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内容涉及三大植物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首先教材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的环节告诉学生一滴池塘水或湖泊水中有多种藻类植物,告诉学生藻类植物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这一节的兴趣。教材对藻类、苔藓植物的阐述,都是首先从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引入,介绍常见的藻类苔藓植物,然后安排“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有关藻类、苔藓的形态、结构特征,分析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最后再总结藻类、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适应性,介绍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于蕨类植物,教材则是直接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它的形态结构特征,特别突出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这一特征,同时用图展示了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贯众叶片背面的孢子囊群来介绍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最后介绍了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情分析
虽然很多学生听过甚至见过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但是对于这三类植物的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时采用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学生可以亲自仔细认真有目的地观察这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分析它们与人类关系的条件,让他们在我的引导下能真正的自己去探索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料,总结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观察教师所给材料,总结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3.??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料,总结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状况,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教师所给材料,总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2.??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料,总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征。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请同学回忆在第一单元第二章所学的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帮老师解答一个小小的疑惑: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所需的有机物最初均来自于构成生态系统的哪一个成员?这一类成员又主要是指哪一类生物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所需的有机物最初均来自于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主要是指植物。
教师进一步设疑:有没有同学可以说出咱们校园中的每一类植物的具体名字?
教师总结引入新课:谢谢同学们帮老师解答了这个疑惑,其实在我们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存在的绿色植物比刚才我们举出来的要多得多,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科学家将它们分成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能结出果实的种子植物(学生观看教师选出的四大类植物代表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前三类植物: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学生:请看老师给同学们找到的藻类植物的照片,你们发现这些藻类植物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学生观看后总结回答:水中。
教师进一步质疑:地球上的水从含盐量的高低可分为哪两种?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海水和淡水。
教师总结:因此我们根据此可把藻类分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请大家分析教材P72——P73内容,举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植物的例子。
学以致用:请问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所说的绿是指什么生物?
2.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1)单细胞藻类和多细胞藻类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是多个细胞构成,有的是单个细胞构成,那么藻类植物呢?也是如此吗?请大家观察教材P72中的淡水藻类图片后回答。
学生分析后回答:藻类植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有些是多个细胞构成的,如海绵;有些是单个细胞构成的,如衣藻。
教师总结强调:是的,藻类有单细胞的藻类,如衣藻、鼓藻、新月藻等;也有多细胞的藻类,如水绵、栅藻、海带、紫菜等。
2)藻类植物的结构特征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海绵(淡水藻类)和海带(海洋藻类)两类藻类植物,你能找到咱们常见植物的根、茎、叶等结构吗?
学生观察后回答:没有根、茎、叶。
教师总结强调: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回忆我们在学习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曾经学习到过植物的根、茎、叶的作用,你们还记得吗?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告诉大家。
学生回忆后回答:植物的根固定植物、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植物的茎支持植物的地上部分,并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输送到地上其他器官处,同时将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送至根处;植物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教师进一步引导:请大家再次仔细观察P72中的水绵图片,请大家以前后4位同学为一组找到构成水绵的一个细胞进行观察,找出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图中淡蓝色的圆形结构就为细胞核,白色部分就为细胞质,绿色带状结构即为叶绿体,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界限就为细胞壁。
教师再次引导:藻类植物在水中生活时,全身都浸没在水中,请问根据以上我们总结的藻类植物的特点回答,是否构成藻类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否每一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学生回答:是的。
教师总结:对,藻类不需要专门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专门的光合作用的器官,那么也就不需要专门的运输养料的器官。由此可知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创设情境:请仔细阅读下列资料,归纳总结出藻类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资料一:藻类植物在水域中可立体分布,即使在较深的水域中,一些藻类植物也可以靠微弱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水域中藻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5%。
资料二: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碘,因此人们常常食用它们,如发菜、石莼、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紫菜等。
资料三:藻类植物与水中的经济动物,特别是鱼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各种水域中生长的藻类,特别是小型藻类,都直接或间接是水中经济动物(如鱼、虾)的饵料。例如,在印度海岸,油沙丁鱼的产量与海洋脆杆藻(Fragilaria oceanica Cl.)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凡是海洋中海洋脆杆藻大量发生的年代,也就是油沙丁鱼丰产的年代。
资料四:在二战期间,日军用鹧鸪菜来驱蛔虫;近年来研究发现,多食紫菜可预防高血压、抗衰老、延长寿命等。
?????学生分析资料后回答: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释放氧气、水生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供人类食用、药用。
学以致用:为什么在养金鱼的鱼纲中经常会养一些金鱼藻?
二、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请大家阅读教材P74最后一段,并回忆大家课后采集到苔藓植物的地方的环境,总结出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
?????学生阅读后总结:苔藓植物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学以致用: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的一面长满了苔藓,而对面没有。据此可判断生长苔藓的一面是(???????)
