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中国存亡,就在此举!”,材料中的“此举”指的是(??? )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北伐战争??????????????????????????D.?西安事变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报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五四运动的爆发???????????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辛亥革命的爆发???????????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 21*cnjy*com
A.?“扶清灭洋”?????????????????????????????????????????????????????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反对华北自治”??????????????????????????????????????????????D.?“打倒一切,全面内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美丽的山东青岛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经历过一段屈辱的历史。“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2·1·c·n·j·y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抗日救亡运动
5.1919年,北京爱国学生《告全国同胞书》:“同胞们:为了我们的家园,请加入我们的行列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应发表于(?? )
A.?五四爱国运动???????????????????B.?北伐胜利进军???????????????????C.?工农红军长征???????????????????D.?一二·九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6.“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7.1919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A.?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8.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报道的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9.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C.?工人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0.这场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场运动”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1.五四运动是一次厂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 ??)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1-c-n-j-y
12.《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说明(?? )
A.?俄国十月革命是五四运动的起因?????????????????????????B.?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C.?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 21*cnjy*com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民主科学时代??????????C.?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4.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运动中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B.?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D.?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5.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A.?辛亥革命中??????????????????????B.?戊戌变法中??????????????????????C.?新文化运动中??????????????????????D.?五四运动中
四、材料探究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爱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材料认为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中进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4)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于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在和约上字”等口号。21·cn·jy·com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域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www.21-cn-jy.com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材料二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18.近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爱国之心,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21教育网
材料一:中国因1917年对德宣战与以后派遣劳工服役于战场,已站在战胜国一边……可是在凡尔赛,中国不仅无法分得任何胜利后果,反要将本身领土之完整作为特权转让去满足另一战胜国,这是前所未有的例子,也更令人发指。【来源:21cnj*y.co*m】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5月4日,示威者发散传单申明中国人决不承认卖国贼将国家主权转让与人。他们游行到东交民巷,将通知送交各国使馆。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反要将本身领土之完整作为特权转让去满足另一战胜国”具体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示威者”主要指哪个群体?根据材料分析这次运动的性质。
(3)“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谈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怎样才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答案解析部分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山东”“外交失败了”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巴黎和会中国的外交失败,规定德国占有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我国的五四爱国运动。A项五四运动是题干材料中的“此举”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
2. 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巴黎和会、中国的山东省”,结合所学知识,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在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帝国主义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故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的掌握。
3.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因此B选项可以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A选项属于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 CD选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排除。 故答案为B。 21cnjy.com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的准确把握,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4. B
解析:根据材料“ “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可判断出是五四运动,B选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A选项排除。国民革命运动的口号是打到列强,除军阀,C选项排除。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侧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五四运动是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
5. A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1919年”“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出了“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等口号,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基础知识相结合,就可以顺利回答。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6. A
解析:依据题干“为血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可知是对五四运动的描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要先依据材料信息判断出所属的历史事件,之后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津贴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难度不大。【出处:21教育名师】
7. 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1919年”“罢学风潮”“北洋军阀”等词汇可以看出,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及其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山东权益,但此合理要求被西方列强拒绝,列强还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游行示威,要求拒签和约并惩办亲日派官员,北洋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此次运动史称“五四运动”。因此,“罢学风潮”指的是五四运动,“政治问题”指的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信息“ 1919年北洋军阀政府 ”,由此联想到是五四运动。
8. 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919年5月5日,昨日之游街大会”可以判断是与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相关,依据“曹汝霖宅之焚烧,章宗祥大受夷伤”可以判断是五四运动中的内惩国贼,依据“青岛问题之力争”可以判断是外争国权。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教材内容,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再结合材料信息得出结论。由题干信息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可知这是五四爱国运动,要求内惩国贼曹汝霖、章宗祥,外争国权收回青岛等。
9. D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青年学生罢课游行示威,成为运动的先锋队伍;6月初,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但斗争的对象一直都直指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本题要求选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爱国运动的内容, 斗争对象是北洋军阀政府,五四运动影响的轰轰烈烈。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0. 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依据题干信息分析。解答时,紧扣题干信息来分析备选项,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11. B
解析:依据 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最先是由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开启的。学生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6月3日,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广大农民和商人也积极参与。所以五四运动与以往革命不同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所以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中国近、现代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要了解这些内容的主题框架结构。
12. B
解析: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干部基础,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A 选项错误。 五四运动中出现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而非所有知识分子都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C 选项错误。 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D 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学生要掌握中国共产党材料的条件,包括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条件。
13. D
【分析】由“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结合所学,1919的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因此“一个时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依据题干“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
14.C
解析:A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而不能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依据;
B项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是其结果,不能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依据;
C项区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领导阶级的不同,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是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故C项与题意相符;
D项揭示了五四运动的性质,这不能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依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时间地点、运动中心、运动主力、性质和意义。知道什么是五四精神。
15.D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由于其阶级局限性,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也没有工人阶级参与;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属于无产阶级,五四运动因此标志者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ABC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记忆分析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四、材料探究
16. (1)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2)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军的广泛群众爱国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3)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指的是材料外而书本中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这个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2)通过仔细的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加工整理成答题的要点。这类题不需翻阅资料,看所给材料即可,但学生要有阅读、理解、归纳的能力。(3)要读懂题干要求,要具体说出“里程碑”的内涵: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作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考查的是五四精神,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归纳,如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听到“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他们义愤填膺,马上行动起来,这就是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面对军阀的镇压,他们毫不畏惧,这就是一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从五四运动的背景,特点、意义、五四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这是一个在中招中常常出现的重要的知识点,学生一定要准确识记,并能灵活运用。
17. (1)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2)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特点: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1)由“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可知,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因此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材料二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由“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特点是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答案为:?(1)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2)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特点: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 (1)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转让给日本;(2)青年学生;反帝反封建。(3)略。(本题是开放性题,只要围绕爱国主义,践行青春理想,用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等等,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 中国不仅无法分得任何胜利后果,反要将本身领土之完整作为特权转让去满足另一战胜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 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转让给日本。(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的先锋是青年学生;这次运动的性质是 反帝反封建。(3) 本题是开放性题,只要围绕爱国主义,践行青春理想,用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等等,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 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转让给日本 。(2) 青年学生;反帝反封建。(3)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