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科学三上3.17《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案
课题
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状态。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水的三态变化的科学道理。
3.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
4.运用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改变。
难点
通过实验现象解释物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把水放到冰箱冻成冰块的时候,会有什么发现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从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学生思考,寻求答案。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活动1:水结冰后的变化
水是常见的液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冰。水和冰有什么不同?放置一段时间后,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水、塑料瓶和冰箱
实验过程:在塑料瓶中加入半瓶水,标记水位并盖紧瓶盖。将塑料瓶放入冰箱冷冻层中,待水结冰后,在进行观察。
实验要求:
(1)观察塑料瓶子结冰后,水位的变化 。
(2)交流并发表自己发现,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记录:
放入前
放入后
现象
塑料瓶的水
半瓶
大半瓶
水位升高了
结论
结论:水变成冰,他的体积增大了。
讨论: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
学生思考,然后回答。
水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是会由液态的水结成固态的冰,而且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会把玻璃瓶涨碎。
(二)活动2:水珠从哪里来
水能从液体变成固体,它能从液体变成气体吗?
实验材料:烧杯、水、器皿盖
实验过程: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标记水位,用培养皿盖着杯口,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解释现象。
实验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标记水位,用培养皿盖着杯口,放在阳光下。
②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验,并解释观察到现象。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记录:
阳光下晒时间
现象
水
30分钟
培养皿盖上有水珠
结论
结论: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情况下,液体会变成气体。
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有液体变成气体,遇见培养皿盖变凉由气体右变成了液体(水珠)。
(三)活动3: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会融化,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这些都是水的状态变化的现象。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水改变状态的例子吗?
水遇冷可以变成固体的冰。
水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
观察生活中水的状态变化现象,并尝试做出解释 。
冬天早晨看到树挂。
现象:由于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见树杈变冷形成冰花(树挂)。
拓展延伸: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水变化的实例?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深秋,树叶上形成“霜” 等等。
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得出结论。
学生亲自实验,观察实验的现象,解释其中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结论 。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变成固体的现象。
在实验中让学生明白水的液态气态和固态的变化。
课堂练习
一、判断。
1. 在阳光下,水可以变成水蒸气。 ( )
2. 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这是水的状态变化的现象。 ( )
二、选择。
下列措施中使水蒸发减慢的是(???)?
A.用扫帚把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
作业布置
解释一下,冬天窗花上的冰花是怎么回事?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能变成气态、液态和固态。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板书
3.17.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水蒸气 降温 水
升温
水 (降温) 冰(固体)
课件23张PPT。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粤教版上 三年级上 同学们,当我们把水放到冰箱冻成冰块的时候,会有什么发现呢? 活动1:水结冰后的变化
水是常见的液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冰。水和冰有什么不同?放置一段时间后,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水、塑料瓶和冰箱 活动手册: 实验过程:
在塑料瓶中加入半瓶水,标记水位并盖紧瓶盖。将塑料瓶放入冰箱冷冻层中,待水结冰后,在进行观察。 实验要求:
(1)观察塑料瓶子结冰后,水位的变化 。
(2)交流并发表自己发现,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记 录: 结论:水变成冰,他的体积增大了。
半瓶大半瓶水位升高了 讨论: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 水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是会由液态的水结成固态的冰,而且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会把玻璃瓶涨碎。 (二)活动2:水珠从哪里来
水能从液体变成固体,它能从液体变成气体吗? 实验材料:烧杯、水、器皿盖 实验过程:
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标记水位,用培养皿盖着杯口,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解释现象。 实验要求:
①以小组为单位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标记水位,用培养皿盖着杯口,放在阳光下。
②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验,并解释观察到现象。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结论: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情况下,液体会变成气体。30分钟培养皿盖上有水珠 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有液体变成气体,遇见培养皿盖变凉由气体右变成了液体(水珠)。 活动3: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会融化,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这些都是水的状态变化的现象。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水改变状态的例子吗?水遇冷可以变成固体的冰。
水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 观察生活中水的状态变化现象,并尝试做出解释 。冬天早晨看到树挂。
现象:由于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见树杈变冷形成冰花(树挂)。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水变化的实例?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深秋,树叶上形成“霜” 等等。一、判断。
1. 在阳光下,水可以变成水蒸气。 ( )
2. 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这是水的状态变化的现象。 ( )
二、选择。
下列措施中使水蒸发减慢的是(???)?
A.用扫帚把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 √√B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能变成气态、液态和固态。
板书设计3.17.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水蒸气 降温 水
升温
水 (降温) 冰(固体)
作业布置解释一下,冬天窗花上的冰花是怎么回事?
?
?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同步练习
一、填空
1.水可以变成( )态、( )态和( )态。
2.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会融化 ,这是水的( )的现象。
二、选择
1.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见冰棒在冒“白气”,其原因是( )。
A、冰棒融化产生的小水滴 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液滴 D、冰棒熔化后蒸发产能的水蒸气
2.在冬天,下列办法中不能使洗过的衣服较快变干的是( )。
A、将湿衣服放在炉火旁烘干 B、用电吹风炊湿衣服
C、将湿衣服折叠起来晾晒 D、将湿衣服放到暖气片上
3.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原因是( )。 ?
A、水变成蒸汽,遇冷又变成水珠???? ?B、水蒸汽,遇热变成水珠????????C、水变成蒸汽
?三、判断
1. 用扇子扇风人会感到凉爽些,这是因为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
2. 春天,冰雪融化,这是固态变成了液态现象。??(??)?
3. 早晨,室外大雾迷漫这是水变成固态现象。( )
4.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说明蒸发了。???? ??(??)?
5. 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说明水升温变成水蒸气。( )
四、实验
实验名称:水结成冰的变化
实验材料:水、塑料瓶和冰箱
实验过程:在塑料瓶中加入半瓶水,标记水位并盖紧瓶盖。将塑料瓶放入冰箱冷冻层中,待水结冰后,在进行观察。 。
记录:
放入前
放入后
现象
塑料瓶的水
半瓶
大半瓶
水位升高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
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
参考答案
一
1.液 气 固
2. 状态变化
二、1.D
2.C
3.A
三、1. (√)
2. ( √)
3. (× )
4. (√)
5. (× )
四、结论:水变成冰,它的体积增大了。
五、水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是会由液态的水结成固态的冰,而且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会把玻璃瓶涨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