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0-31 10:00:22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原卷)
一、单选题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
A. 水源条件 B. 光照条件 C. 地形条件 D. 科技条件
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贝贝旅行的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 B. 贝贝在出发地看到了美景——小桥流水人家 C. 贝贝经过的地区能看到大片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 D. 贝贝由东向西欣赏了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景观
读乐乐游览线路图,回答问题。
乐乐发出的下列微博信息,正确的是( )
A. 沿线路①领略了天山热带雨林风光的美丽 B. 沿线路②看到了西耕东牧的差异 C. 沿线路③看到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 D. 沿路线④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青稞飘香
下列博文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 B. 乙地的采茶歌曲委婉动听 C. 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D. 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
下列是描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的语句,其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B. 黄土地、黑土地,火炕、窑洞、马车 C. 鱼儿肥、莲藕壮,船儿穿梭运输忙 D. 青稞酒,酥油茶,牦牛,布达拉宫
图1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福建某班级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图2是他们在微信群中的聊天记录。读图完成问题。
/
/
图1中甲、乙区域分界线附近的山脉是( )
A. 天山 B. 阴山 C. 南岭 D. 秦岭
福建省属于图1中的(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四位同学描述的特征与图1中的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 小华—甲 B. 小明—乙 C. 小龙—丙 D. 小玲—丁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  )
A. 冬季风 B. 夏季风 C. 偏北风 D. 偏南风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区域②景观的是()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如图为一条旅游线路,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线路特色词句的是(  )
A. 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慢走在山间 B. 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 C. 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 D. 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
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以灌溉农业为主,其中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A.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B. 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 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读“西北某地全年气温、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图反映了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A. 干旱 B. 高寒 C. 湿热 D. 冷湿
西北地区最适合的农业生产是 ( )
A. 水稻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淡水渔业 D. 热带水果种植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水源 C. 光照 D. 科技
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 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吊脚楼 B. 南北方降水差异大——南船北马 C.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藏袍 D. 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肉、奶制品
2017年7月15日,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G7)全线贯通。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
G7高速在北京和新疆之间,自东向西依次途经
A. ?晋、陕、内蒙古、宁????? ?????? B. ?冀、晋、陕、甘、宁 C. ?冀、晋、内蒙古、甘??????????? D. ?甘、内蒙古、晋、冀
G7高速被自驾“驴友”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沿途将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影响以上风光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纬度 D. ?海拔
二、综合题
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
(1)河流①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和少量山地降水;河流②是________,根据气候资料,其主汛期出现的季节是________。
(2)甲、乙两地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其中甲地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甲地在农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乙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相比南方其生产粮食最大不足是________。
(4)甲地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的最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5)乙地是重工业基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资源有________和________。
(6)乙地区地表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________。(选择填空)
A.三山夹两盆???B.中高周低
C.地表平坦???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读图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图2“我国四大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1中,①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②地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
(2)图1中,②处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④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造成①④⑤三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大致以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呈现出“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图2中A是_________牧区(填名称),C、D两个牧区共同的优良畜种是_________(该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l)连云港濒临______(海);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的铁路线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______平原、______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2)与连云港相比,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______;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3)陇海铁路线途经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 (4)乌鲁木齐所在省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适合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
读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突出区域特征是______. (2)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______,甲地的典型景观对应A、B、C中的______.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______和______两大牧区.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和______,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5)丙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属于典型的______气候,制约本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这里生产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______. (6)西气东输工程将丙区域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带来的好处有______(双项选择). A.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 C.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
人教版八下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解析卷)
一、单选题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又有重重山脉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由此判断,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①。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
A. 水源条件 B. 光照条件 C. 地形条件 D. 科技条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主要位于非季风区,干旱是本地区的自然特征,所以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源。故选A。
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贝贝旅行的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 B. 贝贝在出发地看到了美景——小桥流水人家 C. 贝贝经过的地区能看到大片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 D. 贝贝由东向西欣赏了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景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贝贝的骑行是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东部到达新疆的乌鲁木齐。
A.读图分析可知,贝贝骑行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故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小桥流水人家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真实写照,故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贝贝经过的内蒙古草原地区能看到大片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故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 D.贝贝从东到西应该看到的自然景观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读乐乐游览线路图,回答问题。
乐乐发出的下列微博信息,正确的是( )
A. 沿线路①领略了天山热带雨林风光的美丽 B. 沿线路②看到了西耕东牧的差异 C. 沿线路③看到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 D. 沿路线④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青稞飘香
