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卷:04 修辞手法学习——比喻和拟人(答案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卷:04 修辞手法学习——比喻和拟人(答案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31 15:13:33

文档简介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方法,可以在描绘一种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作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根据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见下表)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感情要鲜明。例如:
(1)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贬义色彩)
(2)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都逗乐了。(褒义色彩)
同样的一个本体,比作同样的喻体,但是因为引发的结果不同,所以导致句子出现了一褒义一贬义两种不同的感彩。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
妹妹快活得好像一只林中的小鸟。
妹妹和小鸟当然不同类,但有相同点:快活。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例如: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渴睡人的眼”是大家熟知的,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拟人有两种类型:
1.把事物直接当作人来描写。例如: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例如: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衣襟。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鲜明、形象、生动。一个好的拟人句,一方面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另一方面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思想、动作、神态等。拟人的特点最是本体事物和人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能出现比喻词“像、如”等。而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是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因而,拟人句不能有“人”的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例如:啄木鸟在给树治病。 (拟人)
啄木鸟像医生一样给树治病。( 明喻)
啄木鸟成了医生。 (暗喻)
一.选择题
1.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画“√”。
(1)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
(2)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
(3)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4)瞧!多么像它母亲。( )
2.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
(2)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
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或修辞手法,把相应的符号写在括号里。
A.比喻和拟人 B.排比句 C.反问句
(1)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
(2)我常常觉得,方块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愉悦你的眼睛。( )
(3)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山峰,或清凉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华如脂。( )
4.下列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原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
B.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
C.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D.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银镜。 B.长城远看像一条长龙。
C.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样。 D.人民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
二.填空题
1.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5)山朗润起了,水涨起了,太阳的脸红起了。( ) 
2.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
(2)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
【解析】1.将太阳人格化,用“一纵一纵”、“使劲儿”修饰,把“太阳缓慢的姿态”比作“负着重担”似的。2.“我”不会变成光亮的,作者只是藉此表示心情的状态
3.仿写句子。
(1)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 ;秋天的树是 ;冬天的树是 。
(2)走进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4.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人空格处。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5.修辞方法我填。
(1) 鸟儿在树上愉快的歌唱。(???? )
(2)羊群在草原上走走去,就像在绿色的地毯上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 )
6.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对我说:“放学时,我去学校接你。”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2)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好听极了。
改为拟人句:
改成比喻句: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填“√”或“×”)。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的。( )
(2)“猫猬兽”是一种像猫的小动物。( )
(3)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 )
(4)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5)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又随风而去。( )
2.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个朋友。 ( )
(2)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
(3)你喜爱的书就像你的家。 ( )
3.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
(2)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
(3)他读书的时候,像一只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样专注。 ( )
(4)她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见了满桌的美味佳肴。( )
(5)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
4.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3)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
(4)蜻蜓在飞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5)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5.在是比喻句的括号里打“√”。
(1)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2)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3)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4)小明高兴得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
(5)大榕树的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6.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走到三阳春的门口,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 ( )
(2)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 )
(3)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 )
7.读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秋季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 )
(2)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 )
(3)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
(4)溪流两岸的野花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

二、现代文阅读
《明天我们毕业》片段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 (áo)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你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你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用“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用“~~~~~~~~~”画出文中同时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
(2)在你即将毕业之际,请写下你对老师最美好的祝愿。
_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方法,可以在描绘一种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作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根据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见下表)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感情要鲜明。例如:
(1)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贬义色彩)
(2)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都逗乐了。(褒义色彩)
同样的一个本体,比作同样的喻体,但是因为引发的结果不同,所以导致句子出现了一褒义一贬义两种不同的感彩。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
妹妹快活得好像一只林中的小鸟。
妹妹和小鸟当然不同类,但有相同点:快活。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例如: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渴睡人的眼”是大家熟知的,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拟人有两种类型:
1.把事物直接当作人来描写。例如: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例如: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衣襟。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鲜明、形象、生动。一个好的拟人句,一方面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另一方面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思想、动作、神态等。拟人的特点最是本体事物和人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能出现比喻词“像、如”等。而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是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因而,拟人句不能有“人”的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例如:啄木鸟在给树治病。 (拟人)
啄木鸟像医生一样给树治病。( 明喻)
啄木鸟成了医生。 (暗喻)

