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1节 物质的分类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1节 物质的分类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01 12: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2章第1节 物质的分类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Cl K2SO4 KCl NH4Cl
C Na2SO4 K2SO4 KCl NH4Cl
D Na2SO4 K2SO4 KCl (NH4)2SO4
解析:C项中Na2SO4、K2SO4分别属于钠盐、钾盐,根据阴离子判断都属于硫酸盐;KCl和NH4Cl分别属于钾盐和铵盐,根据阴离子判断,都属于盐酸盐;A、B、D项中的NaCl属于钠盐或盐酸盐,(NH4)2SO4属于铵盐或硫酸盐,都不符合图示关系。
答案:C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粉笔灰 B.冰块
C.食盐 D.色拉油
解析:粉笔灰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冰块是固态的水,融化后是纯净物,不是溶液;食盐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色拉油不溶于水,形成乳浊液。
答案:C
3、某无色溶液既可能是强酸性又可能是强碱性,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H+ Na+ MnO SO
B.Na+ CO Al3+ Cl-
C.K+ Na+ Cl- SO
D.K+ Cl- Ba2+ HCO
【解析】 A项,MnO是紫红色;B项,酸性时CO+2H+===CO2↑+H2O,碱性时Al3+生成沉淀;D项,酸性时HCO+H+===CO2↑+H2O,碱性时HCO+OH-===CO+H2O。
【答案】 C
4、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左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不导电,不是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解析】 NaCl固体是电解质,但在常温下不导电,NaCl溶液是混合物,能导电,不是电解质。
【答案】 C
5、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FeCl3+Cu2FeCl2+CuCl2
B.2FeCl3+Fe3FeCl2
C.NaCl+AgNO3AgCl↓+NaNO3
D.2H2O22H2O+O2↑
解析:A项中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C项中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项中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B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解析:A中存在2O33O2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错误;B中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而是体现在得电子的能力强弱;C中Fe2+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D中Na2SO4含有+6价的硫,但Na2SO4没有强氧化性。
答案:D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解析: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不带电,A错误;若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带电(如酒精溶液)或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不带电(如淀粉胶体),则通电时,分散质粒子不发生移动,B错误;溶液中和胶体中的粒子运动都是无规律的,C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有,D正确。
答案:D
8、下列不是离子反应的是(  )
A.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CuO与稀盐酸反应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难溶物或水或挥发性物质。B、C、D符合以上条件。A项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分子之间的反应。
【答案】 A
9、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解析】 A项均为电解质;B项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CH3COOH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D项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选C。
【答案】 C
10、交警检测酒后驾车的原理是2K2Cr2O7+3C2H5OH+8H2SO42Cr2(SO4)3+3CH3COOH+2K2SO4+11H2O(橙色的K2Cr2O7生成绿色的Cr3+)。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在该反应中表现为氧化性
B.反应中Cr元素被还原
C.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反应中化合价变化可看出Cr元素由+6价降低到+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2Cr2O7作氧化剂,表现为氧化性;C2H5OH被氧化,表现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B
1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解析:此题涉及性质强弱规律的考查,即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由第一个化学方程式得还原性:H2SO3>I-,由第二个化学方程式得还原性:I->Fe2+,由第三个化学方程式得还原性:Fe2+>NO,故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中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    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解析:(1)图中物质③⑥⑩⑦均不与盐酸反应,沿该路线可走出迷宫。
(2)盐酸与NaOH、Ca(OH)2的反应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能“吃掉”盐酸的盐是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CO2↑+H2O+2NaCl。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O,属于单质的是Cu、Ag。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不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因为氧气遇到一氧化碳、铜、银等物质时会发生反应也会被“吃掉”。
答案:(1)③⑥⑩⑦
(2)2 Na2CO3
Na2CO3+2HClCO2↑+H2O+2NaCl
(3)③⑩ ⑦
(4)不能,因为氧气遇到一氧化碳等物质也会被“吃掉”
2、按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无机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分类方法与将无机反应按反应形式的不同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完全不同的分类方式,这二者的关系如图。

图中方框内区域表示所有的化学反应,大圆内区域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大圆外区域表示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中A~D分别表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请分别填出:
(1)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        、        、          。?
(2)若图中B圈表示化合反应,则:
B圈与氧化还原反应重叠的阴影部分表示哪一类反应? ;?
C圈与氧化还原反应重叠的阴影部分表示哪一类反应? ;?
请分别举出符合以上两种情况的一个例子:
  ;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有单质参加和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化学反应中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必定有另外一种物质被还原
D.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答案:(1)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2)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解反应 4Na+O22Na2O 2KClO32KCl+3O2↑(答案合理即可)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