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07-23 16: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王秋婕
1、 说教材
《多民族的大家庭》出自人教版的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国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人口教育的最佳素材。而第一章的第三节重点说明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既是第二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也为后面学习地理区域知识准备条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这样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二)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 ,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重点:是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这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的)
难点:是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依据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形式多样,不容易理解记忆。)
2、 说教法
(一)、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利用图形影片演示的直观教学法。(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课改精神,教师应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3、 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鼓励学生从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书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分布特点。”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
4、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以歌曲《爱我中华》的第一段歌词导入“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这段歌词,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从听歌的形式导入,这既易激起学生探求结果的好奇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56个民族
先让学生阅读这板块的内容,然后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1、你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民族?占我国人口总数的比例有多大?剩下的民族我们一般称作什么民族?又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多少比例?(这样设问,主要是想让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点,巩固阅读的效果。)
2、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设计,既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又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3、全班同学齐读55个少数民族名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这齐读,我认为很有必要,不少的人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但很多毛泽东名称却读错;另外,这朗读,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我国民族的名称。)
4、让学生通过《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人口和主要分布地区图》说说:①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主要在__
②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___,主要居住在___。
③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这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归纳能力,也让学生对我国民族的国情有个认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二。
5、你能分辨出下列文字是哪个民族的吗?
6、民族文化很有特色,你能分辨出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这两道题的设计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习的内容。)
(三)民族的分布
(指导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回答问题)
1、汉族分布在何处?
2、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三个地区?
3、从这民族分布图,你能归纳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吗?(这板块的问题设计,一是突出重点,层层设问,各个击破,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二是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四)民族知识竞赛
1、请说出下列民族的居住地和民族特色。
2、从服饰辨别民族。(这竞赛活动的设计,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地课课堂气氛,大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这些民族文化瑰宝,它们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小结课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这节课的学习,你能理解这哲理吗?试说说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因为各民族的文化都是我们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才能让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日益昌盛。(这个小结很有必要,它是本文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也让学生增强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达到了教学目标三的效果,也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说话,学会正确的评价。)
(六)布置作业
学习手册中的第三节。(布置这作业的目的主要是温故知新,强化记忆。)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民族 数量 人口比例 分布地区
汉族 11.59亿 91.6% 全国各地 东部、中部
少数民族 1.06亿 8.4% 相对分散 东北、西北、西南
1、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民族之最 2、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3、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我国民族政策: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