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的高度: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 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特点
对流层
0--18千米(赤道地区)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强烈的对流运动,大部分天气现象
平流层
18---55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适合高空飞行
中间层
55---85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暖层
85--500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外层
500千米以外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例1 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例2 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 )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例3 2016年1月23日受最强寒潮侵袭,杭州气温低至-9 ℃。为应对极端低温天气,若采用集中供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设计安装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该安装在(? )
A.房间的中央? B.?靠近地面的墙上
C.任何地方都可以??????????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例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下同)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________垂直运动。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各线段的气流运动方向。
(3)大气各层中,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________。由此可知,若想较快地冷却一盒牛奶,应将冰块放在牛奶的________(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一.选择题
1.国庆期间,小科从台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2.中国“神舟”十号发射成功,三位航天员再次迈向了神秘的太空。三位航天员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船进行了4次交会对接。每次对接都在离地球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进行。在对接完成后,“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绕地飞行的高度是大气层中的( )
A.外层 B.暖层 C.中间层 D.平流层
3.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4. 我国东部沿海夏季常常受到台风的影响。台风现象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
A. 暖层 B. 中间层 C. 平流层 D. 对流层
5.平流层顶部温度较底部高的原因是( ? )
A.?云层反射?? B.?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C.?空气散射??? D.?臭氧吸收紫外线
6.在12千米的高空飞行的飞机,从我国中部某地上空向北极飞行,若飞机的高度始终保持不变,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
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
7.要使图中的水沿着a→b→c→d方向流动,冰块最好放在何处(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8. 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因为( )
A. 卫星与大气层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 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和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D. 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9.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 ? )
A.?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B.?近地面: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C.?水汽含量:低纬度多,高纬度少??? D.?高空气温:低纬度低,高纬度高
10.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较快,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解答题
1.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__________; ③为__________。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___,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_______地区最厚,______地区最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象探测气球可以升到30000米的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可以到达_____和______。
(5)2017年6月21日9时16分,地面发送指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分离;按程序,天舟一号逐步退至前向120米并保持位置,待地面确认状态正常后,发令控制天舟一号正常撤离,天舟一号建立三轴稳定对地飞行姿态,在高度约390公里的近圆轨道上开始独立运行。天舟一号运行的区域属于大气层的________。
2. 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中有一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1、大气的高度: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 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特点
对流层
0--18千米(赤道地区)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强烈的对流运动,大部分天气现象
平流层
18---55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适合高空飞行
中间层
55---85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暖层
85--500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外层
500千米以外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例1 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例2 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D )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例3 2016年1月23日受最强寒潮侵袭,杭州气温低至-9 ℃。为应对极端低温天气,若采用集中供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设计安装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该安装在(??B )
A.房间的中央? B.?靠近地面的墙上
C.任何地方都可以??????????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例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下同)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________垂直运动。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各线段的气流运动方向。
(3)大气各层中,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________。由此可知,若想较快地冷却一盒牛奶,应将冰块放在牛奶的________(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答案】(1)向上;向下(2)解: (3)上冷下暖;上方
一.选择题
1.国庆期间,小科从台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A)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2.中国“神舟”十号发射成功,三位航天员再次迈向了神秘的太空。三位航天员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船进行了4次交会对接。每次对接都在离地球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进行。在对接完成后,“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绕地飞行的高度是大气层中的( B )
A.外层 B.暖层 C.中间层 D.平流层
3.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C )
4. 我国东部沿海夏季常常受到台风的影响。台风现象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D )
A. 暖层 B. 中间层 C. 平流层 D. 对流层
5.平流层顶部温度较底部高的原因是(?D? )
A.?云层反射?? B.?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C.?空气散射??? D.?臭氧吸收紫外线
6.在12千米的高空飞行的飞机,从我国中部某地上空向北极飞行,若飞机的高度始终保持不变,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C )
A.一直飞行在对流层内 B.一直飞行在平流层内
C.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内 D.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内
7.要使图中的水沿着a→b→c→d方向流动,冰块最好放在何处( B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8. 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因为( C )
A. 卫星与大气层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 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和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D. 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9.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B? )
A.?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B.?近地面: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C.?水汽含量:低纬度多,高纬度少??? D.?高空气温:低纬度低,高纬度高
10.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较快,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A? )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解答题
1.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__________; ③为__________。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___,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_______地区最厚,______地区最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象探测气球可以升到30000米的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可以到达_____和______。
(5)2017年6月21日9时16分,地面发送指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分离;按程序,天舟一号逐步退至前向120米并保持位置,待地面确认状态正常后,发令控制天舟一号正常撤离,天舟一号建立三轴稳定对地飞行姿态,在高度约390公里的近圆轨道上开始独立运行。天舟一号运行的区域属于大气层的________。
【答案】(1) 平流层 对流层 (2) ③ ② ③ ②
(3) 赤道 两极 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 对流层 平流层 (5) 暖层
2. 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中有一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答案】(1)逆时针方向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时,此处水温升高,密度变小,热水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空气垂直上升,而冷空气垂直下降,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于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