一.选择题
1.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画“√”。
(1)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
(2)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 )
(3)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
(4)瞧!多么像它母亲。(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方法。(1)句中“就像躲进”这是拟人句,不是比喻句。(2)(3)都是比喻句。(2)将珍珠鸟后背的白点比喻成珍珠。(3)中将珍珠鸟的身子比喻成一个蓬松的球儿。(4)是感叹句,“像它的母亲”只是陈述一种事实,并没有比喻成分。
2.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拟人 )
(2)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比喻 )
【解析】只有人才会打招呼,第一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题,“像”表明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或修辞手法,把相应的符号写在括号里。
A.比喻和拟人 B.排比句 C.反问句
(1)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C )
(2)我常常觉得,方块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愉悦你的眼睛。( A )
(3)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山峰,或清凉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华如脂。( B )
4.下列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B )。
A.原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
B.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
C.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D.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
【解析】A项把蜂窝比作大莲蓬头, C项把马蜂比作战斗机,D项把疙瘩比作枣那么大。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C )
A.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银镜。 B.长城远看像一条长龙。
C.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样。 D.人民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
【解析】比喻句是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据此分析辨识并作答即可。C项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二.填空题
1.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比喻 )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拟人 )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比喻、拟人 )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拟人 )
(5)山朗润起了,水涨起了,太阳的脸红起了。( 拟人、排比 ) 
【解析】1. 本题有比喻的字“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2. 在雨中静默着。拟人词语“静默”。3. 有“像”所以是比喻,又有娃娃所以又有拟人。4. 有“像”所以是比喻,又有小姑娘所以包含拟人。5. 太阳的脸是拟人,排比句式是山朗润起立了,水涨起了、脸 红起了。
2.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比喻 、拟人)
(2)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夸张 )
【解析】1.将太阳人格化,用“一纵一纵”、“使劲儿”修饰,把“太阳缓慢的姿态”比作“负着重担”似的。2.“我”不会变成光亮的,作者只是藉此表示心情的状态
3.仿写句子。
(1)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 ;秋天的树是 ;冬天的树是 。
(2)走进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4.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人空格处。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若大江东去____,婉约___如小桥流水_____,粗犷__如旭日喷薄____,细腻___似风拂杨柳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解析】春联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有它独特的魅力,原题中说它豪放,那首先我们想到的应该是豪放派的特点为“气势雄浑”,从选项中可知“大江东去”是有雄浑气势的,而“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句,苏轼也是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所以豪放若大江东去;婉约派特点是“结构深细慎密,寓意含蓄委婉。音节谐婉,情调柔美”,从选项可知“小桥流水”这是这一风格,而“小桥流水”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曲状元马致远之曲词婉约沉郁见长,所以所填是婉约如小桥流水;粗犷的意思是“粗野”,从选项排除推理“旭日喷薄”所要表达的就是粗野的意境,所填空就为粗犷如旭日喷薄;细腻意思是细润光滑,微风吹拂杨柳不正是这种意境吗,“风拂杨柳”即如小家碧玉般细腻。
5.修辞方法我填。
(1) 鸟儿在树上愉快的歌唱。(????拟人 )
(2)羊群在草原上走走去,就像在绿色的地毯上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排比? )
6.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对我说:“放学时,我去学校接你。”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妈妈对我说,放学时,她去学校接我。
(2)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好听极了。
改为拟人句: 鸟儿放声歌唱起,好听极了。
改成比喻句: 鸟儿放开嗓子叫起,好像歌唱家在歌唱,好听极了。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填“√”或“×”)。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的。( × )
(2)“猫猬兽”是一种像猫的小动物。( × )
(3)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丰满。( √ )
(4)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
(5)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又随风而去。( √ )
【解析】本题的第1题表示比较,第2题是同类事物的比较,都不是比喻句。
2.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个朋友。 ( 是 )
(2)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不是 )
(3)你喜爱的书就像你的家。 ( 是 )
【解析(1)此句为暗喻,本体是“一本你喜爱的书”,喻体是“一个朋友”,喻词是“是”。(2)此句不是比喻句,虽然有喻词好像,但是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没有构成比喻句的基本结构。(3)此句为明喻,本体是“你喜爱的书”,喻体是“你的家”,喻词是“像”。】
3.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是 )
(2)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不是 )
(3)他读书的时候,像一只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样专注。 ( 是 )
(4)她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见了满桌的美味佳肴。( 不是 )
(5)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不是 )
4.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3)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 )
(4)蜻蜓在飞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5)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解析:(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是表示猜测。(4)蜻蜓在飞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句中的“蜻蜓”和“小猫”没有相似点。(5)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表示比较。】
5.在是比喻句的括号里打“√”。
(1)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2)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3)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4)小明高兴得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
(5)大榕树的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6.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走到三阳春的门口,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 ( × )
(2)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 √ )
(3)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 × )【解析】(2)布裙比作破伞。
7.读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秋季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 )
(2)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 )
(3)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
(4)溪流两岸的野花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 )
二、现代文阅读
《明天我们毕业》片段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 (áo)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你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你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用“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用“~~~~~~~~~”画出文中同时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一个句子。
【解析:第一句话为中心句,最后一句为含有排比和比喻的句子。】
(2)在你即将毕业之际,请写下你对老师最美好的祝愿。
____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老师您说声:“老师节日快乐!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健康快乐!”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