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Ⅰ
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仔细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答案:D
2.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发现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不稳定,其原因可能是( )
A.交流电压不稳定
B.永久磁铁磁性太弱
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有偏离
答案:C
3.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使用气垫导轨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噪声 B.减小滑块速度
C.增加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答案:D
4.如图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0.02 s,且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已知sⅠ=1.2 cm,sⅡ=2.4 cm,sⅢ=3.6 cm,sⅣ=4.8 cm,sⅤ=6.0 cm,则计数点3的速度v3等于( )
A.0.30 m/s B.0.42 m/s
C.0.54 m/s D.0.18 m/s
答案:B
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器材中需要用到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D.秒表
答案:A
6.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源,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
C [T=0.02 s,共打出N个点,则就有(N-1)个时间间隔,则t=(N-1)T.]
7.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
B [若纸带做匀速运动,则纸带上打的点应是间隔均匀的,故选B.]
8.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所打的一系列点,如图所示,各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分别为sⅠ、sⅡ、sⅢ,…,则下面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sⅡ-sⅠ=aT2 B.sⅢ-sⅠ=2aT2
C.sⅡ-sⅠ=sⅢ-sⅡ D.sⅢ-sⅡ=
D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恒量,即Δs=aT2.对应于该题有sⅡ-sⅠ=sⅢ-sⅡ=aT2,而sⅢ-sⅠ=sⅢ-sⅡ+sⅡ-sⅠ=2aT2.所以A、B、C均正确,只有D错误.]
9.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橡皮筋的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B [橡皮筋所做功等于橡皮筋所释放的弹性势能,但无法直接测量,橡皮筋的条数成倍增加,弹性势能也会成倍增加,即功成倍增加,但橡皮筋只是在释放弹性势能的一段才做功,故A、C选项错,B选项对;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当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时,功变为原来的4倍,故D选项错.]
10.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使用的电源应是( )
A.220 V的交流电源
B.220 V的直流电源
C.6 V以下的交流电源
D.6 V以下的直流电源
A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 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源,A项正确.]
1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则通过对纸带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如果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求出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D.如果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就可以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
答案:C
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备用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带铁夹的铁架台,还需要的器材是( )
A.弹簧秤 B.天平
C.秒表 D.重锤
答案:D
1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绳尽可能与木板平行,以确保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不变
B.开始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尽量远离打点计时器
C.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长约50 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D.要防止砝码落地时撞坏以及小车跟定滑轮相撞
B [开始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运动空间.]
14.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 [图象的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B正确,C错误.图象不过原点,D错误.]
1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除铁架台、铁夹、学生电源、纸带和重物外,还需选用下述仪器中的哪几种?( )
A.秒表 B.刻度尺、天平
C.天平 D.打点计时器、刻度尺
答案:D
二、单项选择题Ⅱ
16.由“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结论,可知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成正比,则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力推桌子却没有推动是因为( )
A.这一实验结论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
D.推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所以原来静止仍静止
D [推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所以原来静止仍静止.]
17.某实验小组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砝码.当小木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砝码盘时,释放小木块,小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要完成该项实验,下列实验器材要用到的是( )
A.传感器 B.刻度尺
C.秒表 D.弹簧秤
B [刻度尺来测量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
1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的( )
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
B.使橡皮条在某方向上伸长到某一长度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答案:B
19.某同学用刻度尺正确测量铅笔长度,结果为16.34 cm.由此可知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D [刻度尺的读数要估读.“3”是精确度,单位是毫米.]
20.“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除方木板、量角器、三角板、两只弹簧测力计、橡皮条、铅笔、刻度尺、几个图钉外,还需要( )
A.白纸、细线 B.白纸、打点计时器
C.细线、打点计时器 D.不需要
A [根据实验要求易得还需要白纸和细线.]
21.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效果相同
B.实验中不必记录两分力的方向
C.实验中必须记录两分力的方向
D.实验中必须记录橡皮筋端点最终被拉到的位置
B [本实验要研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把第一次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看成与第二次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时,F1、F2和F才构成分力和合力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用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这个形变包括伸长量和伸长方向两项,伸长量反映橡皮筋所受合力的大小,伸长方向反映橡皮筋所受合力的方向,仅用其中的一项不能完整表示出力的作用效果.]
22.下列不是用于“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的器材的有( )
A.秒表 B.砝码
C.天平 D.打点计时器
A [打点计时器本身就记录了时间,所以不需要秒表.]
23.一实验小组要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改变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打出不同的纸带进行分析
B.应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变,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打出不同的纸带进行分析
C.应选取纸带上点迹间隔均匀的一段进行测量,以求出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D.实验中将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使重力分力平衡掉小车和纸带受到的摩擦力,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答案:A
24.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均为50 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依次为s1、s2、s3.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 m/s2)( )
A.61.0 mm,65.8 mm,70.7 mm
B.41.2 mm,45.1 mm,53.0 mm
C.49.6 mm,53.5 mm,57.3 mm
D.60.5 mm,61.0 mm,60.0 mm
C [由于纸带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可认为相等,故B、D错误.根据Δs=gT2得,相邻两点的距离Δs=9.791 m/s2×(0.02 s)2=3.9 mm,故答案为C.]
25.(2019·武清学测模拟)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W-v图.如图甲,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W-v2图,如图乙.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
甲 乙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A [根据甲图,得到W=axn,式子中a为常系数,n为指数.当n=1时,图线为直线;当n<1时,图线向下弯曲;当n>1时,图线向上弯曲.甲图图线向上弯曲,故表达式W=avn中n为大于1的任意数值,而乙图中,W与v2成正比.]
三、多项选择题
26.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小因纸带受到摩擦力而产生的误差的是( )
A.改用直流6 V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折皱的纸带
D.纸带理顺推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CD [实验用的是交流电源;电压太低,打点计时器可能不工作.]
27.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答案:AC
28.将电源和电流表与光敏电阻Rt的两端相连,形成串联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t包裹起来,则电流变大
B.若用手电筒光照射Rt,则电流变小
C.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t包裹起来,则电流变小
D.若用手电筒光照射Rt,则电流变大
CD [光敏电阻受光照越强,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所以将Rt包裹起来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反之电流变大.]
29.如图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
A.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C.实验中必须记录两分力的夹角
D.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BD [题中用O点所到达的位置代表合力的大小,属于等效替代法.实验中只需沿着OB、OC方向描出分力的方向和大小,不需记录两分力的夹角.实验中如果弹簧测力计的力不与木板平行,橡皮条AO的伸长将大于平行于木板时的伸长,使合力发生了变化.本实验中需保持合力大小不变.故正确选项为B、D.]
3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则下列利用此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时,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摩擦阻力的影响
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小车的加速度a随质量M变化的a-M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不需要调整滑轮高度,不用管细线与木板是否平行
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