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景观·地图篇1 地理景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景观·地图篇1 地理景观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01 08:3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地理景观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通过观察图片区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知道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2)通过学习,学生能知道地理景观、地理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有些属于自然原因,有些属于人为原因;有些对人类有利,有些对人类不利。
2. 方法与过程:
学生学会通过《地理景观》光盘找到自己所需的地理资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千姿百态发展变化的地理景观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2) 知道不同的地理景观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各种人类活动。
(3) 明白关注地理景观就是关注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是关注我们人类自己。
(4)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解决方法:演示大量精美的、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对地理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觉得其实地理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会了地理知识能解决很多身边的实际问题,以此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光盘
解决方法:采用电脑授课的形式,教师讲解后由学生自主学习光盘的使用,在学习中发现各种功能的具体适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地理”。大家一定听过一句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句话是形容一个人知识非常渊博。 那么大家知道地理课主要是要学习一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
教师:刚才,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那我们地理到底是学习什么的呢?也许大家在上完这节课以后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一.地理景观:
1、地理景观的概念及分类:
现在,我们先来浏览一些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看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地理景观呢?
在这组景观照片中,有山地、河湖、沙漠、热带草原景观、工业区、农业、城市、交通运输景观等。这些景观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人文景观。那么,你们能不能区分一下,哪些是自然景观?哪些是人文景观?
然后,展示另一张景观照片让学生讨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 结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是没有绝对界限的。 再出示一些照片,让学生判别,加深学生的理解。
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多种多样的地理景观,领略了它的多样性,那它还有什么特性呢?
2、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性:
展示几组图片:“热带-寒带”、“森林-草原-荒漠”、“城市-农村-牧区”、“陕北窑洞-云南民居”,比较这些地理景观有什么不同(试着分析原因,教师不一定要给出标准答案,留下悬念能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地理景观的动态性:
展示“上海对比图片”,以前上海是一个小小的渔村,但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如今它已跻身世界十大城市之一。
展示“浦东变化发展”——“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可以请原本家住浦西,现搬往浦东居住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描述浦东近年的发展情况。
然后,让学生看书上的几组地理景观图片,讨论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总结:地理景观始终处于变化与发展中。珠穆朗玛峰仍然在长高、潮涨潮落、热带草原的干季湿季、新火山岛的形成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酸雨危害前后的林地景观、浦东的变化等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同学们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那你们能说说哪些地理景观的变化是不利于人类的吗?(酸雨危害)→引出环保问题: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理景观,但是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让环境的变化趋利避害,才能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才能持续地发展。举例:黄土高原的形成
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入门课,我最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是让孩子们喜欢地理。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很多照片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且让学生带来自己旅游时拍的景观照片展示给班级同学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