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十几减8、7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十几减8、7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30 20:4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一数下:十几减8、7 教科书第5-6页例2及“想想做做”第1-5题




1.使学生能结合问题情境并利用具体操作探究、交流算法,认识十几减8、7的一些不同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学会“想加算减”的方法,能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口算十几减8、7的得数。
2.使学生经历运用已有认识和经验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由直观到抽象算法的思维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十几减8、7的口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交流和认识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主动探索意识,初步形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同时能体会数学内部的联系,并体验学习的成功。
教学重点
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与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8、7的算理与不同算法
教学准备
师生同时准备小棒;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十几减8、7的口算卡片。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修改
环节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十几减9的口算,指名口答并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你能按顺序说出8加几得十几的全部算式吗?7加几得十几的呢?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加减法的口算,是因为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8、7加几,又学习了十几减9的口算,这都是本节课的基础,这样安排可以激活学生的原有认识,又为后面做了铺垫。】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1. 认识十几减8、7的一些不同的口算方法。2.正确口算得数。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1.理解题意,提问:哪位小朋友能用三句话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列算式,教师板书:15-8=
2.探究算法,引导:15-8可以怎样算出来?同位互相说说,用小棒摆摆。交流: 哪位小朋友来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3.教师演示、启发:左边先摆8根,右边接着数下去摆满15根。这样操作怎样想得数?交流并板书:8+()=15 15-8=7
4.说明:这种算法我们叫它——(想加算减,板书)。
学生书上完成,看看单位。
5.回顾过程,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探究过程主要是让孩子自己通过动手摆,由具体到抽象,利用已有经验和认识主动参与算法的思考,接着通过直观演示,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安排既学会算法,又体验加减法内在联系。】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6.学习“试一试”。提问:你能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口算减7吗?出示。
提问:两道题得数多少?各是怎样算的?适时板书并小结。
环节五、组织练习,巩固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先圈圈、算算,说说怎样想的得数。
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用三句话说说每幅图意和算式,独做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第3题引导:看每组算式有怎样的联系?想想填填。交流提问:练习后你觉得十几减8、7都可以怎样算并小结。
第4题:你能快速算出得数吗?学生填写交流。
4.做第5题。学生明白题意并按顺序分别减7、8,说得数。
环节五、课堂检测
13-8 13-7 12-8 15-8 16-7 16-9 14-7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检测学习效果。
环节六:反馈小结
想想你在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有哪些收获?
●课外阅读资料: ●课外拓展练习: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苏教版数学备课手册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
15-8=7
(1)15-5=10 10-3=7
(2)10-8=2 2+5=7
(3) 8+(7)=15 15-8=7 → 想加算减
15-7=8 13-7=6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