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不受日晒,化气升空;
升空遇冷,水滴凝成。
集聚成云,随风而行;
降落为雨,润物无声。
......
温度过低,汽结冰晶;
降落为雪,花样玲珑。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球
沙拉酱
汽车
木头、石块、
衣服、铅笔、
……
水、果汁、
醋、食用油、
……
氧气、二氧化碳、
水蒸气……
活动一、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质的这些不同性质呢?
我们可以通过“看”分析物体的形状、颜色、透明度;通过“摸、捏”分析物体的软硬。对于物体的体积,不必准确测量,只要能分析其是否固定即可,或能根据所选材料用大、比较大、较小、小等方法表示即可。而对于物体的质量需要同学们能够使用天平准确测量。
天平可以称重物体的质量,下面我们来学习天平的使用。
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1)首先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然后调节衡量平衡;
(2)做盘内放被测物体,右盘内放砝码;
(3)不能直接用手去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4)称量的物品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
(5)物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6)实验完成后,把砝码放回盒中,把砝码拨到零刻度处。
分度标尺
指针
托盘
平衡螺母
游码
标尺
底座
砝码
镊子
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吧,注意要将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性质 固体
形状 体积 软硬 颜色 质量(克) 透明度 .....
估测 实际
绿豆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我们生活的周围大多数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颜色,有一定的软硬程度,除玻璃等少数固体外,大多数固体是不透明的。那么,不同固体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1、每种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用途?
2、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吗?
3、不同的固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
固体的共同特征: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大多数不易被压缩。
思考:豆、小米、沙分别是什么状态,如果将他们混合在一起,如何把它们分离?
方法一:先用小孔筛把沙子分离出来,再用大孔筛把小米和豆子分离出来。
方法二:先把豆、小米、沙放入浓度较大的盐水中,此时豆、小米漂浮在盐水表面,沙沉入盐水底部,这样能够先把沙子分离出来;然后借用筛子把豆和小米分离出来。
活动二: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准备的液体差异要明显些,如颜色、比重、黏稠度、透明程度等。我们从形状、质量、流动性和透明等方面观察液体。
每组量取100毫升的不同液体进行观察研究。使用量筒时要注意:把量筒平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一手扶住量筒,另一只手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要把杯子紧贴量筒。读数时要保持液面平稳,视线要和刻度持平。
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首先要测出空容器的质量,然后向空容器中注入100毫升的液体,再测出装液体容器的质量。用第二次测得的数据减去第一次测得的数据,就得到了液体的质量。
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吧,注意要将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性质
液体
形状 质量(克) 流动性 透明度
估测 实际
由于密度不同,称出的质量也不同。如100毫升的蜂蜜比100毫升的水要重一些。
动脑筋:油和水混合后会怎么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由于液体的质量不同,将其混合后,有时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并且能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
液体不易被压缩。
气体与液体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呢?
相同点:气体和液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有一定的质量。
不同点:液体不能被压缩,气体能被压缩;有些气体我们感觉不到,但大部分液体我们可以感觉到。
测量石块的体积:
对于规则的固体我们可以计算出其体积,那么不规则的固体呢?
注:1毫升=1立方厘米
方法一:向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小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方法二: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出浅盘内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1、固体不能流动,有一定的形状,而液体相反。
2、固体能感觉到有一定形状,而气体没有。
3、液体能看见、能摸到,而气体则不能。
4、有一定形状的是固体,能流动,能看到,能
摸到的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中存在形式,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还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