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 (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 (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01 10:4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
?七律 ?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毛泽东《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 导入新课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蒋介石决定消灭共产党,从1930年底,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红军的五次反围剿1933年

1934年(国)50万
(共)8万博古
李德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失败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胜利 原因: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看书P81页议一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想一想:对比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你认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原因1933年秋,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1.战略转移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开始敌人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惨重初期困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改变路线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从瑞金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
开始长征
2、长征开始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蒋介石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2、长征开始红军拼死冲杀,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但是红军损失过半,从8万锐减至只剩3万多人。思考:说说红军在长征初期军事上战争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长征开始时红军在军事上出现很大的失利。
依然是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造成的。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 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意图是到湘西会师,因此在通往湘西的路上,设置重兵。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夺取遵义,把敌人的堵截部队远远地抛在了湘西。渡过乌江,夺取遵义遵义遵义会议 贺龙
红二、六军团红军强渡乌江(油画)乌江3.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竞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材料一:遵义会议(1935年)前:
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为了打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与国民党合作北伐,但经受了大革命的失败、经历“右”倾主义错误。在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中,由于“左”倾错误的指导思想,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材料二:遵义会议(1935年)后: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从长征的胜利,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并成立了新中国。纠正军事错误,改组领导机构。挽救了党和红军,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新中国成立
(1949年) 转折点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有了正确的领导,由失败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幼稚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泸定桥赤水 河湘 江★二、过雪山草地(长征后期的军事行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1934.101935.11935.10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为了摆脱敌人的追捕,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 ,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四渡赤水的意义:遵义渡过金沙江的意义: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二、过雪山草地古镇赤水赤水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长征途中,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中央红军第一次渡赤水河的渡口——土城红军二渡赤水河渡口——太平渡红军三渡赤水河渡口——茅台渡口红军四渡赤水河渡口——二郎滩 毛泽东同志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使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是红军作战史上的光辉范例金沙江巧渡金沙江:四度赤水后,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 红军北上,在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协助下,顺利通过彝族区,1935年5月上旬,红军的先头部队袭击了大渡河边安顺场守敌,占领了渡口,强渡大渡河。大渡河水深流急,两岸是崇山峻岭,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挑选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找到了惟一的一条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冲到了对岸。突击队迅速控制了渡口。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大渡河。强渡大渡河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雪山1934.10. 强渡大渡河成功后,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1、敌人的围追堵截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3、缺少粮食给养。4、内部矛盾斗争。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秦邦宪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
1934.10会宁1936.10
会师
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10,江西瑞金)向贵州进军遵义会议(1935.1)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10)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10)第五单元江 西湖 南广 东广 西贵 州云 南四 川西 康甘 肃陕 西福 建 红军的长征经过了11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走了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意义12结合材料及所学,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今天如何弘扬传承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开始:1934年10月遵义会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时间:1935年1月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等意义:转折点、成熟的标志胜利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课堂小结1、(2019黔南州9)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一大”
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
D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3(2019深圳11).1935 年 6 月,红四战士们高喊着“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艰难前行。战士们正在进行( )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万里长征 D.武昌起义DC4.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
A.遵义会议??? ??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5.(2019贵州安顺1).暑假快到了,安顺市某初中部分同学准备探究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历史,打算进行实地考察,请你给他们推荐合适的地点:( )
A.瑞金、遵义 B.安顺场、遵义
C.会宁、遵义 D.赤水、遵义BD6、(2019·山东济南莱芜9)右图生动体现了“长征精神”。对其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C.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D.追求民主科学,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