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1 14:1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小故事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看得那个累啊,自是不言而喻了。同学们,你知道西汉前我国文字有哪些书写材料吗?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甲 骨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青铜器丝 帛竹简一、造纸术的发明 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缺点: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携带不方便;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不能大量使用。人们使用起来都受到限制。一、造纸术的发明西
汉的麻纸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纸张结构紧密,但质地粗糙,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73页内容,完成以下三个问题。(1)谁改进了造纸术?
(2)造纸的原料有哪些?
(3)用此原料造成的纸有哪些优点?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优点: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论丛史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蔡侯纸 名人信息卡
姓名:蔡伦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改进造纸术一、造纸术的发明纸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侯纸”之后。(1)原料的洗涤、浸沤(3)蒸煮、舂捣  (5)捞取纸浆、晾晒 造纸术的工艺流程(2)焚烧草木灰(4)制浆(6)码放蔡伦在监督造纸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龙亭侯?是蔡伦最先发明纸的吗?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
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
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 20世纪以来由于西汉古纸的发现,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
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明辨是非书写革命蔡伦的创新——改进造纸术 公元4世纪
朝鲜公元7世纪
日本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
欧洲公元12世纪
非洲公元16世纪
美洲公元19世纪
大洋洲造纸术的传播 蔡伦的创新——改进造纸术思考: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查查看,元兴元年是公元那一年?东汉和帝年号
公元105年史料分析《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的生存年代、医学成就和地位:
生存年代:东汉
医学成就:写成《伤寒杂病论》
(提出“治未病”理论)
地位: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拓者,
被后世称为“医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书影二、张仲景和华佗
2、华佗的生存年代、医学成就
和地位:
生存年代:东汉
医学成就:擅长用针灸、汤药治
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
沸散”。创编“五禽戏”。
地位: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华佗(145-208)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图中模仿的是哪种动物?合作探究五禽戏东汉末年东汉
末年“医圣”“神医”1.著有《伤寒杂病论》,
2.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3.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4.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1.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
2.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3.创造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名人信息卡
姓名:司马迁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家乡: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职业:
成就:
2019-11-1汉武帝时期史学家著《史记》三、历史巨著《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2.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问题探究: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韧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
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1、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 ①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②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完成父愿, 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忍不拔,奋笔疾书。想一想:苦佛教:人生如苦海;苦难的根源在于欲望;消灭欲望,忍受苦难就会来世幸福。道教:忍受苦难得道成仙 ,炼丹治病求长生。 假如你是百姓......
假如你是帝王......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四、道教和佛教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1、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2、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道教创立的时代背景? ①东汉末年②张角(太平道)、张陵(五斗米道)看谁答得快!1、道教兴起于何时?它的创始人是谁?道教名称的由来是什么?③道教尊奉黄帝和老子,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道教篇动脑筋:
道教为什么要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支 持。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得以广泛传播。道教也被利用来统治人民。看谁答得快!——道教篇2、对于道教的兴起,统治者是什么态度?3、统治者为什么支持道教?1、道教的兴起青城山位于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张陵修道传教的地方中 国
东汉末年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道教教主——(老子)太上老君道教与中国文化 生活中的道教道 观太极图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返老还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道 观道 士 2、佛教的传入印度公元前6世纪张骞通西域之后乔达摩?悉达多
(又称释迦牟尼)人生是苦难的;
苦难的根源在于欲望;
消灭欲望,忍受苦难就会来世幸福。古印度西汉末年看谁答得快!——佛教篇1、佛教的发源地是哪儿?2、佛教在何时已传入中国?3、佛教是通过哪一途径传入中国的?丝绸之路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生活中的佛教白马寺僧 侣 无事不登三宝殿三生有幸海阔天空壁 画“中国第一古刹”敦煌莫高窟《西游记》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以下图片和材料,思考佛教传入的影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山西悬空寺发明造纸术改进造纸术麻沸散,五禽戏《伤寒杂病论》《史记》(纪传体)佛教传入中原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蔡伦华佗张仲景司马迁张陵张角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史记》记载:天下的事情无论大小都由皇帝(秦始皇)一人决断,以至于皇帝用秤来称量奏章……这表明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应是( )
A. 帛 B. 竹木简 C. 龟甲 D. 纸
2.我国人民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不忘记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这种环保理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创新过程体现出了这一点( )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C. 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 D.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AB3、为麻醉人民,统治者欢迎与扶持佛教的主要原因是下列教义中的哪一点( )
A. 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转生来世
B. 人的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C. 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D. 修炼方术,炼制丹药
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 )
A.《汉书》 B.《后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BC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这部史书记述历史的起止时间是(  )
A.黄帝﹣﹣汉武帝 B.黄帝﹣﹣汉高祖
C.西汉﹣﹣东汉 D.战国﹣﹣五代
6、河南省的名胜古迹如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 ]
A.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B.佛教的传播
C.基督教的传播 D.伊斯兰教的扩展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