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练习
一、二次革命
1.1913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的成果。(?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护国战争
2.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立即号召兴师讨袁,掀起了“二次革命”。“二次革命”中,首先独立的省份是(? ??)
A.?江西?????????????????????????????????????B.?江苏?????????????????????????????????????C.?广东?????????????????????????????????????D.?安徽
3.为推翻袁世凯的帝制,维护共和制度而进行革命运动是(? ??)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新文化运动??????????????????????????D.?护国运动
4.孙中山号召兴师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失败,其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强大??????????B.?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C.?国民党力量涣散??????????D.?孙中山不在国内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5.有人说:“袁世凯本可以留名青史的,却因为作了这大错事而身败名裂!”你认为袁世凯做的“大错事”是指(??? ) 21·cn·jy·com
A.?复辟称帝??????????????????????????B.?创办洋务??????????????????????????C.?编练新军??????????????????????????D.?逼清帝退位
6.“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D.?袁世凯复辟帝制?2·1·c·n·j·y
7.“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伪造民意”是指(??? )
A.?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B.?复辟帝制?????????????C.?刺杀宋教仁?????????????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8.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2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护国战争
9.“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3可以用来研究(?? )
图3
A.?武昌起义???????????????????????????B.?护国战争???????????????????????????C.?北伐战争???????????????????????????D.?转战跌北
10.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引发了1915年的(? )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运动???????????????????????????D.?军阀混战
11.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领导了一场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 2-1-c-n-j-y
A.?黄花岗起义??????????????????????????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护国战争
12.“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 21*cnjy*com
A.?护国战争??????????????????????????B.?二次革命??????????????????????????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四、军阀割据
13.对下面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①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②军阀割据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③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
④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其中占据我们广西的桂系军阀是( ???) www.21-cn-jy.com
A.?张作霖????????????????????????????????B.?唐继尧????????????????????????????????C.?段祺瑞????????????????????????????????D.?陆荣廷
15.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纷争的动乱之中。下列军阀和首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直系军阀——冯国璋??????????????????????????????????????????B.?奉系军阀——张作霖C.?滇系军阀——曹锟??????????????????????????????????????????????D.?皖系军阀——段祺瑞21·世纪*教育网
16.袁世凯死后,直接导致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府的是(??? )
A.?陆荣廷的桂系军阀????????B.?段祺瑞的皖系军阀??????????C.?张作霖的奉系军阀????????D.?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答案解析部分
一、二次革命
1.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黄兴等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掀起了二次革命。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革命的知识,难度适中。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出处:21教育名师】
2.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二次革命’中,首先独立的省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7月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3. D
【分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不得人心。为了推翻袁世凯的帝制,维护共和制度,蔡锷、李烈钧等领导了护国战争,从云南北上讨袁,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因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节节败退。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ABC发生在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护国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分清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不要混淆。
4.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认识到“非去袁不可”,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但由于北洋军阀力量强大,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失败,A项符合题意;国民党力量涣散是失败的主观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革命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抓住题干关键词“孙中山”“二次革命”“客观原因”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二次革命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学生要准确识记二次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北洋军阀力量的强大。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5. A
解析:根据题干“大错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的复辟称帝活动。令举国哗然,遭到人民的反对,因此袁世凯的“大错事”是复辟称帝,所以A项符合题意; 创办洋务与袁世凯无关,排除B项; 编练新军和逼清帝退位属于袁世凯的功绩,与“大错事”不相符,排除CD两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 大错事而身败名裂 ”,仔细联系袁世凯的主要活动,不难联想到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21教育网
6. D
解析:本题从题干材料中的“一人冠冕”“共和二字存耶”可知具体意识是一个人称帝,共和就不存在了。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称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学生要能从史料分析中得出相对于的历史事件。
7. 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卒以伪造民意而亡”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民对封建君主制度已经深恶痛绝,认为那是历史的倒退,但袁世凯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帝制,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因此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导致了袁世凯的失败。由此可知“伪造民意”是指复辟帝制。故答案为:B。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解题关键通过贴材料引领学生回顾已学、运用已会创新生成解答问题。
8.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提出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的含义。
三、护国战争
9. B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与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地图中的路线显示的是护国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护国战争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学生读图学史的能力。【版权所有:21教育】
10.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领导的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运动爆发。故正确答案为B。 二次革命是1913年,护法运动是1917年,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陷入军阀混战局面。ACD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内容,引发了护国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11. D
解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和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D项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护国战争的相关史实。护国战争(1915年-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护国之役、洪宪之役),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
12.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由此可见,护国战争从云南开始,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CD明显不符合题意,B不是开始于云南。故答案为: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答题关键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www-2-1-cnjy-com
四、军阀割据
13.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表格”,由此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军阀割据混战造成农户、耕地减少,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军阀割据混战造成军费和陆军增加,反映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 选项②军阀割据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内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由此判断材料内容与军阀割据混战有关,材料中体现不出 军阀割据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
14.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奉系是张作霖;唐继尧是滇系军阀;陆荣廷是粤湘桂联军元帅,是旧桂系军阀;段祺瑞是皖系军阀; D项陆荣廷是占据广西的桂系军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军阀派系的相关知识。
15. C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选择搭配错误的。依据课本所学,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割据。云南、贵州被滇系军阀唐继尧所占;C符合题意;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A不合题意;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B不合题意;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识记知识的能力。学生要识记北洋军阀的派系名称和首领,不要混淆。本题难度适中。
16. B
【解析】A项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B项段祺瑞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江浙、山东、福建等省;C项张作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D项唐继尧的滇系军阀控制着云南、贵州。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洋军阀的相关知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本题的解题关键信息是“掌握北京政府”,因此要选段祺瑞的皖系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