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图上的经纬网(1)经线和经度》学习任务单
课堂任务: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
1. 共同学习:阅读书本P16,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
2. 独立学习:请结合判断题,归纳经线的特点。
二、判读经度
1. 独立学习:阅读书本P17,找一找经度的标注规则。
2. 独立学习:再看示意图,尝试归纳经度的分布规律。
3. 共同学习:用红笔在地球模型(泡沫球)上描出0°经线、180°经线、东经90°经线和西经90°经线并标出经度。
三、巩固提升
独立学习:阅读地图,在地图下方括号中写出台风安比登陆我国上海市沿海时中心位置的经度。
台风安比中心位置( )
学习收获:
课后任务:
预习书本《2.2地图上的经纬网-纬线和纬度》,思考如何确定地球表面的纬线和纬度,尝试归纳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经纬度位置的表示方法。
《2.2地图上的经纬网(1)经线和经度》教学案例
背景
学期伊始,担任初中地理教学第三年的我又迎来了新的一届六年级学生,他们来自一所普通公办学校,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相关中课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但也存在有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社会阅历上也稍弱一些。前两年的教育经历让我感受到地理课堂教学“走马观花”、地理知识“死记硬背”容易。可是“学生如何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养成地理核心素养?”由此,处于瓶颈期的我迫不及待的想获得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在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向教研员主动请缨希望能够获得历练的机会:在区内开展一堂公开课。很快,教研员给予了同意的答复,开课时间定在一个月后,课程主题为《地图上的经纬网》第一课时。
主题
教学单元《地图上的经纬网》隶属六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地理教材“地图篇”板块,主要内容为: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绘有经纬网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地理课程标准将本课内容定为C级(即重点知识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本教学单元的学习安排三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经线和经度。细究本课,教学内容很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把地理知识生活化、形象化。
在新修订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被并列为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而其中,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实践力是学生通过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是连接书本中的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纽带,是帮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认识自然和社会,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最关键的素养,也是核心素养中最难实现和最容易忽视的一个。
基于以上两点思考,在这节区级公开课上,我以“基于课堂学具制作落实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为目标,开展教学研究。
细节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抽象的“经线和经度”生活化。“同学们,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上海又受到了哪类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台风。”“台风来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前做好准备,我们要预知台风。台风的实时位置我们一般用经纬度位置表示,下面谁来说说图中台风山竹的实时位置?”由于课堂的引入将经纬度位置与生活所需联系在一起,同学们一点也没有距离感,争先恐后的根据图片中的文字读出了台风山竹的经纬度位置。
课程非常顺利的引入到经线的学习,可是经线本身并不存在,是人为绘制出的,但单看定义和图片理解起来不容易。于是,在简单介绍完经线的诞生后,我布置了同桌合作学习任务:阅读书本P16,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很快,学生们认真的自学了起来。“还有没有没完成的小组啊?”看到学生们都完成了,我先请一位学生向全班分别介绍了“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的定义,学生根据书本给出的定义回答的十分准确。接着,我又邀请了一位学生上台指认各个部分结构,没有一丝犹豫,他清楚地指出了。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了书本与学具的结合,有效帮助了这部分教学目标达成。
在完成经线的相关学习后,经度的标注和判读又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如何检测经度的相关学习是有效的呢?既然,经度的诞生是源于实际生活需求绘制出的,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让学生们来亲手画一画。于是我布置了第二个同桌合作学习任务:用红笔在地球模型(泡沫球)上描出0°经线、180°经线、东经90°经线和西经90°经线并标出经度。地球模型上已经事先标好了南北极和伦敦,刻好了相关经线,因此,只要学生理解了经度的标注方法,就能体现在模型上。“谁来介绍一下画法?”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完成了。“那么你来说说吧。”“首先,经线是地球仪表面连接南、 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所以我们组先把4条经线画好,又看到有条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根据标注规则它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90°经线、以西是西经90°经线,与0°经线相对的就是180°经线。”配合着投影,学生非常清晰的展示出他们组的画法。
