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相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领域里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完成“设计 应用”领域所设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学习和手工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生活用品的经验和基本技巧。相框对于孩子也不陌生,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多欣赏一些形式多样的相框,开拓眼界,从而更好的设计出作品。
教学目标
1.了解相框制作的相关知识,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2.引导学生探究设计方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重 点:
材料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设计。
难 点:
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准备
师:示范作品、课件等。
生 :纸板、卡纸、双面胶、废旧物品等。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教案
实践修改
导入新课
1.欣赏、回答问题。
导入学生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照片变得更漂亮呢?
学生回答: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请学生欣赏教师带来的造型、材质各异的相框。
2.展示图片,观察分析
你能发现这些小相框有什么不同吗?
材料、造型、装饰、色彩、支架等方面不同。
3.小组研究:
(1)分四组讨论研究相框相关设计情况。
教学环节
预设教案
实践修改
探究新知
A.材料
B.造型与色彩
C.装饰
D.支架和背板
教师总结板书:外框、背板、支架
4.设计意图:
a.利用大量图片信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b.启发思考,引导分析,自主探究,帮助学生突破如何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这一教学难点。
5.思维训练: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尝试。
5.欣赏作品、总结设计要素
教师总结板书:新颖、美观、实用
艺术实践
1、小组合作:(2人组)
2、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设计更新颖,谁的制作更精细。
3、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 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
(3)请保持教室清洁,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播音乐,创氛围)
教师巡视,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新颖的学生作品,以相互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
展示评价
1、小组互评:
(1).说一说,他们作品的优点。
(2).提一提,你给他们的建议。
可以从(材料、造型、装饰、色彩等)四个方面说。
课堂小结
同学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取决于生活,我们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可以去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出许多独特而富有创意的东西,争做一名热爱环保的小制作家。
布置任务
找更特别的材料,自制更特别的相框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造型:新颖、美观、实用 结构:外框、背板、支架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设计课,要充分发挥学生动手的能力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动手中感受美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设计时节,我适时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如先择自己喜欢的照片,选择自已合得来的学习伙伴,这样都有利于激发孩子创造激情。??课堂上,我注重合理使用评价语及评价方法,这样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之处是对于制作中应注意的色彩搭配及支架的制作指导不够,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