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31 14: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1911年
孙中山的战略思想是: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起义,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革命党人齐起响应,从而直捣北京,推翻清朝……他们之所以选择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起义,主要是为了便于从海外接济饷械。
——李侃、李时岳等人著《中国近代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革命派起义的首选地区是哪里?原因是什么?
A
B
C
D
E
1906年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07年
寡不敌众、徐锡麟死难
1907年
刘道一、蔡绍南
徐锡麟
秋瑾
歹徒告密,秋瑾被捕遇难
徐锡麟(1873——1907)
1901年徐锡麟出任绍兴府学校算学讲师。

1903年赴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博览会上中国古钟在展,徐锡麟愤感列强欺中国太甚,在日本革命派的影响下逐渐放弃对清政府的希望,弃改良而从革命。

1904年徐锡麟加入光复会并成为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

1906年徐锡麟打入清政府内部,纳粟捐官,充任巡警学堂及巡警的会办。他小心逢迎,拜恩铭为师,被被恩铭引为亲信。徐锡麟食清廷之禄,却时刻不改革命之志。
秋瑾(1875——1907)
1904年冲破家庭束缚,自己筹资留学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1906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学生回国。1907年创办《中国女报》,后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再浙江、安徽同时起义,遥相呼应。
A
B
C
D
E
1906年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07年
寡不敌众、徐锡麟死难
孙中山、黄兴
1907年
奋战七昼夜,弹药缺乏,
最终失败
刘道一、蔡绍南
徐锡麟
秋瑾
歹徒告密,秋瑾被捕遇难
1907年
1911年4月
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黄兴
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黄兴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阅读材料结合书本知识归纳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谋划起义:湖北革命组织_______与______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_________。
计划泄露: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______在汉口租借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武昌首义: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_______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文学社
共进会
湖北新军
孙武
工程营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谋划起义:湖北革命组织_______与______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_________。
计划泄露: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______在汉口租借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武昌首义: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_______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三镇胜利:武昌被占领后,_____、____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起义军成立___________,推举_______为都督。
文学社
共进会
湖北新军
孙武
工程营
汉阳
汉口
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被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谋划起义:湖北革命组织_______与______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_________。
计划泄露: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______在汉口租借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武昌首义: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_______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三镇胜利:武昌被占领后,_____、____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起义军成立___________,推举_______为都督。
各省响应: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________,支持革命。
文学社
共进会
湖北新军
孙武
工程营
汉阳
汉口
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
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都促使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熊月之(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怎样的政治制度?

2、“中华民国”实行的怎样的政治制度?

3、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民主共和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