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1、物质性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2、相互性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
力的作用效果:
1、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
——用弹簧秤测量
如何表示力?
要从哪些方面表示力?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将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力的种类:
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电磁力、核力等
效果力:压力、支持力、浮力、
推力、拉力等
重力
1、大小:
2、方向:
竖直向下
应用一
应用二
3、作用点:
重心
光盘的重心
空心桶的重心
汽车的重心
C、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确定重心的方法:
——悬挂法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B、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物体内部质量分布有关
A、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力的现代分类方法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重力
电场力、磁场力等
核力等
引力、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
存在于放射现象中
1、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
说明:
2、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
即原子核的大小
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
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
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
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D
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
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ABC
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AB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存在
C.
两个力都是10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
武术运动员在练习冲拳时,拳头并未前方的物体接触,运动员都感到了很大的力。有的同学说“没有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D
在对重力的本质还没有认清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重心就有了比较复杂的应用。我国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距今约5000年的尖底陶器,如图所示。这种陶器瓶口小腹大,有两耳在瓶腰偏下的地方,底尖。若用两根绳子系住两耳吊起瓶子,就能从井中取水。试分析人们是怎样利用尖底陶瓶在井中取水的。
A
B
C
D
A
B
C
D
把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薄板绕C点缓慢转动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PAGE
总课时
1
第
1
课
时
课题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课型
新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能分析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知道里的三要素,能画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4、知道物体的重心的含义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过程与方法
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的效果开始的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及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2、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的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愿望,敢于质疑,勇于修正3、通过介绍“神六”发射升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的方向及重力的大小;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难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重心的概念
教具学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一).引子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运动的描述,及研究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章——相互作用
(二).
过程自然界的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这些相互作用,物体在形状、运动状态以及其他肉眼不能察觉的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先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
播放录像,同时提问:是什么改变了速度的大小?是什么改变了速度的方向?
过度引导:像这种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用手压锯条,锯条弯曲;用手拉橡皮条,橡皮条变长;用手压气球,气球变形……)我们说这些物体发生了形变。
那么什么原因使这些物体发生形变?这是其它物体的作用的结果。在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force)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从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力涉及到几个物体?——两个力不能离开这两个物体而单独存在。这就是力的物质性1、力的物质性:施力物体
和
受力物体而且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也即力具有相互性2、力的相互性: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通过前面看到的,我们说力的作用的效果有哪些?3、力的作用效果:a、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另外在初中里我们就已经知道,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弹簧秤)来进行测量。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简称牛,用N来表示。那么该如何来表示力呢?要从哪些方面来表示力?初中里学过,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是一个矢量,它不但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力的方向不同,它作用的效果也就会不一样。另外,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如果作用点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
水平的恒力F作用在A点和作用在B点对物体来说效果是不一样的。(可以借助与黑板擦演示)
因此在精确的表示力的时候都必须将力的三个要素都表示出来。我们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2)力的图示方法: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是按一定的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力的图示。简单一句话: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平时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只需要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力的分类(3)力的种类1、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核力等2、效果力:压力、支持力、浮力、推力、拉力等我们高中里研究力是按照性质力来研究的。今天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自然界里最常见的力——重力。像这种空中的物体回落地面、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海水不会洒向空中……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地球与物体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力。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二、重力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关于重力要从力的三要素进行研究:初中里我们学过,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1、大小:G=mg其中的g就是前面学过的自由落体。重力大小的测量可以利用弹簧秤进行测量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2、方向:竖直向下或铅直向下对于重力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录像播放从重力的效果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3、作用点:重心重心的分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①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P图3.1-3)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物体内部质量分布有关(P图3.1-4)
③重心可以位于物体上也可以位于物体外,如三角板对于不知重心的比较薄物体的重心有时可用悬挂法进行确定书本的后面介绍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大家了解一下。三、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名称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产生特点存在一切物体之间存在于电荷或磁体之间存在于核子之间存在于放射现象中思考练习:演示:双锥体“往上爬”。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揭秘。轨道低端窄,双锥体的重心高;轨道高端宽,双锥体的重心低。表面看来双锥体由A端释放,会自动地向较高的B端“爬升”。实际上仍是从重心高处向重心低处滚下来。四、课堂练习1、被运动员踢出的足球沿水平地面滚动,速度越来越小,不计空气阻力,此过程中对足球施力的物体是:(
C
)A.只有地面
B.只有地球
C.地球和地面
D.运动员、地球和地面假如是被踢飞了的足球,它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呢?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存在
C.
两个力都是10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3、如图所示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D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4、在对重力的本质还没有认清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重心就有了比较复杂的应用。我国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距今约5000年的尖底陶器,如图所示。这种陶器瓶口小腹大,有两耳在瓶腰偏下的地方,底尖。若用两根绳子系住两耳吊起瓶子,就能从井中取水。试分析人们是怎样利用尖底陶瓶在井中取水的。5、武术运动员在练习冲拳时,拳头并未前方的物体接触,运动员都感到了很大的力。有的同学说“没有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利用动画进行说明>利用动画介绍悬挂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
教学反思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