课程学习到这里,相关知识点已经落实,也完成了检测,可似乎还缺少了什么?这些地理知识又有什么用呢?“同学们,下面老师就想请你们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阅读地图,在地图下方括号中写出台风安比登陆我国上海市沿海时中心位置的经度。”几分钟后,我邀请了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获得答案依旧没问题。至此,本节课经线和经度知识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
结果
本堂课通过借助了“地球仪”、“地球模型”这两类学具,学生真切地认识了地球仪的各部分、感受了经线的描绘、进行了经度的标注。从学生的反应中,可以感受到教学目标真真切切的落实,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课堂上得到了锻炼。首尾的“台风”问题,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体现了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据意义便是“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正是给予了学生这种学习运用的能力。
评析
从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我国中小学正式设置地理课程,至今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地理教育历程,这段时期使用的地理教材经历了多次的修订,教育理念也有了很大的调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能力为重”的教育思想,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
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他指出: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静坐、静听,忽视了学生参与,因此他提出了“在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所以,在本次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亲手制作、使用学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主动参与了课堂教学、运用了地理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地理实践力逐渐养成的目的。
课件23张PPT。2.2地图上的经纬网(1)经线和经度
台风:山竹实时路径截图(2018.9.17 17时数据)经纬度位置:
东经106.6° 北纬24°地球地球仪1. 共同学习:阅读书本P16,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一.认识地球仪上的“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地球仪地球仪南极:地轴南端同地球表面的交点北极:地轴北端同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地球自转轴经线:地球仪表面连接南、 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赤道: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一.认识地球仪上的“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经线定义:地球仪表面连接南、 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对错我来判:对:起立 错:坐下1. 经线是圆形的。2. 经线有无数条。3. 每条经线的长度是不一样的。4. 每条经线都指示着正南方和正北方。2.独立学习:请结合判断题,归纳经线的特点。
1.形状:
2.数量:
3.长度:
4.指示方向:
????半圆的相等半圆无数条相等正南方、正北方43210无数条经线
要如何区分呢?标注经线的度数——经度二.判读经度在经线上标注经度时,
0°标注在哪里?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哪个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经线?
二.判读经度在经线上标注经度时,
0°标注在哪里?
其它度数又如何标注呢?二.判读经度1. 独立学习:阅读书本P17,找一找经度的标注规则。
二.判读经度(1)0°经线以东的180°内经线的经度是如何标注的?如“东经30o”
或“30oE”二.判读经度(2)0°经线以西的180°内经线的经度是如何标注的?如“西经60°”
或“60oW”二.判读经度不分东、西经,经线标注为180°。(3)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同在一条经线上,那这条经线是如何标注经度的?二.判读经度分布规律:1. 将两条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度数相加可知,相对经线的经度数之和为______(填写度数)。180°二.判读经度2. 独立学习:再看示意图,尝试归纳经度的分布规律。二.判读经度分布规律:2. 观察两条相邻经线的度数差可知,在地图上标注经度数时往往______(等差/不等差)标注。等差30°30°二.判读经度分布规律:3. 从经度数的大小分布情况可知,东经范围内越往东经度越___(大/小),西经范围内越往西经度越___(大/小)。大大二.判读经度3. 共同学习:用红笔在地球模型(泡沫球)上描出0°经线、180°经线、东经90°经线和西经90°经线并标出经度。二.判读经度东经121°或121°E1. 独立学习:阅读地图,在地图下方括号中写出台风安比登陆我国上海市沿海时中心位置的经度。三.巩固提升台风安比中心位置1.你会了吗:(会-☆,基本会-△,不会-○)
1)会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极、北极、赤道、经线”。
2)会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的特点。
3)会在地球仪、地图上读出0°经线等重要经线。
2. 学完本课,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存在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学习收获东经121°或121°E课后任务台风安比中心位置单单知道经度,能确定准确的位置吗?2.独立学习:阅读地图,读出A、B两地的经度。三.巩固提升A西经45°或45°WB东经135°或13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