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鱼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
生物试题 2019.10
非选择题(1-40,每题1.5分,共60分)
1.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减少的动物是
输液不久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2.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3.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起寒颤。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和传递
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5.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6.(08广东理基)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7.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8.右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9.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10.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cd 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11.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1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D
13.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14.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 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16.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C.静息电位值增大 D.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17.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18.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19.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20. 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 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 原及非糖物质
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21.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 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正、负反馈调节。从总体来说,由正反馈调节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体温的维持 B.血糖浓度的稳定 C.水盐平衡的调节 D.凝血过程
23.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24.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25.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26.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2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
28.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29.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30.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3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33.某同学感冒发热39°C,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34.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35.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36.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37.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A. 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 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 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38.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39.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40.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1. (10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 ,原因是 。
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反映出细胞膜具有
功能。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
(5)寒冷时,分泌物质丙的作用是 。
要验证乙的生理作用 (能、不能)用去除甲状腺的动物做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42.(10分)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 (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通过 方式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 调节。乙酰胆碱属于 (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一氧化氮 (能或不能)充当神经递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一个特点即可)。肾上腺素通过体液发挥调节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 (答出4点)。
(10分)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 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散失热量。写出该反射的反射弧 。同时引起
(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细胞分泌 素,该激素通过 ,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 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44.(10分)
I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① 。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② 。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③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④ 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内与产生抗体直接有关的细胞器依次为 ⑤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 ⑥ ,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II(4)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 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分泌的 减少,降低了 对水的通透性使水重吸收减少。
参考答案
01~05DACBD 06~10ACDDC 11~15ACDCC 16~20BDAAB
21~25ADDBD 26~30DBBAB 31~35BDCAC 36~40CBDBC
41.答案:(10分)
(1)内分泌(分泌激素)
(2)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
(5)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不能;
实验动物去除了甲状腺,失去了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42.【答案】(10分)
(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2)胞吐; 神经; 神经递质 ; 受体; 能(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激素等是通过体液运输的、作用时间比较长、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43.【答案】(10分)
(1)(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 神经递质;
寒冷--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胰岛A;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元)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3)pH(或酸碱度);非特异性
44.【答案】(10分)
(1)①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②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③淋巴 ④B ⑤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⑥沉淀或细胞集团
(4)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丘脑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