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书中第8页的计算中,教材把口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既有利于加强口算和笔算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的计算中,当某一步能用口算时可直接用口算,不必写出竖式。这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学情分析:
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励学生口算,将两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其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试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出示卡片)
13+25= 47-21= 10+20+30= 40-10-20=
要求:先读算式,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算完后,引出今天课题,如果里面既有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加减混合的知识。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出示第8页例题。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到商店买东西。下面我们到动物园中小猴子玩具店里走一走,看一看哪里有什么!
师:从图中你看到什么事情?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交流,会说道:
●小猴说商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
●小羊到小猴玩具店买皮球,它要买20个皮球。
师:玩具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要买20个皮球,请同学们帮小猴算一算:还剩多少个皮球?解答这个问题,要先算出玩具店两种皮球的个数,所以这是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你会解答吗?试一试?
巡视了解学生有那几种列式方法,为交流活动做准备。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1)18+23=41(个)
41-22=19(个)
(2)18+23-22
=41-22
=19(个)
用竖式计算
●脱式计算
●第(2)种方法如果出现,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到的,学生说出根据连加脱式的方法算的,教师要给予特别表扬,然后,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教师是给运算顺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教师结合第(1)种分布计算介绍。
●用竖式计算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结合脱式计算并介绍。
师:上面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不管哪种方法,最后都要写出完整的答语。
教师写答语,边写边说明。
师:刚才,我们帮助小猴解决了问题,还学会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现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如果小羊只买22个花皮球,解答还剩多少个皮球的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可以先算23个花皮球卖掉22个还剩1个,再加18个白皮球。列式:23-22+18=19(个)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大家掌握的怎么样呢?
(二)教师总结:
书写竖式注意:1.题目要抄正确2.数位要对齐,符号也要对齐
加法进位、减法借位都要标明4.横式上别忘了写计算结果。
书写脱式注意:1.等号要对齐,并且写在左前面2.要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现在,同学们自己完成课本第8页“试一试”的4道题,前两道用竖式,后两道用脱式。
学生算完后,全班交流。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然后大家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师生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书写竖式注意:1.题目要抄正确2.数位要对齐,符号也要对齐
加法进位、减法借位都要标明4.横式上别忘了写计算结果。
书写脱式注意:1.等号要对齐,并且写在左前面2.要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运算
(1)18+23=41(个)(2)18+23-22
41-22=19(个) =41-22
=19(个)
(3) 用竖式计算
18+23-22=19(个)
答:还剩下19个皮球。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本节课最大的的特点是“老师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计算,放手让学生自己讲解算法。效果还可以。练习有坡度。我改变了以往计算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使内容生活化,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解答问题。这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在情境中探索新知,并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学生乐想、善思、敢说,自由地思考、实践、计算。
感觉不足的有:学生课堂气氛不活跃。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在参与教学,但是有个别学生走神,而且学生还有拉长腔的毛病。总是觉得学生大了,不再注重物资奖励了,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是时刻要注意的事。
另外我也有一点感触,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