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吃得好吗
2.1我们吃什么
累计课时数5-6
教学目的:
1、初步训练学生分成小组、推选组长、小组分工等计划与组织的能力。
2、学习给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了解食物的基本种类。
3、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训练学生分成小组、推选组长、小组分工等计划与组织的能力。
教学用具:
食物分类表、一些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3分钟)
(一)设置情景 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早上(上午)你吃的什么饭或其它食物。
(学生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面包、牛奶、馍、面条、青菜、豆角、鸡腿……)
同学们吃的食物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新课:1、我们吃什么。(师板书课题)
(二)提出疑问 出示自学提示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吃下去的东西到哪儿去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有多少类呢?……)(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我们这一节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看书7-10页,解决以下问题:
1、我们平时都吃些什么?
2、这些食物可分几类?怎样分类?按什么要求分类。
二、解疑合探(16分钟)
(一)自学汇报。
多找几个学生说说、看看都是怎样分类的。这么多分类的方法,下面我们分成小组,集体探究再进行一次分类。
(二)分组集体分类
1、分类前准备
(1)给学生分组
(2)推选组长
(3)学生讨论
(4)设计分类表格
2、给食物分类
(1)小组合作
(2)组长组织、记录
(3)汇报
(三)、回顾所提疑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你认为大家对食物的分类方法合理吗?还有其它看法吗?还有什么其它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四、运用拓展(6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调查你平时吃的带包装的食品中,有哪些添加剂?
例如:纯净水、酸酸乳、方便面、、、、、、
3、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
板书设计:
2.1吃得好吗
食物分类
种类
食物名称
肉类
猪肉、牛肉、鸡肉、鱼、、、、、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