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01 12: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OH H2SO4 BaCO3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Cl2 CO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解析:A组中SO2不是碱性氧化物;C组中CO不是碱性氧化物;B组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D
2、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光照的方法鉴别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B.用稀硫酸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溶液
C.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别Na2SO4和AgNO3两种溶液
D.用CCl4来鉴别FeCl3溶液和溴水
解析:C项将BaCl2溶液加至Na2SO4和AgNO3溶液,均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答案:C
3、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HCO、SO、Br-
B.Cu2+、NO、Cl-、SO
C.H+、Cl-、K+、CO
D.K+、Mg2+、SO、OH-
【解析】 B项,Cu2+有颜色;C项,H+与CO不能共存;D项,Mg2+与OH-不能共存。
【答案】 A
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OH===a+
B.NaOH===Na++H++O2-
C.H2SO4H+SO
D.NaOH===Na++OH-
【答案】 D
5、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器出现铜绿[Cu2(OH)2CO3]
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解析:A、B、D三项均是由金属单质生成化合物,所以A、B、D三项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中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C
6、在下列物质间的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2SO4→MgSO4 B.NaCl→Cl2
C.CuSO4→Cu D.HClO→Cl2
解析:需要加入氧化剂,则选项中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也就是从前到后应该是化合价升高的变化。A中无化合价的变化;B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C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答案:B
7、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备Fe(OH)3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C.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
D.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
解析:制备的Fe(OH)3胶体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是Fe3+和Cl-,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A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B正确;电泳现象只能证明胶体中胶粒带电,而胶体呈电中性,C错误;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D正确。
答案:C
8、在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Ag+、NO、Cl-
B.Mg2+、NH、NO、Cl-
C.Na+、K+、CO、Cl-
D.Cu2+、Na+、NO、SO
【解析】 A项中Ag+和Cl-可以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中CO和H+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但Cu2+有颜色。
【答案】 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时能生成H+的化合物是酸
B.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是碱
C.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
D.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是酸
【解析】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A、B错误,C正确;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 C
10、已知有反应Br+5Br-+6H+3Br2+3H2O。下列反应中从反应原理来看与该反应最相似的是(  )
A.2KNO32KNO2+O2↑
B.NH4HCO3NH3↑+CO2↑+H2O
C.3NO2+H2O2HNO3+NO
D.SO2+2H2S3S↓+2H2O
解析:题干中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为同种元素——Br。
答案:D
11、根据反应:O2+2H2S2S↓+2H2O,Na2S+I22NaI+S↓,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 D.H2O>NaI>H2S
解析:该题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来判断物质氧化性强弱的,其判断依据是: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第一个反应中O2是氧化剂,S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O2>S;在第二个反应中氧化性I2>S;在第三个反应中氧化性O2>I2。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牙膏 A牙膏 B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
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4)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为:
石灰石氯化钙碳酸钙
其优点为  。?
解析:从酸、碱、盐、氧化物的角度来分,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对比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可知,乙同学方案中做到了节能减排,即消耗的能源少,产生的温室气体较少。
答案:(1)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4)消耗能源少,对环境污染小
2、以下10种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Cu ②NaCl ③NaHSO4 ④SO3
⑤H2SO4 ⑥酒精 ⑦CaCO3 ⑧BaSO4 ⑨NaOH ⑩Cu(OH)2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
(2)能电离出H+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
(4)属于难溶盐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②③⑤⑦⑧⑨⑩
(2)③⑤ ⑤
(3)⑨⑩ (4)⑦⑧
3、按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无机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分类方法与将无机反应按反应形式的不同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完全不同的分类方式,这二者的关系如图。

图中方框内区域表示所有的化学反应,大圆内区域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大圆外区域表示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中A~D分别表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请分别填出:
(1)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        、        、          。?
(2)若图中B圈表示化合反应,则:
B圈与氧化还原反应重叠的阴影部分表示哪一类反应? ;?
C圈与氧化还原反应重叠的阴影部分表示哪一类反应? ;?
请分别举出符合以上两种情况的一个例子:
  ;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有单质参加和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化学反应中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必定有另外一种物质被还原
D.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答案:(1)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2)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解反应 4Na+O22Na2O 2KClO32KCl+3O2↑(答案合理即可)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