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于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诞生,伊斯兰教历元年是( )??????????
?A.?620年? ? B.?621年????C.?622年????D.?623年
2.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D.?黄河流域﹣甲骨文
3.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C.?分封贵族为诸侯? ??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中世纪对加强亚、非、欧三洲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的是(??? )???????????
?各国政府使节?????B.?阿拉伯商人C.?伊斯兰教传教者??D.?基督教会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社会过渡的事件是(? )
A.?庄园的出现?B.?武士阶层的出现?C.?大化改新D.?幕府统治的建立
7.世界三大宗教各有其教义,但往往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的则是(??? )???????????
A.?众生平等B.?忍受苦难,放弃斗争C.?教徒皆兄弟?D.?人死后灵魂升入天堂
8.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法西斯专政???D.?大化改新
9.生活中我们常用1,2,3,4,5……来计数,对这种计数法曾有过重大贡献的是( ???)①古代阿拉伯人???②古代埃及人??? ③古代印度人? ????④古代希腊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穆罕默德在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创教之初穆罕默德在什么地方传教(??? )???????????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巴格达
11.关键词:遣唐使、政变、革新。日本社会进入(??? )??????????
?A.?部民制社会? ? B.?奴隶制社会C.?封建制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12.“日出之处的国家”的指:(?? )
A.?中国? ? ?B.?日本? ? C.?朝鲜? ? ?D.?英国
13.大化改新时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
A.?明治? ? B.?孝德? ? C.?裕仁? D.?德仁
14.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15.要想了解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有关历史,可以参阅下列哪部书籍?(??? )A.?《天方夜谭》B.?《荷马史诗》
C.?《大唐西域记》?D.?《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二、材料分析题
16.诏书规定:
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兵制方面,京师设置五卫府,地方设国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改革?是向哪个国家学习的?????
请你列出此次改革的两位代表性人物????
?
这次的改革对该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从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想或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
17.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日本与阿拉伯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洲中古时期的历史状况。请你探究两国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日出之国】活动一:请你仔细阅读,找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改正。656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内容包括:政治上建立以大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地方派官治理。?
?
穆罕默德在犹太教、基督教和本民族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立了新东正教。??
活动二:请你辨析史料: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活动二的材料反映了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新月之乡】观察图片:632年之前的阿拉伯的领土是由谁来完成统一的?他借助了哪一宗教?
?(6)他是怎样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的??
阅读下列材料: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田令》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废除世袭贵族的特权和称号。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国何时的什么历史事件??
从经济改革措施上看,当时土地属于谁所有??
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此历史事件的内容。
?
(4)结合所学中国史谈谈该国为什么效法中国唐朝制度进行改革?
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伊斯兰教:622年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建者,被奉为“先知”、天神安拉的使者。622年定位伊斯兰教历元年,选C
点评 :考查伊斯兰教历元年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是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创立的。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文明的有关内容。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ACD和日本无关。
故答案为B。4.【答案】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大化改新在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5.【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阿拉伯商人对于中古世纪创造的阿拉伯文化融合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重大作用,B项符合题意;中世纪世界各国交流并不频繁;伊斯兰教传教者对于阿拉伯地区的发展统一起来很多作用;基督教会是欧洲的精神领袖。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6.【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大化改新既欧化又汉化,欧化是指向西方学习,汉化是指在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隋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的措施,这些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能看到隋唐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痕迹,A项是西欧社会的特征,B项是日本统治阶级最低的一层,D项是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本题选C。7.【答案】B?【解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宣传的“忍受苦难,放弃斗争”的教义,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利用,所以封建统治者支持宗教,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教义的认识。8.【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答案为D。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生活中我们常用1、2、3、4、5……来计数”指的是阿拉伯数字。最初是印度人发明的,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故答案为C。10.【答案】A?【解析】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
A项麦加是穆罕默德创教之初传教的地方,符合题意;1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在中国唐朝时期通过政变,由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是为大化改新,此此改革通过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模仿隋唐制度进行改革,使处于奴隶社会的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C项符合题意;部民制度是大化改新前的日本实行的制度,此时日本仍是一个奴隶社会;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是近代的明治维新;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12.【答案】B?【解析】日本有日出国家之称。13.【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改革,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C?【解析】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故选C。15.【答案】A?【解析】《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要想了解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有关历史,可以参阅《天方夜谭》。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日本,大化改新;中国隋唐。
(2)孝德天皇、中大兄王子。
(3)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等等。
(4)要点: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的事物,改革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17.【答案】(1)错误:656年;改正:646年。
(2)错误:大王;改正:天皇;错误:地方派官;改正:中央派官。
(3)错误:新东正教;改正:伊斯兰教。
(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穆罕默德;伊斯兰教。
(6)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他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阿拉伯部落团结在一起,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18.【答案】(1)日本,646年,大化改新。(2)土地属于国家。(3)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向他们收取赋税,农民死后土地上交国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废除贵族世袭制。
(4)因为中国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先进,是当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日本许多留学生接受了中国先进的文化,决定效法中国唐朝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