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复习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复习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30 15:5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巩固强化复习综合点1: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1)鸦片战争:由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3)三大改造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综合点2: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比较1950—1952年1953—1956年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和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综合点2: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比较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公有制在当时形势下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C2B3B4B56CB789DDC10D11见讲解1.[2019?聊城中考]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完成
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C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2019?河南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B第一个五年计划通过一五计划,我国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C可排除。三大改造的意义对外开放的作用3.[2019?梧州中考]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  )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2019?宿迁中考]如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B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题干图片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完成。5.[2019?广东中考]如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
A.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
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C图中代表“大跃进”的马被“科学规律”拦腰截断,所以漫画作者意在说明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6.[2019?恩施中考]“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材料总结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总结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7.[2019?黄冈中考]图一、二、三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
图一 图二 图三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D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大炼钢铁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8.[2019?梧州中考]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D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上升中共中央于1961年开始实施“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9.[2019?武威中考]“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是(  )
A     B C    DC10.[2019?菏泽中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D11.[2019?广东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图
1952—1955年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比重(%)1957年比1952年部分工业品产量增长(%)观察材料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特点:沿海工业比重大,内地工业比重小;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较慢。
影响: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奠定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