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板上的新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艺术创作运用的材料是纸箱板,学生对其内部的结构并不十分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撕一撕等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对如何运用瓦楞纸的夹层和纹理变化展开探究。用镂刻、撕剪、画、印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有特点美感的作品。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撕、刻、剪、贴等制作方法和创作技能,教师要尽量通过欣赏、演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观察如何构图,用刀刻或手撕等方法进行制作,发现瓦楞纸的夹层、纹理和表面色彩等多层次美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学目标
了解瓦楞纸的特点,利用镂刻、撕剪、拼贴、绘画、印制等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重点
了解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刷色、绘画、镂刻等技法。
教学重点
对纹理变化、层次感与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学具准备
油画棒、美工刀、橡胶垫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中的纸箱板作品,请学生观察并提问:
这些漂亮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用废旧纸箱板制作的)。
怎样让一块普通的纸箱板变成精美的艺术品?(通过粘贴彩色卡纸或刷色,再通过撕剪、镂刻、画、印等制作方法就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
欣赏分析
请同学们欣赏教材中的《中国龙》、《梦幻曲》、《袋鼠》、《欢乐的歌》、《森林小屋》这些作品,教师对每件作品进行讲解。
教师示范
讲解纸箱板的制作过程:
选择材料
表面刷色处理
剪刻图案
镂刻处理
钤印,完成作品
艺术实践
巧妙利用瓦楞纸的夹层和纹理变化,设计制作妙趣横生的作品。
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
评价要点
说说你认为哪件作品纹理变化丰富,制作有创意。
创作中,你有没有发现新的方法和小窍门。