A.东???????B.南??????C.西???????D.北
2.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创设情境:请大家前后2排4位同学为一小组,按照下列提示观察你们自己采集的苔藓植物,并完成各小题。
1)测量苔藓植物的高度(注意不包括其孢子囊),一般只有??????????????,表明苔藓植物????????(选填矮小或高大)。
???2)用放大镜观察苔藓植物的叶片,??????(选填有或无)叶脉,茎?????(选填有或无)筋脉,这些说明苔藓植物中??????(选填有或无)输导组织;用手感觉其叶的厚度???????(选填较厚或薄),这是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学生展示后教师总结:苔藓植物较矮小,具有叶和茎的分化,但茎中导管,叶中无叶脉,且叶只有一层细胞,根为假根。
3.苔藓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补充资料,学生分析后总结苔藓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资料一:苔藓植物通常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有些苔藓植物本身还有贮藏大量水分的功能,像泥炭藓中有大型的贮水细胞,可以吸收重大本身质量20倍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资料二:有些沼泽地带生长的苔藓植物,遗体一年年地堆积后会形成泥炭。在我国西部和东北的一些地区,泥炭是重要的燃料资源。
资料三:煤炭燃烧和汽车尾气中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因此在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大或有燃煤火力发电厂的地方,找不到苔藓植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由此我们人类可将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学生分析后总结:苔藓植物可以蓄水、遗体可做燃料、可做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易侵入使其死亡。
学以致用:在长途运输花卉时,经常用下列哪类植物作保鲜保湿的包装材料(???????)
A.藻类??????B.苔藓??????C.蕨类???????D.种子植物
三、蕨类植物
1.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给学生介绍蕨类植物:请大家先欣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三类植物——蕨类植物中常见种类的图片:铁线蕨、肾蕨、里白、贯众、鳞毛蕨、满江红、卷柏、桫椤等。接着提问学生:有人见过这类植物吗?你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那个地方有什么特点?由此可知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欣赏后回答:我在四川的峨眉山上见过,那里较潮湿且温暖。我认为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应该是在温暖潮湿的地方。
教师总结:是的,在南方温暖潮湿的森林或山野、沟壑旁经常有这类植物生活,而在北方却少见,因为北方较干燥。
2.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创设情境:请大家前后2排4位同学为一小组,按照下列提示观察老师准备的蕨类植物材料,并完成各小题。
???1)比较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高度,蕨类植物????????(选填矮小或高大)。
???2)观察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找到其根、茎、叶。
3)观察蕨类植物的叶,?????(选填有或无)叶脉,用手折一折其叶,???????(选填有或无)柔韧的感觉,说明蕨类植物中??????(选填有或无)输导组织。
???4)观察蕨类植物叶片被面,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展示后教师总结:蕨类植物较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且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叶片背面有褐色隆起孢子囊,其中有生殖细胞孢子。
教师强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利用孢子繁殖下一代的,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3.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提供资料,学生总结:
资料一:
满江红
来源: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Roxb.)?Naka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辛,寒。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祛风利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关节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资料二:绿萍—水稻—鱼型生态农田:利用稻田部分水面养绿萍(满江红),以萍养鱼,鱼粪肥田的一种生态农田。1986年福建省农科院研究表明,无萍稻鱼组鱼亩产为32.3公斤,草鱼尾重170克,鲤鱼42克;稻萍鱼组鱼亩产40.4公斤,草鱼尾重197.5克,鲤鱼61克;而且水稻的产量无萍组低于有萍组。原因是在稻萍鱼系统中,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速效养分含量都增加了,特别是速效钾明显的增加,使水稻和鱼都获丰产。可见绿萍(满江红)是一种高产优质水生饲料和绿肥。
资料三:在距今3.5亿年~2.25亿年前的石炭纪、二叠纪时期,由于地球环境湿热,一些高大的蕨类植物如桫椤、芦木、鳞木、封印木等一起组成了当时地球上繁盛的陆地森林。二叠纪末期,由于地壳的运动,地球气候发生了改变,许多高大的蕨类植物灭绝了,地球历史上的“蕨类植物时代”也随之结束,但大量的蕨类植物的遗体大量堆积,被掩埋在湖泊藻泽里,经过炭化变质,久而久之形成了大范围的巨厚煤层。
资料四:不少蕨类植物的幼叶可做蔬菜、鲜食、盐渍、做干菜均佳。东北地区以紫箕?(牛毛蕨)、荚果蕨(薇菜)、东北蹄盖蕨(绿猴腿)、中华蹄盖蕨(红猴腿)的幼叶大量出口,是著名的山珍野菜。中国西南地区蕨类植物种类丰富,可食蕨类有20余种,除上述几属植物外,水蕨、星毛蕨、西南凤尾蕨的幼叶均可食用。许多蕨类植物的地下根状茎,含有大量淀粉,可酿酒或供食用,如食用观音座莲,其地下茎之重,可达二、三十公斤。
?????学生总结:蕨类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可食用,如蕨;可药用,如卷柏、贯众;是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可观赏,如肾蕨;远古时期的蕨类植物还是现今煤的原料。
学以致用:在潮湿的树林里发现一株植物,有根、有茎、有叶,叶背面还有一些小隆起,这一植物属于(?????)
A.蕨类???????B.藻类??????C.苔藓???????D.种子植物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请你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具有哪些特征?它们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设计重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因此在问题预设上多采用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提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通过课后测评发现,效果确实不错,对于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学生基本都能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