⑴B(1分) A(1分) 地形(2分) ⑵河流(2分) 有充足的水源供应、便利的水运条件(2分) ⑶半聚集(或半分散)(2分)
29.(1)D (2分) (2)北高南低 30千米(10分)
(3)污水处理厂、过境干道(4分)
(4) 不可行,飞机场附近噪声大,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2分)
30.(1) 工业生产活动 居民日常生活(2分)
(2) 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污染土壤、地下水和空气(2分)
(3) ①废弃物的资源化(如把垃圾做成建筑材料和肥料);②废弃物的减量化(如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③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如把废弃食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减少对土壤、大气的污染)(3分)
31.(1)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石油消费量高幅度增长,生产量低幅度增加,供需矛盾突出(1分)
(2)该海峡基本被美国和印尼等国控制;海盗猖獗,多国纷争不断;运费高 (答对2点以上得2分,答对1点不得分)
(3)有利于俄罗斯扩展石油出口市场;有利于日本石油来源的多样化,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提高日本在远东的影响力 (3分)
(4)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增加可采储量;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节油;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化;适度开发,均衡生产,降低石油的耗竭速度;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任答四点,言之有理均可,4分)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地理学科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均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在答题卷上答题时应用钢笔或圆珠笔.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山区的聚落特点为( )
A.规模大,较集中 B.规模小,较分散
C.规模小,但是比较集中 D.规模大,较分散
2.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 )
A.人口比重 B.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 D.城市经济
3.能节省市政建设投资的城市形态是( )
A.分散式 B.条带式 C.放射式 D.集中式
4.在城市化过程中( )
A.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读图,如果图中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为河流,完成5-6题:
5.图中属于河流支流的最有可能是( )
6.河流的流向最有可能为( )
A.自南向北流 B.自西北向东南流
C.自南向北,再折向东北流 D.自东北向西南,再折向南流
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如果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8.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
A.钢铁厂 B.造纸厂 C.印染厂 D.自来水厂
10.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的优点是( )
①便于车辆直接出入市区,避免在市内绕行 ②便于过路车辆进入市中心 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运输效益 ④减少穿过市中心的车辆,避免拥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功能区属于城市地域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
A.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B.商业区、文教区、行政区
C.工业区、行政区、商业区 D.文教区、行政区、住宅区
12.下列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分布区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横断山区 B.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C.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D.酸雨—四川盆地
13.下列不属于沿水而建的高档商务街区和滨水观光走廊的是( )
A.香港中环 B.北京王府井 C.上海外滩 D.芝加哥滨湖地区
下图是“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第14题。
14.②地选择居住地时,充分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15.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是( )
A.保护城市环境 B.明确城市性质 C.确定城市规模 D.确定城市总体布局
读下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7.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18.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右图中四个箭头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几个过程,
据此回答19-20题。
19.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哪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0.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赤 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严重后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带一些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
B.南极洲平均海拔将增加
C.加拿大农牧业区将扩大
D.上海、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将面临灾难
煤作为一种常规资源,随时代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有多种多样。读图,回答22—23题。
22.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 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A.② B.③ C.④ D.煤变油
读某地区图,回答24—25题。
24.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物种灭绝
25.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右图为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
(2)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 国家,这类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
(3)若该图表示西欧沿海某城市工业区的功能分区,则图中表示居民区、卫生隔离带和工业区的字母分别是 。
27.下图表示世界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石油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分布区,分析后回答。(8分)
(1)A地表示 分布地区,B地表示 分布地区,C地表示 分布地区,D地表示 分布地区,E地表示 分布地区。
(2)造成A地区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 ,造成B地区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 。
(3)E海域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28.下表是我国陕西省三大地区村落情况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地区 地形区 村落密度(个/km2) 村落平均人口(人/个)
A 汉中盆地 0.82 300~400
B 秦岭地区 0.53 <100
C 黄土高原 0.2 100~200
⑴A、B、C三个地区的村落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村落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其形成主要受
因素影响。
⑵A地区城镇一般沿 分布,其主要
原因是① 、
② 。
⑶B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为 型。
29.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该城市可能位于( )
A.洞庭湖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黄河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2)该城市城区的地势特点是 ,若图中环城绿化带的总长度为15厘米,则其实际长度为 千米。
(3)请指出该城市两处明显不合理的布局。 。
(4)若把乳牛场和蔬菜基地的位置对换,是否可行,为什么? 。
30.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垃圾约有l~1.5亿吨,目前处理垃圾的主要办法是运到城外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约2/3的城市已陷人垃圾的“包围”之中,约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可供堆放垃圾的场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城市垃圾主要来自 和 。
(2)目前城市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请列举2--3个例子。
(3)有人说:“城市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试分析采用图示的垃圾处理方法比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有哪些优越性。
31.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据国际能源结构分析,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80%依赖进口。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我国石油消费量50%将靠进口,未来10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仍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材料二 据报道,目前泰纳线二期工程设计勘察工作基本结束。俄石油运输公司计划在2005年10月将一期工程建设的方案提交政府,并计划2005年12月动工。根据这一方案,管道一期工程从泰舍特到俄中边境城市斯科沃罗季诺,年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预计2008年建成。
(1)请分析导致我国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
(2)我国目前从波斯湾进口石油最多,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石油生命线,但也是一条脆弱的运输通道,试说明原因。 。
(3)试分别评价泰纳线对俄罗斯、日本的重要意义。 。
(4)石油资源的供应紧张,将对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一谈你对此局面的应对措施。 。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第1页 共6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第2页 共6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第3页 共6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第4页 共6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第5页 共6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第6页 共6页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地理学科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 。(1分)
(2) ,(1分)
。(2分)
(3) 。(1分)
27.(1)A ,B ,C ,
D ,E 。(5分)
(2) , 。(2分)
(3) 。(1分)
28.⑴ ,(1分) ,(1分) 。(2分)
⑵ ,(2分)① ② 。(2分)
⑶ 。(2分)
29.(1)( )(2分)
(2) , 。(2分)
(3) 。(4分)
(4) 。(2分)
30.(1) 。(2分)
(2) 。(2分)
(3)
。(3分)
31.(1) 。(1分)
(2) 。(2分)
(3)
。(3分)
(4)
。(4分)
学校_________ 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
。。。。。。。。。。。。。。。。。。。装。。。。。。。。。。。。。。。。。。。。。。。。。。。。。。。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