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弹力》习题课复习提问:1、弹力的 产生条件?2、弹力的方向?3、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判断下列小球是否受到弹力?判断下列小球是否受到弹力?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接触面均光滑) 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拔河比赛中,两参赛队以大小等于F方向相反
的力拉绳,那么绳中的张力多大?甲同学认为绳
中的张力为零,因为两队的拉力相平衡。乙同学
认为绳中的张力为2F,因为两队拉力各为F。丙
同学认为绳中的张力为F。你觉得哪位同学的结
论正确?为什么? 如图,A、B、C重均为10N,三物体叠放在桌
面上。在A上加以竖直向下的力F=20N,则B物
体受到A对它的弹力的大小为 ____,C对它的
弹力大小为____。物体C在竖直方向上除了重
力外还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A、B两物块重分别为GA=3N,
GB=4N,弹簧的重量不计。系统沿竖直方向处于
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则天花板受到
的拉力和地面的压力有可能是( )A、1N和6NB、5N和6NC、1N和2ND、5N和2N如图,将甲、乙两根相同的条形磁铁
吸引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压力等于甲的重力 B、乙队桌面的压力小于甲、乙的重力 C、磁铁甲共受三个力作用 D、磁铁甲共受四个力作用 总课时
2
第 2课 时
课题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二节 弹力习题课
课型
习题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不同情况的弹力产生,及方向的确定。
2.巩固胡克定律,能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得出总结分析弹力的方向
2.理解点、线、面的弹力的方向,会画示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研究弹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簧弹力大小的计算。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一).引子
复习提问:
1、弹力的 产生条件?
2、弹力的方向?
3、弹簧的弹力的大小?
(二). 过程
1、判断下列小球是否受到弹力?
2、判断下列小球是否受到弹力?
3、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接触面均光滑)
4、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5、拔河比赛中,两参赛队以大小等于F方向相反的力拉绳,那么绳中的张力多大?甲同学认为绳中的张力为零,因为两队的拉力相平衡。乙同学认为绳中的张力为2F,因为两队拉力各为F。丙同学认为绳中的张力为F。你觉得哪位同学的结论正确?为什么?
6、如图,A、B、C重均为10N,三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A上加以竖直向下的力F=20N,则B物体受到A
对它的弹力的大小为 ____,C对它的弹力大小
为____。物体C在竖直方向上除了重力外还受到
哪几个力的作用?
7、如图所示,A、B两物块重分别为GA=3N, GB=4N,弹簧的重量不计。系统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面的压力有可能是( )
A、1N和6N B、5N和6N
C、1N和2N D、5N和2N
8、如图,将甲、乙两根相同的条形磁铁吸引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力等于甲的重力
B、乙队桌面的压力小于甲、乙的重力
C、磁铁甲共受三个力作用
D、磁铁甲共受四个力作用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
教学反思
总课时
2
第 1课 时
课题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二节 弹力
课型
新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得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学会用放大的方法去观察微小形变。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作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具
学具
刻度尺、钢锯条、弹簧、弹簧称及钩码(多组)、带有橡皮塞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器、平面镜及支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一).引子
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但是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可称为接触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分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他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弹力
(二). 过程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
1、小孩坐在一块木板上——板发生弯曲
2、划船的人用一根竹竿撑着使船离岸——杆发生弯曲
3、人射箭(郭靖射箭)——弓发生弯曲
4、撑竿跳——竿弯曲
5、网球击中球拍——网面发生弯曲
6、手握测力计——测力计发生变形
再请同学们看这个实验:
演示1:用力拉弹簧——伸长放手后弹回去
用弹簧拉小车,小车动起来了,说明弹簧对小车有力的作用。当我们压缩弹簧的时候,也会有力的作用
演示2:弹簧片,用力拉——发生弯曲,放开后弹回去。在它弯曲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弹簧片对手有力的作用,比如跳水运动员的跳板
……
像这种竹竿大弯曲、弓的弯曲、跳板的弯曲、弹簧的伸长和缩短等等,我们称之为形变,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一、形变
1、定义:物体的形状、体积的改变
请同学们举几个现实生活中关于形变的例子?哪些形变是可以恢复的?哪些是不可以完全恢复的?哪那些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橡皮筋、绳子可以伸长,铁丝可以扭转,气球可以压扁等等,所有的一切物体都会形变,只是有的很明显,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出来,有的则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利用一定方法才可能看得出来。比如,我用手按墙的时候,我的手发生了形变——可以用眼睛看出来,我的手已经扁了。但其实墙壁也发生了形变,但我们很难看出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实验
演示3:固体形变演示瓶
先用矿泉水瓶演示,用手捏瓶可以看到形变
然后用手捏空玻璃瓶,问:同学们是否看出瓶子发生形变了?——看不出,但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形变,只不过我们肉眼看不出来。
再问:如何看见这个形变呢?……
演示4:用二级杠杆放大原理演示一块金属钢板的形变
演示5:用激光器演示桌面的形变
………
一切的物体都会发生形变,利用一定的方法我们都可以观察到
一些物体在,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性形变——发生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常见的形变: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
另外我们还知道形变有一定的限度,比如我们知道弹簧不能用很大的力去拉,否则拉直了就恢复不了。
又比如美国的世贸大厦让飞机撞了一下,超过了形变的限度,也就恢复不了。汶川的房子在摇晃的过程中超过了形变的限度,大面积倒塌恢复不了。就像父母亲打小孩不能太用力,否则一巴掌下去脸就扭到一边恢复不了,也就是说形变都有一个最大的限度,即弹性限度。
4、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形变通常就是指弹性形变。在高中阶段我们重点研究的是弹簧的形变。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实验。
演示书本上的实验:图3.2-1。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发生形变的弹簧对与它接触的小车有一个力的作用。像这种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产生弹力的条件是:
2、产生弹力的条件:①接触 ②形变
讲力要从力的三要素来描述。
3、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以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的物体产生弹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的
4、弹力的方向:
①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②线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线而指向线收缩的方向.
③点的弹力——向总是垂直于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另外还有一种杆的弹力先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时间关系我们下堂课再来讲。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弹簧的弹力。
实验演示(或录像播放)
④弹簧的弹力——F=kx
弹簧既有拉力也有压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弹簧而指向弹簧收缩的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沿着弹簧而指向弹簧拉伸的方向.
综上所述:弹力的方向总与施力物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关于弹力的大小可以得出: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 (式中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N/m)——胡克定律
生活中说有的弹簧“硬”,有的弹簧“软”,指的就是他们的劲度系数不同。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四、巩固练习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弹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
弹力的大小总与物体本身重力的大小成正比
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存在弹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
2.画出图中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3.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m,大、小弹簧的一端平齐并固定,另一端自由如图甲所示,当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与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求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各是多少?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