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饮料瓶与环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饮料瓶与环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30 11:4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饮料瓶与环境
累计课时数37-3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2、使学生能独立制定个人研究计划,并实施计划。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经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乱扔饮料瓶对环境的危害,制定书面研究计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调查,信息收集和实验。
教学准备:
有关饮料瓶对环境污染的文章、数据、图片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1分钟)
1、谈话导入:全世界的人每天要喝数不清的饮料,那么多空饮料瓶都到哪儿去了?(指名说说:有的人卖废品了,还有很多被随手扔掉了)
2、投影出示饮料瓶污染环境的数据、图片,激发学生对研究乱扔饮料瓶的危害产生浓厚兴趣。(板书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指名提问题)
(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4、同学们提的问题真不少,有些先存入“问题银行”,这节课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⑴乱扔饮料瓶对环境和人类有哪些危害?
⑵通过哪些方法来研究饮料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⑶应怎样正确处理空饮料瓶?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师及时评价。
2、引导学生制定个人书面研究计划,把研究工具与材料、方法与步骤写具体。
3、在组内讨论交流:你准备用哪些方法来实施计划?(观察、查阅资料、请教大人、做实验、调查等)
4、调查统计全班同学每天使用各种饮料瓶的数量以及空饮料瓶的去向,分组讨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空饮料瓶?将自己研究的结果,写成研究报告,在全班展示交流。
5、回顾所设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对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不懂的地方?还想提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我当小老师:用不同题型自编题目考考同桌,展示你认为有价值、有新意的题目,请全班同学做一做。
2、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时选用。
⑴举例说说乱扔饮料瓶对土壤、水质、动植物和人类分别有什么危害?
⑵选择:正确处理空饮料瓶的方法有( )
A、扔进“不可回收”类垃圾桶;B、随手扔掉;
C、卖给废品收购站; D、制作成手工艺品。
3、阅读83页“科学自助餐”,了解巧用废饮料瓶的方法,再想想还有其它方法吗?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巧,评出“小小智多星”(如装洗衣粉、制作笔筒,花篮等)。
4、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板书设计:
6、3饮料瓶与环境
危害:污染水源、土壤、制造垃圾,影响人和动植物健康。
研究方法:观察、查资料、请教大人、实验、调查
正确处理方法:卖废品、制成手工艺品或实用工具等。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