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认识历史自古以来中国领土面积的变迁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我们经历了耻辱,
但是在今天中国不一样了。今天的中国领土
一丁点儿都不能少!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认识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二、香港、澳门回归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背景形成过程意义问题由来本课知识结构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背景表现意义回归过程重要意义四、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五、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抢答1、我国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坚持什么方针?“一国两制”方针2、 “一国两制”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谁,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方针?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初阅读材料思考:
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香港问题的由来由你来说:这三个地方分别是怎样被英国人占据的?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节选自百度文库 木偶娃娃的眼泪文档台湾问题的由来我们今天所说的台湾问题是指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至台湾,至今所衍生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蒋介石特别注意:
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国际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问题,性质不同。背景:1、历史原因造成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存在,祖国未完全统一。 “凡是愿意走和平解放台湾道路的,不管任何人,也不管他们过去犯过多大罪过,中国人民都将宽大对待,不究既往。”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
邓小平说,香港的主权是中国的,包括“新界”,即整个香港。过去是不平等条约,实际上是废除的问题。如中国到时不收回香港,我们这些领导人谁也交不了账。”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江泽民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
——1990年江泽民讲话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12次对台讲话,谈两岸一家亲、谈“九二共识” 谈两岸命运同共体等。
——人民网 台湾频道
背景:2、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领导人对祖国统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背景1、历史原因造成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存在,祖国未完全统一。
2、新中国立以来不同时期领导人对祖国统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3、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4、不断发展的中国逐渐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实力。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1981年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1984年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叶剑英提出“九条方针”邓小平全面阐述理论内容1982年宪法第31条的明确规定使其有了宪法保证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多次谈判 签订协议 恢复行使主权20世纪80年初1984年1997年7月1日多次谈判 签订协议 恢复行使主权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7年1999年12月20日成功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一国两制”构想的运用的结果,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今日的香港、澳门继续繁荣稳定 “回归祖国以来,香港、澳门虽然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49万亿港元,年均实际增长3.2%,从1999年到2016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502.7亿澳门元增加到3582亿澳门元,增长6.1倍,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富裕城市前列。
香港、澳门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中西文化交融荟萃的魅力更胜往昔。” ——十九大报告事实证明:港、澳回归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但是台湾问题……却是悬而未决。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所谓好是指自1979年以来,民间往来互动逐渐增加,关系在改善,海峡两岸关系出现新发展。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开始关系会改善呢?
海峡两岸关系取得新发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思考并回答:
结合所学,依据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出现新发展的原因?国内因素:1、“文革”结束,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工作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主。
2、认识到台湾问题解决将能大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3、海峡两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国际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并建交(一)原因请你依据教材来完成《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布和平统一祖国方针,实现两岸30年真正停火。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步放宽“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共的努力推进:
1995年江泽民就台湾问题提出八项主张
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8年真正实现三通;2015年“习马会”的“世纪之握”(三)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 2008年实现三通之后,台商到大陆投资人数迅速增加,推动了大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实行零关税等优惠政策的实行,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激增,刺激了台湾经济发展;民间文化交流频繁。
大陆和台湾民间交流日益扩大,经贸联系的不断加强,这些已经成为两岸和平和祖国未来统一的强大动力。海峡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所谓坏是指海峡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过程中,反对声音和阻碍因素掺杂其中,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四、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主要领导人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朱立伦蔡英文材料一:蔡英文上台后,拒承认“九二共识” 、坚持联美日以“抗中”的战略、加速“去中国化”的政策。据统计,蔡英文上台两个月来,己经推动20多项涉及隐性、渐进、文化等倾向“台独”的政策或行动。
— 《蔡英文上台后为何两岸隔阂越来越深?》
材料二: 台当局前领导人陈水扁27日透过“新勇哥物语”向蔡英文喊话,他怂恿蔡英文支持“台独”组织“喜乐岛联盟”所谓“独立公投,正名入联”的诉求。
台独势力愈发嚣张,阻碍台湾问题解决 事实上,从1950年起,美国就承担了台湾的防卫义务,并将台湾视为“一艘不沉的航母”。阻挠中国统一,可以使美国从政治、经济、安全方面牵制中国。
台湾对于日本来说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它可以掐住日本海上生命线“脖子”的“卡子”。两岸统一对日本来说的“危害性”,远超过美国,它更不愿意看到两岸的统一。
——《东北亚》搜狗百科
国际反华势力:美国和日本的阻挠 蔡英文自2016年5月20号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出台的雷人政策及对海峡两岸经贸、文化等民间交流的破坏,遭到台湾民众痛批,民众认为她最糟糕的做法是与民生议题“对干”,直言“蔡英文不用国民党,就会变成台湾历史上第一位只当一任的‘民选领导人’” 。
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增加,对蔡英文的支持率低迷。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6月15日报道,近日大陆要求各国航空公司将台湾改名,包括加拿大航空、法航、泰航、马来西亚航空等。对此,岛内资深媒体人唐湘龙直指,蔡英文不但无法让台湾“从世界走向中国”,反而让台湾彻彻底底必须“从中国走向世界”,无论是叫“中华民国”,或者是“台湾”,反正台湾2300万民众赖以寄命的“政权”,几乎已经宣告寿终正寝。蔡英文注定被称为“哀帝”,堪称悲剧的象征。
海外网2018年5月28日电 继多米尼加5月1日与台当局“断交”后,布基纳法索24日无预警宣布与台当局“断交”,台当局所谓的“友邦”下降至18个。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空前提高,台独势力民进党搞国家分裂是违背历史潮流的,逐渐不得人心,相信海峡两岸关系在不久会迎来新曙光,对此,我们有信心!台独势力逐渐不得人心 中国各种各样的藏独、疆独、台独和港独现象,困惑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团结,干扰着中国的发展和富强,在中华民族崛起的道路上,它们仍将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党和国家政府针对这种分裂行径态度坚决、明朗,即坚决打击、取缔。
印度、日本等国对我国边疆地区和岛屿的窥视和霸占野心,我们也坚决回击。因为,祖国领土不容分割! 针对破坏祖国统一的一切反动势力我们要坚决回击!!!!五、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能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百度文库本节小结“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成功实践:两个回归继续努力:海峡关系动向意义重大:统一大业的完成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