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
08-09学年度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教案
学科:地理 年级:七年级 日期:8月30日 教者:王宏飞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数:2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
2、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
2、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
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述法、小组讨论法等。
[学生学法]
1、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来和老师一起分析问题,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活跃思维。
2、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各个要素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上课,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浅显的问题。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的?那我们的地球呢?
【生】略
【师】好,球体。地球是个球体已经不是什么未知的秘密了,但是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经历了艰辛的过程的。早在葡萄牙有位航海家麦哲伦就以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于是他就想如果我从一个地方出发,向一个方向如果地球是个球体我们是不是就能回到出发点呢?于是他就从葡萄牙出发开始了他的环球航行。我们来看一下。(视频)这是人类第一次认识地球的形状,但是人们对地球的全貌就只能用两句诗来形容了,那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什么意思啊?
【生】略
【师】说明人类虽然住在地球上,但是却不知道他的全貌,直到第一个载人飞船的上天,人类才第一次看见地球的全貌。第一个上天的人是谁啊?
【生】略
【师】是苏联的加加林,他所见到的地球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所以人们认为我们的地球更应该叫做水球,那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依赖着它,所以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地球,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了解一下我们的地球和他的模型地球仪。
【板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刚才我们说我们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那么生活中有那些现象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生】略
【师】这个问题有些难,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什么意思?
【生】略
【师】远去的帆船会消失,而且你会观察到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如果地球是平的,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那么师球体呢?(课件有示范)那么还有那些呢?月食大家都看见过吗?
【生】略
【师】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现象吗?
【生】略
【师】那么月食,月亮哪里去了,是被天狗吃了吗,人们拿着棒子就能把天狗吓跑啊,是这样吗?
【生】略
【师】对,不是。月食其实是太阳,地球,月亮位于一条直线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月亮的光线,我们就会看到地球的影子,在月亮上。我们看一下(视频)那地球的影子师什么样子的?
【生】略
【师】是什么样的,圆弧是不是啊。这也可以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那好那么通过这两个例子能不能就说明我们的地球是球体啊?
【生】略
【师】那可不一定,如果是圆柱体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现象,所以一个真理的提出,是不能轻易的去下结论的。那么现在人造卫星的升天,精确的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在麦哲伦以前,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全是凭借的直觉,那他们怎么认识地球的形状呢?同学们读一下p2的四个插图,大家按顺序看一下。
【生】略
【师】好,那么现在人类不仅知道了地球的形状,而且还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我们看一下书,找出这样几个数据。R = L= S=
【板书】R = L= S=
【师】好,那么地球对于我们来书如此的大。我们要怎样去研究他的外貌呢?把地球抱起来看,不行。站在太空中不可行,所以人们就按照地球的形状按比例的缩小,就制成了老师手里拿的地球仪了。
【板书】二 地球仪
【师】好,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地球仪上面有各种的颜色,这个颜色是随便的吗?
【生】略
【师】对,他们是代表一定的含义的。我们观察一下颜色最多的是上面颜色。——————其次呢————他的意思是。。。。。。。
【生】略
【师】那我们在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地球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我们观察一下地球自转他是不是有一个轴啊?我们叫这个轴为地轴,好那我们对比一下地球的卫星图片,看一下地球有没有什么轴啊?
【生】略
【师】没有,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假想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下面我找一位同学上来在地球仪上指出南北极点的位置?
【生】略
【师】他指出的对不对?我们把地轴与地球北端的交点叫做北极用N来表示,把地轴和地球南端的交点叫做南极用S来表示。这就是我们地球上的南北极点。我们在观察一下地球仪图片,他上面还有上面啊?是不是还有一些交叉的线啊,我们叫他经纬线。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纬线和纬度。
【板书】纬线和纬度
【师】那么什么是纬线呢?纬线就是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演示)那好从定义来看纬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生】略
【师】圆,我们在观察一下,纬线的指示方向是那两个方向啊?
【生】略
【师】东西指向,我们想一下地球上纬线的长度是怎样分布的?
【生】略
【师】哪里最大啊,过球心的,我们把这条最大的纬线叫做赤道。那么两级点的纬线长度呢?
【生】略
【师】那纬线的长度在地球上是呈显什么规律分布的?
【生】略
【师】从赤道向两级递减。大家在考虑一下,在地球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纬线呢?
【生】略
【师】对,无数条,那么无数条的纬线,人们为了区分他们,给他们每条纬线都标记了度,这就有了纬度。那么什么是纬度呢?我们看一下。我们把纬线上一点与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交角,我们把这个角度叫做这条纬线的纬度。那我们看一下赤道的纬度是多少啊?
【生】略
【师】0度,那两级点呢?
【生】略
【师】那么纬度的大小在赤道的两侧是呈显怎么的规律呢?
【生】略
【师】是从赤道向两级纬度递增的,一直到90度。我们在来观察一下赤道两侧的纬度有什么特点啊?
【生】略
【师】是不是对称的啊,人们为了区别他们,把赤道以北称为北纬,在度数后面加了一个N,把赤道以南称为南纬在度数后面加上S。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两条特殊的纬线。第一条就是南北纬23.5度,我们叫他回归线,在赤道以北叫北回归线,赤道以南叫南回归线。还有就是南北纬67.5度,我们叫他极圈,赤道以北叫北极圈,赤道以南叫南极圈。那么这两条纬线有什么特点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是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的地方,(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的过程描述),南北极圈以内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有几个月是或者黑夜。
【师】那么人们还规定把赤道以北的半球称为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称为南半球。我们看一下在北半球有那些完整的大洲?
【生】略
【师】南半球
【生】略
【师】我们的中国位于那个半球?高邮呢?
【生】略
【总结】好,那么本节课的内容就上到这里,我们主要了解一下地球仪的各个要素,和特点。下面时间大家做一下填涂册。
[教学后记]
1、 时间上没有怎么把握好,应该讲的慢一点。
2、 知识的掌握方面应该多注意。
3、 互动还可以,学生反映还算积极。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