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必修Ⅱ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一、人口的增长1、历史上的人口增长读图思考:(上图)
(1)纵横坐标的表示的内容?(2)曲线起伏的说明了什么?(3)曲线陡缓与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关系?(4)从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近现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中世纪旧石器时代约49万年约1万年200多年0.1亿6亿60多亿总结特点:在历史上,有的时期人口增长得很慢,有的时期人口却增长得很快,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但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增长。
人口增长越来越快,特别是近100年来曲线特别陡,就是字母“J”中的竖线部分,说明人口在近100年来增长最快。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取决于什么因素呢?2、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出生的 活产婴儿与该地区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人口死亡率: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死亡人数与该地区当年平均人口数的比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活动11.850.12118.3615.22活动21、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假如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7%,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第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十年后的人口数:20 x (1+2%)10=24.38万十年后年自然增长的人口:十年后尽管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每年净增长的人数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长。20世界70年代后世界许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世界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长人口并没有减少,人口形势依然非常严峻。20 x 2%=0.4万24.38 x 1.7%=0.414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影响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的因素中国近现代人口增长图 根据上面因素分析近现代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因素 活动3工业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妇女文化水平低高工业化程度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高;教育水平高,教育费用高,出生率低。工业化程度低,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低;教育水平低,教育费用低,出生率高。经济发达,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出生率低经济欠发达,老年人的保障程度低,对子女的依赖程度高,出生率高受教育程度高,受传统生育观影响小。受教育程度低,受传统生育观影响大,不易接受新的生育观。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不同的原因你还知道哪些?最根本的是什么因素?发达国家妇女就业率高,老龄化等影响了人口的增长。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4、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世界人口在时间上增长越来越快,原因主要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也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在地区上的差异造成的。5、人口问题A、人口增长过快: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问题:B、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 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2) 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3)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解决措施: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等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家庭)负担过重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外来人口。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老年型年轻型人口增长过慢,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增长过快1、右图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人口明显负增长的是:( )CA ① B ② C ③ D ④A3、读接受教育程度统计的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的子女数(1996年)图,完成下列问题:(1)、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生育子女数越来越 。(2)、在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农村妇女生育的子女数比城市妇女生育的子女数 ,其原因是 .少多城市的经济水平高于农村二、人口增长的模式(一)“高-高-低”模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生产率水平极为低下,以采集、狩猎为主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自然经济出生率与死亡率极为接近,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平均寿命有所延长,但死亡率依然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较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数量变化大,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波动大;传统人口增长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死亡率开始下降。导读思考: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说明了什么? “黑死病”造成中世纪欧洲人口锐减的事例说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人口的增长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没有能力抵抗疾病对生命的威胁。活动4(1)(2)小一些(我国目前婚姻规定的初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3)初婚年龄早会延长妇女的生育周期,提高人口出生率, 从而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时,初婚年龄早,会缩短人 口代际间的更替周期,加快人口数量的增长。(4)晚婚晚育会延长人口代际间的更替周期,有利于对人口 数量的控制,所以我国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以利于对 人口数量的控制。(二)“高-低-高”模式18世纪中期以后20世纪50年代起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死亡率下降,形成了“高低高”模式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在欧洲基本结束尽管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但人口自然增长仍然不低。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的增长进入“高低高”模式(人口增长过渡模式)土豆、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耐瘠、耐旱、高产营养价值高从美洲传播到亚洲、欧洲促进了人口的增长爱尔兰俄国我国清代活动5(三)“低-低-低”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1、出现的原因2、特征(1)“三低”特征(2)自然增长率保持下降的趋势,不少国家甚至 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现代形的出生率一般低于1.5%,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读图1-3思考: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分别为哪一人口增长类型?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多维持在1.0%-2.5%之间,属于比较高的水平,相应的人口增长为过渡模式,以“高-低-高”为特征,面临着极为严重的人口问题。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低于1%,属于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模式,以“低-低-低”为特征,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读图1-3并看P8页表思考:中国人口自然增长有什么特点? 为哪一人口增长类型?三、我国的人口增长的模式阅读思考:中国人口增长类型转变的原因及地区差异?活动61、特点是:起伏不定,时多时少,时快时少,时快时慢。当发生自然灾害或朝代更迭时,人口增长缓慢;当风调雨顺、政局稳定时,人口增长迅速。但我国人口数量变动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本堂总结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轨迹“J”形曲线衡量指标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特征原因“高-高 –低”“高-低 –高”“低-低 –低”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