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0张PPT+4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0张PPT+4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30 22:23:48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学习目标
1.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
2.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世界意义和张仲景成为“医圣”的原因。
3.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
战国时代
帛书
龟甲、兽骨
竹木简
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
陶器
青铜器
造纸术的发明
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有?
甲骨
青铜器
丝帛
竹简
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呢?
书写费力
昂贵
笨重
蔡伦改进造纸术
古代造纸
蔡伦,东汉和帝时任掌管制造宫廷使用器物的尚方令,负责建造宝剑和其他器械。他于105年采用新技术制造出了质地细软、价格低廉耐用的纸。汉和帝封他为“龙亭侯”,人们称他造的纸为“蔡侯纸”。
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问题4: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美国)德克·卜德
材料二
“没有纸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么样。造纸术改变世界面貌。
──(美国)M.H.哈特
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
时间
人物
特点
影响
西汉时期
东汉
蔡伦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人们广泛使用
便利典籍的流传
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发明
改进
张仲景和华佗
名人小档案
姓名: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
地位:
东汉末年
医学家
著《伤寒杂病论》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张仲景
张仲景
书中收录了269个药方。
提出对症下药
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总结疫病症候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治未病”—预防疾病
张仲景和华佗
名人小档案
姓名: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
东汉末年
医学家
华佗
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造出了“五禽戏”。
华佗
华佗的麻沸散
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若病积结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三国志·华佗传》
华佗的五禽戏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三国志·华佗传》
虎形
鹿形
猿形
熊形
鸟形
材料一: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争,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
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交,为刎颈之交。
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材料二:战少利,沉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
河,皆沉船,破斧甑(zeng),烧庐舍,持三日
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
,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
虏王离。
选自《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历史巨著《史记》
司马迁
(前145年-?)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翎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曾仁汉太史令,受家庭熏陶,司马迁从小熟读史籍。后承袭父职,任太史令。
后因为李陵投降匈奴辩护,惹怒汉武帝,被处于腐刑。被赦出狱后,为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经过10年,完成《史记》。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史记》
体裁:
全书52万字。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本纪:帝王事迹。

:春秋以来历代帝王和侯国大事记。

:天文、水利、经济、文化等情况。
世家:诸侯王国事迹。
列传:重要人物事迹。
叙事时间:
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年史事
纪传体通史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本纪——帝王事迹
表——历代帝王和侯国大事记
书——天文、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
世家——诸侯王国事迹
列传——重要人物事迹
12篇
10篇
8篇
30篇
70篇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正史书写体例
司马迁
(约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1、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
4、50岁那年,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做了中书令,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
1、拥有丰富的知识
2、家庭的影响
3、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
4、坚强的意志
5、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社会的繁荣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考察,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料来源:
史籍、实地考察、传说
记述范围: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史记》的《陈涉世家》详细叙述了陈胜、吴广奇异的经过,颂扬了他们的业绩,肯定了这次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作用。
《史记》还敢大胆抨击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揭露夏桀、商纣、周厉王和秦始皇的残暴行径。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汉兴五世,隆在建元,
外攘夷狄,内脩法度
——《史记·太史公自序》
孝武皇帝初即位,
尤敬鬼神之祀。
——《史记·孝武本纪》
颂扬
批评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史书的典范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
——《史记·张臣相列传》
《史记》的价值到底何在?
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文学的杰作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鲁迅
武当山
青城山
与佛教有关的言论有哪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闲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世界、无常、实际、平等、大千世界、清规戒律、抛砖引玉、昙花一现、一针见血、心心相印等等都来自佛教经典;
道教和佛教
道教太上老君像
佛祖释迦牟尼像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服食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你知道道教的教义吗?
佛教
①起源:
②传入时间:
③教义:
④地位:
⑤影响:
古代印度
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有的地方兴建佛寺。
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道教和佛教的基本概况
派别
发源地
产生或传入时间
创立者
背景
信奉民众
道教


印度
中国
东汉末年
西汉末年
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
释迦牟尼
下层民众
贫苦民众
人们需要精神上的寄托
张骞通西域
东汉明帝时佛经的传入
佛教的主要节日
1、佛诞节(又称浴佛节、泼水节、花节),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汉族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傣族定在清明节后十天。
2、佛圆满节,是纪念释迦牟尼逝世的节日,为每年五月中旬月圆日(农历四月十五日)。
3、成道节,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汉族地区的僧尼在十二月八日皆要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节。
是电视剧的编导错了。尼姑庵是佛教的寺院,佛教是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的,秦汉之际不可能有尼姑庵。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老子
太上老君
神化
道教和佛教的基本概况
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西南,相传是张陵修道传教的地方。
道教:道观;佛教:寺院
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你知道下列成语或俗语分别跟哪个宗教有关?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无事不登三宝殿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道教
佛教
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敦煌莫高窟
《西游记》
大同云冈石窟
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汉时期的社会背景
两汉科技和文化成就
两汉科技文化成就的影响
造纸术
中医学
史学
宗教
东汉蔡伦
医圣张仲景
神医华佗
司马迁和《史记》
道教产生
佛教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