下列博文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 B. 乙地的采茶歌曲委婉动听 C. 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D. 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可知:线路①经过的天山不会看到热带雨林风光,故A错误;沿线路②东西降水差异大,有了东耕西牧的差异,故B错误;线路③经过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故C正确;路线④自北向南经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没有经过青藏地区,不会看到青稞,故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江南水乡,呈现出小桥流水的景象;乙地位于黄土高原,信天游委婉动听;丙地位于青藏高原,冰川广布,牦牛成群;丁地位于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新疆的烤全羊味道纯正。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下列是描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的语句,其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B. 黄土地、黑土地,火炕、窑洞、马车 C. 鱼儿肥、莲藕壮,船儿穿梭运输忙 D. 青稞酒,酥油茶,牦牛,布达拉宫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由题目中的词语可知,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草原,A错;B黄土地、黑土地,火炕、窑洞、马车描述的是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生产、生活,B对;鱼儿肥、莲藕壮,船儿穿梭运输忙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居民生活,C错;青稞酒,酥油茶,牦牛,布达拉宫描述的是青藏地区,D错。故选B。
图1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福建某班级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图2是他们在微信群中的聊天记录。读图完成问题。
/
/
图1中甲、乙区域分界线附近的山脉是( )
A. 天山 B. 阴山 C. 南岭 D. 秦岭
福建省属于图1中的(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四位同学描述的特征与图1中的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 小华—甲 B. 小明—乙 C. 小龙—丙 D. 小玲—丁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一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读图1可知,甲是我国的北方地区,乙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丙是我国的西北地区,丁是我国的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附近的山脉是秦岭。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考查福建省所属的地理区域。福建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读图1可知,甲是我国的北方地区,乙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丙是我国的西北地区,丁是我国的青藏地区。那么福建省属于图1中的乙区域。ACD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读图2可知,小华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小明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小龙描述的是我国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小玲描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图1分析,四位同学描述的特征,小明描述的地理特征与图1中的区域搭配正确。ACD错误,B正确。故选B。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答案】C
【解析】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西北地区,主要是海陆因素造成的。 故选:C。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源不足.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  )
A. 冬季风 B. 夏季风 C. 偏北风 D. 偏南风
【答案】B
【解析】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凉州”系今甘肃武威市,“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 故选: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 考查夏季风对我国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让学生描述区域景观,下列诗句不符合区域②景观的是()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我国大致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四大地理区域。由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可知,图中①代表的是北方地区,②代表的是南方地区,③代表的是西北地区,④代表的是青藏地区。由题意可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述的都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ACD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B错。故选B。
如图为一条旅游线路,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线路特色词句的是(  )
A. 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慢走在山间 B. 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 C. 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 D. 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
【答案】B
【解析】解:图中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只有150毫米左右,地表以半荒漠和荒漠为主。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河西走廊绿洲处处,农业发达,以小麦、玉米、马铃薯、谷子、胡麻等的生产为主,是西北著名的粮仓。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城市,都是建立在河西走廊串珠状的绿洲之上。 故选:B。 如图甘肃省南倚青藏高原,北连内蒙古高原,东部是起伏较大的黄土高原,西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与龙首山、合黎山之间为著名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以灌溉农业为主,其中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A.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B. 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 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黄河在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冲积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大平原利用黄河水灌溉,瓜果粮棉产量丰富,形成了“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高山山麓地带的冲击平原上,主要利用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选A。
读“西北某地全年气温、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图反映了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A. 干旱 B. 高寒 C. 湿热 D. 冷湿
西北地区最适合的农业生产是 ( )
A. 水稻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淡水渔业 D. 热带水果种植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水源 C. 光照 D. 科技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悉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西北某地全年气温、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西北地区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最适合的农业生产部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悉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西北地区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适宜发展畜牧业。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
【分析】 ?本题考查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悉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西北地区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旱,必须有灌溉水源才能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 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吊脚楼 B. 南北方降水差异大——南船北马 C. 青藏高原日温差大——藏袍 D. 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肉、奶制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南北方降水差异大,南北方的传统交通方式是南船北马,青藏高原日温差大,人们穿藏袍以适应其气候特征,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人们喜食肉、奶。故BCD对,吊脚楼是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地区的民居,通风凉爽防潮,故A错。故选A。
2017年7月15日,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G7)全线贯通。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
G7高速在北京和新疆之间,自东向西依次途经
A. ?晋、陕、内蒙古、宁????? ?????? B. ?冀、晋、陕、甘、宁 C. ?冀、晋、内蒙古、甘??????????? D. ?甘、内蒙古、晋、冀
G7高速被自驾“驴友”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沿途将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影响以上风光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纬度 D. ?海拔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各省区的轮廓、简称,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各省区的轮廓、简称即可。 【解答】 ?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分析可知,G7高速在北京和新疆之间,自东向西依次途经是: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简称分别是冀、晋、内蒙古、甘或陇。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及其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及其形成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北京到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贯穿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由于降水越来越少,沿途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所以人们才可以看到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等等不同的自然景观。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题
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
(1)河流①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和少量山地降水;河流②是________,根据气候资料,其主汛期出现的季节是________。
(2)甲、乙两地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其中甲地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甲地在农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乙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相比南方其生产粮食最大不足是________。
(4)甲地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的最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5)乙地是重工业基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资源有________和________。
