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43张PPT+8份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43张PPT+8份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30 16:24:11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Fe
Al
Mg
Au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学习目标
知识再现
我们曾经学过有关金属的哪些反应?
铁丝的燃烧
镁条的燃烧
实验室制取氢气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2Mg+O2=2MgO
点燃
2Mg+O2=2MgO
请写出铝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l+3O2=2Al2O3
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Cu+O2
===
2CuO

请写出铜与氧气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由红色变为黑色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什么?
金戒指加热
——无明显现象
在高温条件下金不能和氧气反应。
Au
+
O2≠
(1)4Al+3O2=2Al2O3
(2)2Cu+O2
===
2CuO
(3)2Mg+O2
===
2MgO
(4)Au
+
O2
→不反应
(5)3Fe+2O2
===
Fe3O4
点燃
【思考讨论】从以下方程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点燃
新知探究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是不相同的。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以 、  为代表。
2.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以 、  为代表。
3.高温下也不能与氧气反应:以 为代表。
Mg
Al
Fe
Cu
Au
【结论】
金属活动性:
Mg、Al>Fe、Cu>Au
铝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不仅与铝的物理性质有关,还与铝的化学性质密切有关。
思考:为什么铝有这么好的抗腐蚀性能呢?
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这层薄膜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跟氧气接触,从而对铝制品起到保护作用。
4Al
+3O2
=
2Al2O3
我能应用:
小明看到妈妈在厨房里用钢丝球用力擦洗铝锅上的污垢,立即喊起来:“妈妈,不能用钢丝球擦。”你知道为什么吗?
除去铝锅表面致密的的氧化铝薄膜,就不能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使铝锅容易被腐蚀。
Zn
+H2SO4=ZnSO4
+
H2↑
温故知新
问题:(1)是否所有金属能与稀酸(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出氢气?
(2)反应剧烈程度有无差异?
实验室制备氢气
镁与盐酸
锌与盐酸
铁与盐酸
铜与盐酸
探究金属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
思考:
(1)
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生成了氢气,铜不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现象
(稀)盐酸
稀硫酸



反应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较快,产生较多气泡
反应较慢,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没有明显现象
金属

实验原理
金属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Mg+2HCl=MgCl2+H2↑
Zn+2HCl
=ZnCl2+H2↑
Fe+2HCl
=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H2SO4
=ZnSO4+H2↑
Fe+H2SO4
=FeSO4+H2↑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盐酸
God
Save
me!!
无所谓,
我无所谓…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我得意笑,又得意的笑…
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产生气体的试管口,试管口
有淡蓝色火焰生成,说明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
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剧烈程度
【实验现象】
铜与酸:不反应
铁与酸:
缓慢
锌与酸:
迅速
镁与酸:
剧烈
【探究结论】
1.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而且反应的剧烈程度也不相同。
2.金属活动性:

Mg>
Zn>
Fe>
Cu
新知探究
请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
+
Mg
+
2
HCl
=
H2↑
+
MgCl2
Zn
+
2
HCl
=
H2↑
+
ZnCl2
Fe
+
2
HCl
=
H2↑
+
FeCl2
Mg
+
H2SO4
=
H2↑
+
MgSO4
Zn
+
H2SO4
=
H2↑
+
ZnSO4
Fe
+
H2SO4
=
H2↑
+
FeSO4
这种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有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全部生成Fe2+
置换反应
1.定义:
3.判断依据:
单质+化合物
单质+化合物
2.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A
+
BC
B+
AC
Zn
+
H2SO4
=
H2↑
+
ZnSO4
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思考:你知道哪些反应类型请各写出一例?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单质+化合物=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
置换反应:A
+
BC

AC
+
B
化合反应:A
+
B
+


AB…(多变一)
分解反应:AB
→A
+
B
+

(一变多)
根据金属是否能和稀硫酸、盐酸反应,将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分为两类:
活泼金属
:
.
不活泼金属:
.
分类的依据是:
.
Mg
Zn
Fe
Cu
是否与酸反应
讨论得出
【回顾思考】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现象: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新知探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验证方法
实验名称: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盐溶液)的反应情况
实验目的:比较金属铝、铜、银的活动性
实验过程:
1.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
2.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
3.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一会儿。
用砂纸打磨铝丝目的是除去表面的保护层
【实验探究】
新知探究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请试着写出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2Al+3CuSO4=
Al2(SO4)3+3Cu
Cu+2AgNO3=Cu(NO3)2+2Ag
实验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
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没有明显变化
Cu+2AgNO3
=
2Ag+
Cu(NO3)2
2Al+3CuSO4
=
3Cu+Al2(SO4)3
补充知识:
有色离子:
Cu2+
蓝色
Fe2+
浅绿色
Fe3+
黄色
金属+金属化合物
=新金属+新金属化合物
1、以上反应类型都属于
反应。
2、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_
置换
Al>Cu>Ag
通过无数的科学探究,科学家总结出一个
重要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
(1)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2)金属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盐)溶液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金属活动性
—————————---------—
————————--------—
————————--------—
指的是氢元素
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讨论得出
Al
Cu
Ag
>
>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能发生的条件:
1、K
、Ca、Na除外。
3、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像AgCl、CaCO3等沉淀不可置换)。
2、前面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注意:
1.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2.位于前面的金属(钾、钙、钠)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设计的原则:应从对称入手
如比较Al、Cu、Ag的活动性。
可设计为:
AlCl3
Cu
AgNO3
Al
CuSO4
Ag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Mg、Cu、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2、通过置换反应可以比较离子得电子
能力的强弱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
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钾、钙、钠除外)
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课堂小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温时:铁、铜
不与氧反应:金
常温下:镁、铝
生成氢气
置换反应
镁/锌/铁可以反应,铜不能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
与酸反应
与氧气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
Zn
B.
Cu
C.
Cu和Zn
D.
Mg和Cu




C
2.
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


A
Fe
B
Ag
C
Zn
D
Cu
B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
实验室的废酸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是因为

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画线是因为
(用方程式表示)

会腐蚀金属管道
Fe
+CuSO4=Cu+FeSO4
3、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甲>乙>丁>丙
B.
丙>丁>乙>甲
C.
丙>乙>丁>甲
D.
乙>丁>丙>甲
D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将混合液过滤,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稀盐酸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
C.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
D.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和氯化银
D
5、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 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属的活泼性N>M
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C
6、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 B.铁、锌
C.锌、铁 D.锌、镁
B
7、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B.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C.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D.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B
7、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
CuCl2
B.
FeCl3
C.
ZnCl2
D.
AgCl
C
往AgNO
3和Cu(NO
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锌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
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
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
AgNO3,Cu(NO3)2,Zn(NO3)2
B.
Cu(NO3)2,Zn(NO3)2
C.
Zn(NO3)2
D.
AgNO3,Zn(NO3)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