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对剪花样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
教材分析
对剪剪纸是一种制作比较方便的剪纸方法。它的特点是用折叠方法构图、造型,风格均匀。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剪出各种对称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剪出各种连续的花边,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折叠剪纸” “花边剪纸”。
对剪剪纸与单剪剪纸的制作过程与技法基本相同,也包括起稿、钉纸、剪抠、贴裱四个步骤。对剪剪纸是在折叠好的单元上起稿、钉纸、剪抠,因此,首先要折叠。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塑造性强,想象力丰富。学习兴趣较浓,课堂常规,学习习惯都很优秀,课堂教学较好。学生能够进行美术造型手段的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蜡笔、水彩笔、水彩颜料、橡皮泥等等,学生初步接触各种表现方法,兴趣浓厚。我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发现有个性的独特的作品。二年级的学生在表现过程中,主观意识不强,随意的表现较多。对于自己的作品保存不好,有时课内看到很棒的作业,交上来就面目全非了。部分学生时常不能带齐学具,课堂上借用工具,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课上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结构,动手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完成制作造型,利于知识拓展和本节课的新授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蝴蝶导入新课—对折剪概念渗透—学生欣赏作品—启发构思—作业要求—作业展示—互评作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在欣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折、剪的方法。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折剪的乐趣。
难点
独立面对创作题材,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利用对折剪概念制作造型。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蝴蝶和生活实物的方法导入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兴趣点,开阔思路,教师的方法讲解启发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开始无拘无束的完成作业。欣赏学生作品和互评作业环节可以让学生提高想象力开阔思维的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分钟
4分钟
10分钟
3分钟
导入,欣赏现实、剪纸中的脸谱挂饰和、蝴蝶形象(课件播放)
请大家观察这件挂饰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生:剪纸
出示剪纸作品进行欣赏,简单介绍剪纸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引出课题《对剪花样》板书
出示课件:观察脸谱单个图案有什么特点?生:左右一样,也就是对称。
生活中有哪些图案是对称的?(出示千手观音等图片进行分析)
小结:图案具有对称,重复的特点,有一种重复的美感。以轴线为准把图像分成两个相同的图案。于是我们可以用一个方法来仿造生活中的现象那就是对称剪。
对称剪概念:剪前先把纸对折,然后剪出半个图形,展开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对称的、完整的图形。对剪剪纸是一种制作比较方便的剪纸方法。它的特点是用折叠方法构图、造型,风格均匀。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剪出各种对称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剪出各种连续的花边,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折叠剪纸” “花边剪纸”。
请一位同学上台尝试一下对称剪,并说说感受。
二、欣赏作品:
1、引导学生欣赏其它设计师的作品,并说出优点,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来欣赏。
提问:这只蝴蝶身上都有哪些花纹?
欣赏不同造型蝴蝶的剪法总结出月牙剪、毛毛剪得特点。
知识拓展:利用这些装饰手段还可以制作各种图案(小兔、人物)
三、教师示范:
对称剪蝴蝶并总结:(1)折 (2)剪(板书)
讲解注意事项: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把握好那条是剪纸的轴线。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1.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伤到 手。
2.要做到干净整洁。
四.展示作品
将剪好的作品放在桌上面,欣赏展示。
评出最有特色的剪纸形式。
让学生自己讲讲剪纸的体会。
(展示图片)?拓展:课下同学们要多做练习可以剪出有趣好看的图形。
?
探究分析:对称造型的特点。
学生探索?:用纸对折的过程。分清楚哪条边是做剪纸的轴线。(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发散思维,培养观察能力。在欣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学习对称剪的表现方法,进一步认识对折的用途。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
我们已经学习了对折剪表现方法,很多同学已经想好怎样完成你想象中的美丽图形了,就我们为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吧!
布置作业
1、利用对折剪的方法对折你要用的彩纸。
2、用铅笔画出你要剪出的图形。
3、剪出画好的图形并展开粘贴在作业本上。
4、用剪刀时注意身边同学安全。
板书设计
8、《对剪花样》
1、对折剪:
2、折、剪
3、月牙剪、毛毛剪
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的需要,本课我采取了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较顺畅,学生积极性高,作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节课有一些难忘的瞬间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大家通常学习对折剪的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去尝试,但是有个孩子告诉我她认为轴线可以多种多样的对折。可见现在的孩子知道的很多。这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但是还有不足之处就是孩子把握形状大小和比例方面欠缺思考。如果下回我新授这节课我一定多注意孩子比例问题的解决,会通过分析作品让学生感受位置的重要性。通过课后和孩子及老师们的交流我感觉这节课的结构上还有待调整。时间把握上再注意控制,语言再简练和抓住重点来有序的进行教学。在评价的环节领导们给予了肯定,但是最好再有些必要的小结,这样可以更好的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以上是我这节课的一些想法,今后我会全方位的思考在背学生方面多下功夫为上好每一节课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