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语文(河南专用) 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 课件: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中考语文(河南专用) 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 课件: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31 14:5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中考语文2020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
  河南中考对名著的考查越来越细化,已经从琐碎的机械记忆性试题走向理解、感悟、体验性试题,试题已经较为成熟地遵循阅读的规律,体现阅读的本质。那么,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该如何阅读名著呢?统编教材在名著导读课中推荐了下面几种阅读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名著。  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一、精读
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精读就是细读、精思。需要我们仔细捕捉字句中提供的隐含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能够前后勾连,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心境,理解人物言行背后的原因和意图;多追问几个“为什么”,深入地探究。比如,阅读《西游记》时,孙悟空借芭蕉扇遭到拒绝的原因,就要联系大战红孩儿这一情节分析。如果不仔细阅读作者的回叙,就无法理解“借扇”的艰难。
精读就是品味、鉴赏。细读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主题,把握人物性格。我们还要通过品味、鉴赏领略作品的艺术手法,品鉴作品的语言、构思等。以《骆驼祥子》为例,“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这句话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祥子认为拥有车就拥有了自由与独立的想法。 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二、圈点批注
我们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讲究的是手脑并用,凝神聚力,更专注、深入地进行阅读。阅读,需要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只阅读不思考,读过的内容如过眼云烟,不能存留,无法成为自己的知识、精神储备。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通过圈、画、标注、评点,记录下重要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将思考引向精深境地。
圈点,就是边读边用特定的符号进行勾画,在感动处、认同处、质疑处、重要处、疑难处做出标记,便于以后查找、积累,也可以由此展开拓展阅读,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使用的符号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设定,如较少的重点文字可以用着重号、小圆圈、小三角等标记,较多的文字可以用直线、双直线、波浪线、小括号、中括号等标记,在疑难处可以打“?”,还可用竖线或斜线表示段落层次划分,等等。使用符号的目的是加以区别,加深印象,以及便于查阅。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
批注,可以配合圈点,也可以独立使用。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或注解,能突显个人的眼光和情怀。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也可以写联想、想象的内容,还可以写自己的见解、体会。旁批,一般言简意赅,几个词语点出关键,或一两句话写感受。眉批、尾批可以写提要、见解,文字长短不限,地方不够还可以加纸张批注。
每次读书的关注点可能不同,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圈点批注加以区别,便于梳理。不同时期的批注也记录了自己思考变化的过程,通过对比会有更大收获。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三、摘抄和做笔记
圈点批注是随手记录在书本上的点滴,如果想保存为资料,或者更完整地记录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可以做摘抄和笔记。摘抄和笔记可以帮助你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有助于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摘抄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借鉴的需要,将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抄录下来,一般会抄录典故、警句、精彩的片段等。抄录时做好分类整理,并标出出处(如书名、章节、页码等信息),便于以后查询。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可以摘抄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片段、启迪思想的名言警句、写作技巧运用精彩的语段;为了分析评价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可以摘抄描写他言谈、举止、心理的片段以及各种人物对他的评价。
摘抄侧重于资料收集和积累,做笔记更有助于对阅读内容的吸收和转化。做笔记主要分为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 写提要,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提要可以反映你对全书内容的筛选和把握,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是语意连贯的成段文字,也可以是按层次和要点罗列的提纲,还可以是能够体现作品结构思路的图表。
写心得,主要是完整地记录自己阅读的体验、感想。可以就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描写的情节、表达的感情、反映的主题、呈现的观点、写作的技巧、行文的风格、艺术的特色等方面谈自己的观点、认识,也可以写由作品引发的自己的联想和思考。笔记可以是针对整个作品发表的感想,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评论。
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往往配合使用,更能把握、吸收作品的精华,把书读薄或读厚,有输入也有输出,将思维引向精深境地。 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四、快速阅读
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有时我们需要快速地了解作品内容,从中筛选需要的信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快速阅读主要通过扫描式阅读和跳读来提高阅读的效率。这两种阅读方法都需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尽量扩大扫视的范围,一次一行甚至数行地看,并且尽量不回视,从而在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内容收揽眼底。
扫描式阅读,是大面积地迅速扫视,并对映入眼中的文字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了解作品的主要情节、结构框架、主要观点和结论等。阅读时,一般要以默读为主,并且要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跳读,是阅读时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某些内容,只关注特定需求的内容,以此提高阅读的效率。如《西游记》《水浒传》中描写景物的语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段、叙事前后的诗,《海底两万里》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傅雷家书》中关于音乐家的介绍及对音乐作品的评价等,这些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都可以采用跳读的方法。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暂时不理解的内容,不认识的字词等,也可以先跳过去不读,之后根据需要补充阅读。此外还可以设置关键词,只阅读与关键词相关的内容,其他的暂且不管。 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五、选择性阅读
阅读书籍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目的、关注的问题等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并选择恰当的读书方法,以达到获得阅读愉悦感、汲取知识、鉴赏作品、深入思考等目的,提高阅读效率。因此就读书来说,选择性阅读十分重要。
一本书,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你的兴趣,也不一定只读一遍,读的时候可以有所侧重,做出选择。初次阅读,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暂时舍弃,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读。对于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可以每次聚焦一点,关注一方面的内容。如读《水浒传》,第一遍我们可以关注主要情节;第二遍我们可以聚焦众人上梁山的原因及其背后反映的社会现实,这时就可以只看关于某人物(如宋江、林冲等)的章节,而忽略其他;第三遍我们可以结合其他章回体小说的结构整体分析,把握《水浒传》的行文结构等。阅读方法可以根据阅读时的关注点做相应的调整。微专题3 探究统编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方法 根据书籍本身的特点,以及阅读的兴趣、目的、问题等不同的要求,我们必须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如实用类文本要“冷读”,即阅读时要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准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类作品要“热读”,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展开想象,动情入境。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阅读;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
此外,统编教材还推荐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如纪实作品的阅读(八年级上册)、科普作品的阅读(八年级上册)、现代诗歌的阅读(九年级上册)、古典小说的阅读(九年级上册)、讽刺作品的阅读(九年级下册)、外国小说的阅读(九年级下册)等。考生可根据阅读的需要,自行学习。河南专用河南中考 一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