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文档属性

名称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08-15 16:16:00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开发初期阶段的特点;
2、了解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特点;
3、了解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特点;
4、了解区域再生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美国”钢都”匹兹堡的开发或我国的具体城市来分析总结区域初期阶段的特点
2、播放有关录像,并利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或我国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成长阶段的特点
3、提供网上查询的我国大庆,鞍山等地的材料以及教材中的”匹兹堡的困惑”等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出转型阶段的特点
4、从转型阶段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改善措施,分析归纳再生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教学难点]
1、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到过哪些地方,并让学生描述区域特征,引入新课。
(新授)
一、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含义:
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发展的过程:
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1、初期阶段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成长阶段
特点: 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3、转型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
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4、再生阶段:
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活动:大庆市的发展问题:
(1)大庆市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2)对大庆的“二次创业”,你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3)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重点解析:
1、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会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
解析: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2、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
解析: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吗?
提示:英国和日本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许多农产品都需要进口。
4、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布局都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吗?
提示: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利用沿海多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形成了“临海型"的布局形式;??? 但英国资源丰富,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
5、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提示:农业比重都很小,说明农业都不占重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说明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6、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提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不一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不同。这说明,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环境的差异。
7、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产生原因有哪些?
提示:(1)气候:两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岸,由于处在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英国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但由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英国西部不适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多汁的牧草长得很好,乳畜牧业比较发达。日本属于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冬季较为干燥,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众多,农民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地形: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因此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平原狭小使耕地面积很小,农民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并大力发展水利。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和蔬菜。英国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替分布。森林覆盖率低,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区域比较方法:
(1)区域差异的比较有 多种方法,不同区域比较方法是不同的。
(2)比较区域环境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进行。
(3)区域比较一般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4)自然地理环境的比较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
(5)经济发展的比较主要从经济发展特点、工农业生产及其布局、人口与城市等方面进行
课件46张PPT。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区域差异1、形成原因2、表现思考:
 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到人类生活哪些
方面?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感到影响,表现
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居住形态等方面差异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的能量少,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利于提高室内温度②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特别是在冬季,北方的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得多,为使北方地区的楼房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楼房的南北间距应比南方大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阅读地图注意事项:
1、绝对位置(经纬度)
2、相对位置
3、首都、重要的城市、邻国、水文(河流)
地形(山脉)、交通、岛屿、海峡、资源英 国概况国家类型
地理位置
临近海域
海峡
邻国
领土划分日本概况国家类型
地理位置
临近海域
海峡
邻国
名山日本与英国
1、自然环境差异地形
气候
植被
水文
矿产资源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英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日本与英国
1、自然环境差异地形
气候
植被
水文
矿产资源二、区域差异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2、经济发展的比较经济发展特点
工业
农业
人口、城市伦敦伯明翰设菲尔德曼彻斯特爱丁堡格拉斯哥阿伯丁纽卡斯尔布里斯托尔英国主要
工业城市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拓展:工业主要原料来源主要工业区太 平 洋日 本 海濑户内海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世界最大的 进口国之一原料工业产品大量销往国外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拓展:工 业
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布局类型
分布的形成条件农业生产的比较主要部门
种植业中的主要作物
生产方式
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拓展:日本与英国
2、经济发展的差异经济发展特点
农业
工业
人口、城市总结归纳:
 比较两个区域差异的方法: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 )、
气候、地形、植被、水文、自然资源。
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归纳总结:
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
2、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
矿产资源等
3、人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政策、技术、工农业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科技。三、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三、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3.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2.三大自然区的名称气候与地貌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北方南方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大兴安岭—长城
(4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说明主要的地形区、所属阶梯、海拔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面积与人口思考,三大自然区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水旱灾害、台风等3、三大自然区的比较:秦岭一淮河除是我国的一条南北方的分界线外,它还是:
?
1、大致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
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
5、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
?
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对应自然带的界线
?
7、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