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评价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评价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30 10:48:40

文档简介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评价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D 2.C 3.B 4.C 5.B 6.B 7.D
8.综合运用(6分)
(1)【故事会】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故事”,并简述故事情节。(2分)
答: 示例:韦编三绝:孔丘第一遍读《易》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
(2)【心情树】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2分)
答: 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理解您的担心,但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籍吧。 ?
(3)【辩论台】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写出反方辩词。(2分)
反方: 示例:“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而且,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所以,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持“书本阅读”。 ?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0分)
穿井得一人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 )     (2)求闻之若此( 消息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译文: 居住在国都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
1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分)
答: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
1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分)
答: 不要轻易相信传言,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在交际中,语言表达做到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3~17题。(15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皇帝看新装,自己受了骗还自欺欺人。 ?
14.第②段中“这可骇人听闻了”句中的“这”字指代什么?(2分)
答: “这”指代皇帝看不到织布机上的布料这件事。 ?
15.第④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的原因是什么呢?(3分)
答: 他们看不到布料的行为没有被揭穿。 ?
16.请谈一下第①段中“两位诚实的官员”中“诚实”这个词的表达效果。(3分)
答: “诚实”为褒词贬用,讽刺了那两个大臣并不是真正的诚实,刻画了他们善于阿谀奉承的嘴脸。(意思对即可) ?
17.所选语段对皇帝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由所选语段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答出两种即可)皇帝具有愚蠢、骄横、虚伪、自欺欺人的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
(三)(2018·广州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15分)
18.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答: ①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②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③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
④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
19.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3分)
答: (1)羊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护而不是作为保护者;(2)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3)逆来顺受、默默忍受而不会反抗;(4)无话可说,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没有张扬的个性。 ?
20.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轻蔑”一词表明这只羊对邻居给予的“好意”表示不屑并干脆拒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羊的独特个性,表明这只羊像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2)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搭”“伸着头”“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羊趴窗窥视房间的情景,表现了这只羊的聪明和神秘,表达了“我”面对这一番场景时绝望、惊诧的心情。 ?
21.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3分)
答: ①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借儿时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只体面的绵羊“其实是怎样的”,所以哪怕它最后又回归了所谓“一只羊的最后结局”,也让人们记住了这只羊曾经的高傲沉稳。②“一只羊其实怎样”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引发读者对主旨的思考,增加对身边生命的敬畏之心。③本文以“一只羊其实怎样”为题,以疑问的语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
22.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3分)
答: 宿命:在普通人眼中,一只羊的“宿命”就是逆来顺受地沉默长大,被卖掉,最终以肉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餐桌上。(或:羊的“宿命”是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同时被人们视为逆来顺受、柔弱的弱势群体。)理解:①从人物形象来看,羊无法摆脱宿命是它的结局,作者用羊悲剧性的结尾与其“不同凡响”的一生做对比,悲壮而震撼地突出这只羊的与众不同。②从主旨来看,警示着人们要打破对生命的那些约定俗成的偏见,放下俯视生命的傲慢。③借羊喻人,呼吁我们要永远做一个“不同凡响”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 ?
三、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生活:2025年新的超级电脑将初步具有人类思维的反应能力;2040年核能将成为人类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能源……对未来的展望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请根据以上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科幻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写“科幻故事”,要求作文内容要与科学、科技有关,且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齐备。故事发展过程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明。可以采用梦境引入的方式,也可在最后点明前文是对梦境的描述。写好此次作文还有关键的两点:写好细节,包括环境、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语言描写等;蕴含情感或哲理,或表达对科学的热爱与向往,或表达关爱地球、爱护太空等思想。 ?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评价检测试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钦差(qīn)  呈报(chénɡ) 随声附和(hé)
B.称职(chèn) 掺和(chān) 骇人听闻(ɡāi)
C.爵士(jüé) 炫耀(xuàn) 疲倦不堪(kān)
D.滑稽(jī) 妥当(tuǒ) 莽莽榛榛(mǎ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缥缈  御聘 头衔 爱慕虚荣  B.气概  闪烁 凯歌 神通广大
C.炫耀 镀金 陛下 兴高彩烈 D.勋章 精致 掺和 眉开眼笑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民主监督出真招,不做表面文章;参政议政建真言,不随声附和;反映社情民意吐真情,不回避矛盾。
B.在政府新一轮措施的作用下,现在的人们购买商品房时首当其冲考虑的是价格因素。
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D.天气预报说今天根本不会下雨,你让我带伞出门真是杞人忧天。
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2分) (   )
A.经济利益的驱动使越来越多的食品商贩抛弃了诚信经营的信条,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出现在市场。
B.2018年 12月4日上午,中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18年第24次集体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去年,杭州三小伙先盗窃后救人的感人事迹,到底该赏还是该罚,引起了网友热议。
D.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明天参观天水市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B.2019年1月3日,中国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与月球背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B.《天上的街市》一诗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和天上的街市是想象,后来又写到浅浅的天河和牛郎织女自由自在的生活是联想。
C.《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既是神,有非凡的能力;又有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
D.《伊索寓言》记载了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组是(2分) (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      ,      ,      。      ,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这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8.综合运用(6分)
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1)【故事会】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故事”,并简述故事情节。(2分)
答: ?? ?? ?? ?????(2)【心情树】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2分)
答: ?? ?
(3)【辩论台】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写出反方辩词。(2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方相信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
? ????????????????????????????? ?????????????????????????????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0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及其家穿井(   )     (2)求闻之若此(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译文: ?????????????????????????????
? ????????????????????????????? ?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
1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分)
答: ?????????????????????????????
1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分)
答: ????????????????????????????? ?????????????????????????????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3~17题。(15分)
①“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③“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④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选自《皇帝的新装》)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
14.第②段中“这可骇人听闻了”句中的“这”字指代什么?(2分)
答: ?????????????????????????????
15.第④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的原因是什么呢?(3分)
答: ?????????????????????????????
16.请谈一下第①段中“两位诚实的官员”中“诚实”这个词的表达效果。(3分)
答: ????????????????????????????? ?????????????????????????????
17.所选语段对皇帝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由所选语段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 ?????????????????????????????
(三)(2018·广州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15分)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诡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地怪诞。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2001年04期,有删改)
18.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答: ????????????????????????????? ????????????????????????????? ?????????????????????????????
?????????????????????????????
19.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3分)
答: ????????????????????????????? ????????????????????????????? ?????????????????????????????
20.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2)(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答: ????????????????????????????? ????????????????????????????? ????????????????????????????? ????????????????????????????? ????????????????????????????? ?????????????????????????????
21.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3分)
答: ????????????????????????????? ????????????????????????????? ????????????????????????????? ????????????????????????????? ????????????????????????????? ?????????????????????????????
22.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3分)
答: ????????????????????????????? ????????????????????????????? ????????????????????????????? ????????????????????????????? ????????????????????????????? ????????????????????????????? ?????????????????????????????
三、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生活:2025年新的超级电脑将初步具有人类思维的反应能力;2040年核能将成为人类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能源……对未来的展望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请根据以上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科幻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