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鱼儿生活得好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鱼儿生活得好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30 11:4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鱼儿生活得好吗
累计课时数15-16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交流与汇报前的计划与组织能力。
2、了解水污染的形成和对人类的危害。
3、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
4、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认识水污染的形成和危害,汇报交流考察过程中的收获。
教学准备:
考察统计表、污染源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一)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某小河,小河里的鱼儿生活得好吗?这节课我们来说一说考察中的发现,看看鱼儿到底生活得好吗?
(二)板书课题,依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提出问题)、、、、、、(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师归纳总结,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在考察活动中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以下问题,在解决问题以前呢,我们小组要一起商议,做好在班里展示和交流的准备,请看自探提示:
①探访鱼儿的家时发现了什么?这条河的污染物有哪些?污染源在哪里?
②鱼儿生活得好吗?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③水被污染后对人类会产生哪些危害?
(四)自学课本29-31页。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自学汇报、交流(逐题解决,差生回答,中等生评价、补充,优等生评价)。
1、塑料、泡沫、人畜粪便、黑黑的污水等。
2、污染来自行人和工厂。鱼儿会生病,
3、人吃了病鱼和污水会影响健康直至死亡。因此,鱼儿生活得不太好。
(二)小组合作完成考察统计表、污染源统计表
(三)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解决。
(四)回顾所提疑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对本节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及其它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生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
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
(1)思考:水被污染后会产生哪些危害?
(2)课外调查
①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水污染现象?污染物是什么?污染源在哪里?
②查阅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对水生物的危害的资料。
3、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指几名学生回答,其他生补充)
板书设计:
 
3.2 鱼儿生活得好吗
塑料、泡沫
人畜粪便        鱼儿会生病,人吃了病鱼和污水
黑黑的污水――工厂   会影响健康直至死亡。
鱼儿生活得不太好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