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复习旧知
政治:实行“推恩令”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专卖。
军事:北击匈奴
1、我能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史实。
2、我会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
3、我能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学习指导
西域的地理概念
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
背景、时间、目的、结果意义(两次)
西域都护的设置:
时间、意义
陆上丝绸之路:经过
海上丝绸之路:经过
张骞通西域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班超经营西域
[qiān]
西域指的是哪里?
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背景: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历史时期 关 系
战国时期
秦朝时期
汉高祖时期
战:匈奴南下黄河流域掠夺
战:北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和:汉向匈奴和亲,开放关市,以求安宁
汉武帝时期 ?
01
张骞通西域
一. 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出发
时间
结果
意义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没达到目的,但是有一定成果的。
了解西域的具体情况,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基。
发展与西域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119年
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促进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 张骞通西域
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地此次友好往来。
阅读P69“材料研读”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张骞拥有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我们应该在学习上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报效祖国。
阅读P68“问题思考”想一想:张骞被两次扣留,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02
丝绸之路
中国丝织业的发展
秦汉时期与匈奴关系的变化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实力进入鼎盛时期
丝路开通的前提条件
陆上丝绸之路
A
海上丝绸之路
B
二. 丝绸之路
一. 张骞通西域
联系:张骞通西域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万世如意锦实袷袍
(东汉 ,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古城出土)
为什么这条路被成为“丝绸之路”?
14
西域传来的有:
中原王朝外传的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可见,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意义?
黄瓜(胡瓜)
蚕豆(胡豆)
胡琴
核桃
胡椒
汗血宝马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印度洋沿岸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有什么联系?
长安
玉门关
阳关
西域
大月氏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
西亚
欧洲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答: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域都护
三. 对西域的管理
03
丝路精神
丝路精神
互学互鉴
通商易
货之道
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
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
知识交
流之路
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
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
沿着古丝绸之路
互利共赢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
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
阿拉木图、撒马尔罕、长安等重镇和苏尔港、广州等良港兴旺发达
罗马、安息、贵霜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
互
利
共
赢
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