(6)乙地区地表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________。(选择填空)
A.三山夹两盆???B.中高周低
C.地表平坦???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 ?松花江 ?夏季
(2)畜牧业 ?土地荒漠化
(3)热量不足
(4)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5)煤矿 ?铁矿
(6)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西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东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新疆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
(1)由图中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可知,图中①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②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外流河—松花江。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少量山地降水,河流①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所以其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少量山地降水。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其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由长春市气候类型图可知(长春市是松花江流域的主要城市),长春市的6月、7月、8月降水多,也就是说长春市夏季降水多(在北半球,6月、7月、8月为夏季),大量的大气降水汇入松花江,使松花江水量大增,出现汛期,所以松花江在夏季出现汛期。
(2)由图中甲地和乙地的轮廓可知,甲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围地区,乙是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围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山脉的阻挡,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降水稀少(由乌鲁木齐气候类型图可知,以乌鲁木齐为代表的甲图降水少)。由于降水少,我国新疆维吾自治区及周围地区草原面积广大,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所以甲地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我国新疆维吾自治区及周围地区由于降水少,气候干旱,加之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荒漠化严重,所以甲地在农业发展中,易产生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3)由图中甲地和乙地的轮廓可知,甲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围地区,乙是我国东北地区。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国东北地区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纬度较高,获得太阳热量比南方少,热量相对不足,所以相对于南方地区,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粮食最大的不足是热量不足。
(4)由图中甲地和乙地的轮廓可知,甲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围地区,乙是我国东北地区。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尤其是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基础上,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石油化工工业迅速发展。
(5)由图中甲地和乙地的轮廓可知,甲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围地区,乙是我国东北地区。我国东北地区南部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依托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煤矿和铁矿,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钢铁工业十分发达。所以乙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资源有煤矿和铁矿。
(6)由图中甲地和乙地的轮廓可知,甲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围地区,乙是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北部是小兴安岭,西部是大兴安岭,东南部是长白山脉,中部是东北平原,乌苏里江、黑龙江、鸭绿江等河流在外围环绕,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格局十分明显。所以乙地区地表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山环水绕,平原居中,D对,ABC错。故选D。

读图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图2“我国四大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1中,①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②地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
(2)图1中,②处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④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造成①④⑤三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大致以_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呈现出“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图2中A是_________牧区(填名称),C、D两个牧区共同的优良畜种是_________(该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
【答案】(1)小麦 ?油菜? ??
(2)水田 ?草地 ?水分差异(降水不同,距海远近差异导致降水不同)? ??
(3)400 ?内蒙古 ?牦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牧区的分布、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原因。
(1)由图1可知,图中①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图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2)由图1可知,图中②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④地位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地区,耕地类型以草地为主,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难以利用土地。从②到④再到⑤,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越来越不明显,降水越来越少,由于降水越来越少,所以从①到④再到⑤土地利用类型从水田变为草地再变为难以利用土地。
(3)由图2可知,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大致以400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呈现出“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由图2可知,A为我国内蒙古牧区,C为青海牧区,D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共同的优良畜种是牦牛。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l)连云港濒临______(海);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的铁路线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______平原、______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2)与连云港相比,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______;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3)陇海铁路线途经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 (4)乌鲁木齐所在省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适合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
【答案】黄海;华北;黄土;较大;海陆位置;旱地;干旱;畜牧业
【解析】解:(1)如图连云港濒临黄海;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的陇海、兰新及北缰铁路线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2)与连云港相比,乌鲁木齐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3)陇海铁路线途经区域主要位于北方地区,降水偏少,以旱地为主。 (4)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本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故答案为: (1)黄海;华北;黄土;(2)较大;海陆位置;(3)旱地;(4)干旱;畜牧业。 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考查西北地区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读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突出区域特征是______. (2)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______,甲地的典型景观对应A、B、C中的______.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______和______两大牧区.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和______,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5)丙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属于典型的______气候,制约本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这里生产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______. (6)西气东输工程将丙区域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带来的好处有______(双项选择). A.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 C.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干旱;减少;B;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河套平原;温带大陆性;水源;绿洲;昼夜温差大;AC
【解析】解:读图可知,(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突出区域特征是干旱. (2)从甲到乙再到丙,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年降水量逐渐减少,甲地的典型景观是荒漠,对应图中的B图.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两大牧区.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5)丙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制约本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因素是水源,绿洲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这里白天太阳光照强烈,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生产的瓜果特别甜. (6)西气东输工程将丙区域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带来的好处有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故选项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干旱; (2)减少;B; (3)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4)河套平原; (5)温带大陆性;水源;绿洲;昼夜温差大; (6)AC. 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由于该地具备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所以区域内的新疆成为我国葡萄的主要产.西气东输工程将丙区域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带来的好处有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知识点,结合图示记忆解答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