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学设计思想:
★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领略植物世界的精彩
在布置学生课前认识身边的藻类植物基础上,通过网上资料查找各处海藻图片、观察形态、了解用途。使学生欣赏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外在自然美,内在和谐美。
★倡导体验性学习,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创设情景,从生活引入,并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按照课程设计的任务进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
★关注自然,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名称,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 说明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以及藻类植物与苔藓、蕨类植物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
(1) 熟练制作装片和使用显微镜。
(2) 比较水绵与其他植物细胞的异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七年级 下册 第10章第2节
硬软件环境:
XP / windows2003
教学建议:
藻类植物一节的内容是介绍绿色植物的起始篇,讲解时应充分体现生活中的科学,而且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网络资源丰富,资源容易收集,并且先学会学习藻类植物的方法,了解其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遵寻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经验总结:
本节内容少,恰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知识含量少,教学的重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了解藻类类群形态、生理、分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藻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概括主要特征,了解海带、紫菜养殖知识,介绍水的富营养化和赤潮,使学生正确看待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树立责任感、使命感,学会关心环境,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效果评价:
这节课的优点 这种方式学习藻类植物,改变了原有的老师讲、老师展示、老师介绍自己眼里狭隘的“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的等藻类植物的固有的教学方法。依靠网络提供的学习平台,教给学生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学习方法。
这节课的不足 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又要完成课标要求,这一点也需要教师更多的掌握技巧,积累网络探究课的教学经验。另外,水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和赤潮的内容旨在要求学生对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一般性了解,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热点、立足长远,不作过深过宽要求。
课件21张PPT。 在地球上出现生物的38亿年以来,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浓缩了这38亿年的历史,其中藻类植物是地球生物中的“开国元勋”。 是什么原因使藻类适应环境,始终没被淘汰?“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是自由漂浮的淡水藻们制造出的怎样的奇观?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海洋藻类在它们的生活环境里是怎样的婀娜多姿?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们和人类有着什么关系。这是我们这一堂课共同关注的话题。
春来江水绿如蓝 A.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藓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
B.春天气温升高, 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小生命漂浮在湖水、江水中。
C.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岸边的树木花草长出了绿叶,使湖水、江水格外绿。大胆猜测: 第2节
水中的藻类植物学习目标:1、常见的藻类植物有哪些?2、观察水绵的形态结构以及叶绿 体有什么特点?3、了解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大多生活在水中海洋水沟、池塘海水藻类:淡水藻类: 海水藻类石花菜 石莼海带裙带菜紫菜鹿角菜马尾藻 观察海带1、海带是什么颜色的?能否进行光合作用?2、海带可以分几部分?分别是什么?3、海带是否有真正的根、茎、叶?为什么?褐色,含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状体、柄、固着器三部分。无根、茎、叶的分化。淡
水
藻
类小球藻(单细胞)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1、从水池或水沟里捞取少许水绵,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观察水绵:滑腻2、这些水绵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你能说出水绵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可能理由吗?水绵生活在水中。水绵没有专门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根、起运输作用的茎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的分化。所以整个身体都要浸没在水中。3、显微镜下看到的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液泡水绵的结构: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 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有叶绿素等色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进行繁殖。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繁殖方式: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海藻可供食用,可食用的海藻约有70种。
科学家还发现海藻中含有一些抗癌、抗菌和抗病毒的物质。在临床上,它们有消肿解痛、降血压、减肥、补血等作用。
许多海藻是很好的氮肥和钾肥。我国沿海农民常去海里捞取海藻作为肥料。
号称“海上草原”的海藻,用途虽然很大,但到目前为止,在总共约5000种海藻中,被广泛利用的只有60种左右。如果能进一步加以利用,人类将从海洋得到更多的财富。赤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植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藻类植物低等高等植物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